初中语文中考国学知识(中学生国学知识系列)
初中语文中考国学知识(中学生国学知识系列)
2024-06-09 01:09:31  作者:支离破碎  网址:https://m.xinb2b.cn/know/toy422343.html

刘思禾

初中语文中考国学知识(中学生国学知识系列)(1)

在孔子之前,至少在商周之际,德的思想就已经非常成熟了,周人的观念大都围绕德展开,不过这时的德一般是和政治行为相联系。孔子继承了这一传统,并且按照自己的思路,对德的内涵作了更内在化、伦理化的解读,强调其道德意味。因而,德是进入儒家思想的理想入口,儒家讲的学习和修养最后都指向德的完成,因而有的学者把中国文化界定为德感文化。

1.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注释】艺,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

【解说】孔子说,一个真正追寻人生理想的人,应该把实现大道作为志向勇往追求,把德性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坚定守护,要时刻听从仁心的指引,还要经常游憩于技艺之中。道、德、仁、艺就像是四个柱子,挺立起人的生命。在这其中,德是人的根据地,时时不能放松,要守护好它,培养好它,充实它,光耀它,生活才有坚实的基础。

2.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

【注释】桓魋,宋国的司马。魋,音tuí。

【解说】孔子周游列国,寻找实现政治抱负的机会。有一次路经宋国,孔子师徒在大树下休息,一边演习礼仪。忽然宋国的司马桓魋带人围住了他们,并且把大树砍倒了,以此来威胁孔子。弟子们劝孔子快跑,孔子就说了这句话:老天降给了我这样的德,那就是要我做该做的大事。这桓魋能把我怎么样呢?这句话是在危难中说的,颇显出孔子担当和勇气。所谓德,就是天生的质地或能力,实现这一天赋是人的责任,也是人的命运。

初中语文中考国学知识(中学生国学知识系列)(2)

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注释】知,也可以解作智。

【解说】孔子这里谈到的知、仁、勇,在《中庸》被称作三达德:“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三达德,就是三种天下共同通达的德性。孔子说:智慧的人通达事理,故而不会迷惑;仁爱的人坦坦荡荡,故而不会忧虑;勇敢的人直面艰险,故而不会恐惧。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这三种德性,那么就是理想的人格了。西方人讲知、情、意,这是一种分析的讲法;儒家讲知、仁、勇,这是一种指引的讲法。儒家最后是要指引人德性的养成。

4.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泰伯》)

【注释】泰伯,也作太伯,周朝祖先古公亶父的长子,他的侄子就是后来的周文王。

【解说】泰伯是古公亶父的大儿子,按理该继承父亲的权力。可是他看到周人的事业蒸蒸日上,自己却不一定能担当重任,为了把权力让给弟弟,以便传给贤能的侄子,他逃往蛮荒之地的吴。孔子称颂这种无私的行为,认为这是最高的德行。因为只有泰伯多次谦让,文王武王才能最后结束商纣的残暴统治,救民于水火之中,整个天下也就得到泰伯的恩惠。直到现在,无锡和苏州当地还在纪念泰伯,这就是德性的力量。中国人对于泰伯的这种感情,大概就像美国人对华盛顿的感情一样吧!

5.南宫括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括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宪问》)

【注释】南宫括,孔子的学生,鲁人。括,音kuò。羿,音yì,夏朝时有穷国的君主。奡,音ào,夏朝时寒浞的儿子,寒浞是羿的臣子,后来杀了羿代替他。

【解说】这里孔子和学生讨论历史的教训。羿是神箭手,可是最后亡国灭家,奡力大可以荡舟,最后也遭覆灭。而像大禹、后稷这样的人,为万民排患,努力耕稼,最后得到天下的拥戴。孔子并不推崇单纯的力量或者才能,因为单是凭借力量或者才能施政,可能带来可怕的后果。所以孔子赞赏南宫括的看法,认为他懂得崇尚德行,是一个君子所为。在孔子看来,领导人的根本特征是德性,而不是才能。

初中语文中考国学知识(中学生国学知识系列)(3)

6.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阳货》)

【注释】原,音yuàn。乡原也就是乡愿。

【解说】乡愿,就是没有原则的媚世者。孔子认为对德最大的破坏就是乡愿。因为乡愿就像是好好先生,大家说好他就说好,大家说不好他就说不好,没有自己的原则,没有自己的态度,这看起来是随和,实际就是中心无主,缺乏真实的道德感和人格力量。这样的人很容易走向自私和滑头,也最容易蒙蔽世人,所以孔子说“乡原,德之贼也”。

【总结】

今天我们常说的道德,通常理解为特定的社会规范。在儒家那里道和德是不同的观念,道一般指人类文明的理想状态,德则指人天生就具备的内在质地或能力,会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德虽说是天生的,也仍需要后天的修养去开发,以便更加纯粹、明亮,从而对周围的人产生正面影响。直到今天,有德无德还是中国人最基本的评价尺度。

【国学人物志】

商纣失德丧天下

纣是商朝最后一个王,据说他聪明伶俐,力大无比,但是非常残暴。他四处征战,连年不休,还盘剥百姓,荒淫无道,有所谓的“肉林酒池”。他发明了炮烙之刑,就是把铜柱子烧红,让人走过去,受刑的人大多会掉到火中烧死。他还杀害进谏的忠臣。最后,商纣众叛亲离,为周武王击败,在鹿台自杀,商王朝也就此终结了。就儒家的观念来看,商纣的灭亡的确是失德的结果,这背后的深层意味是:执政者担负着最高的道义责任,必须维护最基本的人伦界限。这一思路和美国《独立宣言》根本上是一致的,都支持人民反抗暴政,差别在于儒家依据的是德性,而北美殖民地民众依据的是权利。

【讨论吧】对你来说,最重要的德性是什么?你心中有德性的人是什么样子的?

(作者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古典文学博士后)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8年点中68道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

「中考备战」中考语文对联题解析

「中考备战」中考古诗词炼字题答题技巧例说

「中考真题」2018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作文导写及佳作示例

「2019年中考备战」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解析及示例

  • 广东韭黄炒蛋的做法窍门(广东韭黄炒蛋的烹饪方法)
  • 2024-06-09广东韭黄炒蛋的烹饪方法材料:韭黄250克、土鸡蛋2个、盐适量、鸡精适量鸡蛋加少许盐打匀,韭黄冲洗干净切成段锅里热油,把打匀的鸡蛋倒入摊平将煎熟的鸡蛋用锅铲弄碎后盛起待用油锅放油,把韭黄放进锅里煸炒煸炒到韭黄变软,将炒好的鸡。
  • 从男人眼神看出一切(一个男人是否好色)
  • 2024-06-09一个男人是否好色食色性也,男人好色是一种本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多数男人都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而好色本无可厚非但是,凡事都需有个度,好色也一样如果一个人的好色,超过一定度,那么就会变成好色之徒了而一个男人如果过分。
  • 古代经典志怪故事(太平广记志怪故事)
  • 2024-06-09太平广记志怪故事文/评书廉颇一神鼎和尚(一)唐元和年间,长安里坊之间,来了个异僧头发也不剃,木鱼也不敲,披头散发,首若飞蓬,口宣佛号、沿街乞讨有穷人替换下来的破烂麻布,他也不知嫌弃,捡起来披在身上有富户布施他一套绫罗。
  • 哺乳期总是上火牙疼怎么办(哺乳期妈妈上火牙痛怎么办)
  • 2024-06-09哺乳期妈妈上火牙痛怎么办哺乳期的妈妈,由于要分泌乳汁给宝宝吃,所以喂奶期间最好不要吃药那么喂奶期间的妈妈,上火牙疼的受不了怎么办呢?别着急,小编教你一些缓解办法,一起往下看看吧哺乳期妈妈缓解牙疼的方法一:大蒜缓解办法方法一:。
  • 黄晓明baby财产分配(黄晓明baby因税务问题离婚)
  • 2024-06-09黄晓明baby因税务问题离婚近日,有网友爆料称黄晓明和Angelababy已经离婚,而孩子小海绵则归黄教主抚养更有“知情人士”透露两人离婚的原因也是关于男方的税务问题众所周知,前段时间黄晓明确实经历了不小的财务风波,黄教主作为华。
  • 梦见自己父亲突然去世了有什么征兆(梦见自己父亲不在了)
  • 2024-06-09梦见自己父亲不在了梦见己父亲去世了是偏财运之征兆,则在事业与他人合作之关卡,真心者,方能有更好的机遇,春天梦之吉利,秋天梦之不吉利父亲所代表的偏财运,是你近期在事业中发财有之关键,则与他人相处融洽,一同经商,事业可有好。
  • 骑车出来放松的句子(表达骑车出来放松的说说)
  • 2024-06-09表达骑车出来放松的说说骑行在路上,风景在心中上坡就像还债,下坡就像花钱只有走出去,才知道世界有多大!看那不息的车轮,犹如生命的轮回!换一辆车,有时候就是换一种心情!如果还有梦,那就带上灵魂出发吧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
  • 光遇抱拳动作怎么样(光遇抱拳动作如何)
  • 2024-06-09光遇抱拳动作如何一级动作:张开双臂,做出抱拳的动作二级动作:张开双臂,和一级动作一样,伴有粒子特效三级动作:向前伸手展示抱拳,头并向前倾四级动作:和三级动作一样,伸手向前抱拳,带有粒子特效展示《光·遇》是由游戏制作人。
  • 鹿茸片怎么吃补肾壮阳(使用鹿茸片补肾的方法)
  • 2024-06-09使用鹿茸片补肾的方法鹿茸片用于泡酒,很多男性朋友都爱喝酒,可喝酒最伤身体了,为了解决这一冲突,很多人就喜欢泡药酒鹿茸片也可以用来泡酒,泡出来的药酒同样可以起到补肾壮阳的作用而且鹿茸片泡酒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将其放入50度。
  • q5l一年8000公里养车成本(看看车主养车的骚操作)
  • 2024-06-09看看车主养车的骚操作奥迪Q5是最早进入中国的豪华品牌SUV车型,在中国老百姓心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虽然最近这几年奥迪品牌以及Q5L车型价格频频下探,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依然是一款豪车,是很多人的梦想普通人就算月薪1万。
  • 清帝退位诏书 几种文字(107年的今天清帝退位)
  • 2024-06-09107年的今天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清朝宣统皇帝宣布退位,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从此,中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宣统皇帝1911年(宣统三年)10月,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各省纷纷响应清廷起用袁世凯,企图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