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设领跑员(领跑员永远的第二名)
为什么要设领跑员(领跑员永远的第二名)
2024-11-21 08:56:31  作者:我想我是海  网址:https://m.xinb2b.cn/know/tjy335322.html

许多人用“黑暗中的光”来形容盲人运动员的领跑员。在徐冬林看来,领跑员这个角色,本身也是自己作为运动员生涯里的一道光。

上跑道前,徐冬林做了一个大幅度的深呼吸,橘色背心上贴的标签“Guide”也随着胸腔起伏。刘翠青听到了这一声长长的吐气。她没有多问,在赛场上,她只负责不停地跑,方向、节奏、成绩,全都交给徐冬林主导。

这是2021年9月4号,东京残奥会田径女子200米T11级的决赛现场。残奥会前,赛事方会根据选手的残疾情况和运动能力进行评估,情况相近的选手分在同一组进行比赛。刘翠青是一名盲人运动员,参加的是T11级比赛,T代表径赛,11是指全盲,而12和13则是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根据残疾人田径比赛的规定,盲人运动员需要有领跑员带跑,协助完成比赛。徐冬林就是刘翠青的领跑员,他们已经合作了8年。

这一天,东京下了点小雨,徐冬林搀着刘翠青,慢慢走上湿滑的跑道。刘翠青戴着眼罩,右脚先碰到了摆在左脚边的起跑器。她把整个身子往右边挪了挪,弯下腰,摸索着将右脚先摆到起跑器上。徐冬林站在身后,帮她固定好左脚,在刘翠青直起身子之后,双手扶住她的肩膀,把方向调正。随后,徐冬林踩上隔壁跑道的起跑器,捡起放在地上的引导绳,把自己的四只手指套进绳子一端的橡皮圈,绳子另一端的橡皮圈已经套上了刘翠青的四只手指。


长年累月的训练和配合,让徐冬林和刘翠青在奔跑中的技术动作几乎完全一致(熊琦 摄/ 新华社供图 )

这条10厘米的引导绳,会在奔跑时把运动员和领跑员连接在一起,就像运动会上常见的“两人三足”项目,只不过他们被绑住的是手。徐冬林要通过这条绳子带着刘翠青跑向正确的方向,当刘翠青迈右腿时,徐冬林要迈左腿配合。两人的抬腿高度、步幅、摆臂幅度需要完全一致,动作稍微不同,就会发生磕绊和拉扯——从侧面看,只有一个人的身影。

一声枪响,4组运动员和领跑员全都从起跑器上弹了出去。最后50米,刘翠青和徐冬林开始加速,拉开第一、第三跑道的运动员,只是相邻的巴西运动员始终跟得紧,几乎和刘翠青同时冲过终点线。

停下后,徐冬林双手撑着膝盖,表情有些痛苦,眼睛盯着远方的大屏幕。大屏幕上,“刘翠青/徐冬林”的名字排在了第一位,成绩是23.94秒。徐冬林一下子直起身拥抱刘翠青,用力拍了拍她的背,告诉她“我们是第一名”。刘翠青看不见,听到徐冬林报出成绩时,也笑开了,抱着徐冬林蹦起来。但不到两秒,徐冬林又扭头转回大屏幕,表情不太放心。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刘翠青感觉到了搭档“没有那种兴奋了”,她的笑也逐渐消失,看起来有些迷茫。

大屏幕上,巴西选手和领跑员的名字虽然排在第二,成绩却同样是23.94秒。

很快,徐冬林又转向观众席,伸出右手食指做出“1”的动作,眼神急切地寻找教练。这一次他坚定了许多,高高举起刘翠青的手,大声喊出“第一!”。刘翠青跳起来,喊了一声“耶!”。徐冬林又一次伸手比“1”,一边走到观众席旁,接过一面国旗,让刘翠青披在身上,把她举了起来。此时,电视转播插入了两次回放,用一道横线标出了运动员撞线瞬间的差距——刘翠青比巴西运动员快了0.004秒。


9月4日,东京残奥会上,徐冬林和刘翠青以千分之四秒的优势,夺得女子200米T11级决赛冠军,拿下东京之旅的第二块金牌(IC Photo供图)

以千分之四秒的优势,他们拿下了东京之旅的第二块金牌。这是徐冬林和刘翠青在东京残奥会跑的最后一枪,此前9天,他们已经连续跑了10场比赛,两人的体能和精神都到了极限,在之前的一场接力赛中,徐冬林因为一个急刹车扭伤了腰。这场决赛前,他在心里做了最坏的打算——这可能是自己职业生涯最后一枪。严格来说,徐冬林不知道自己能撑到哪一场,他打着绷带,大腿勒得紧紧的,今年残奥会上的每一枪,都当作最后一场比赛来跑。2020年训练时,徐冬林的膝盖半月板震裂,一直没有恢复好。去东京之前,他的腿伤复发,膝盖发炎、积液渗出,只能不停地打消炎针和抽积液。最严重时,徐冬林无法下地走路。“这么频繁抽积液,你的腿还要不要了?”医生质问他。到东京奥运村时,他是坐在轮椅上,由队友和教练推着去的。

“隐形人”

在百度搜索里输入“徐冬林”的名字,自动跳出的一个联想词是“好帅”。徐冬林身高1.84米,长得方正,长期运动使得他的四肢肌肉线条明显,皮肤晒得有些黝黑,看起来很有精神。和徐冬林约定采访的那个上午,由于教练临时安排了一场训练,每位运动员在隔离房间里通过线上视频的方式一起练习,他把采访时间推迟了一个小时。采访前,徐冬林多次道歉,仔细解释是为10月初的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做准备。他很健谈,也很耐心,对本刊记者提出的许多基础问题都不厌其烦地解答。

如果没有当上领跑员,徐冬林运动生涯的最后一枪或许在10年前就跑完了。1989年出生的徐冬林原本是江西省体工队的一名专业短跑运动员,2011年,因为训练时大腿严重拉伤,他的成绩始终无法有新突破。徐冬林有些气馁,打算直接退役,和许多同学、队友一样,谋求一份体育老师或是体校教练的职位。也是在那一年,他接受了残联教练的邀请,成为一名领跑员。


要为盲人运动员找到一名合适的领跑员并不容易。沈阳体育学院田径教研室讲师邢昊天曾经总结,领跑员需要是30岁以下的男性,身高在1.80米至1.85米之间,且近4年内在市级以上运动会上,电子计时成绩不低于100米11秒20。这些要求对专业运动员而言,不算太高,但一个领跑员需要的远不止这些。胡正观是中国残疾人田径队的“金牌教练”,也是残奥会冠军周国华、刘翠青的教练,他告诉本刊,选择领跑员时,不是一味求快,更重要的是领跑员和运动员的动作风格相近。“我们偏重于力量型的人。有些人可能跑得快,但主要靠技术动作取胜,跑起步来脚下轻飘飘的,不太合适。最最重要的是,辅助盲人,一定要有耐心和爱心。

2011年时,“领跑员”在大众眼里还是一个极其陌生的名词。残奥会的关注度远不如奥运会,即使是拿了冠军的运动员,也常常不为人知。领跑员更像是运动员身边的一个“隐形人”,成绩栏上没有领跑员的名字,虽然能和运动员一起站上领奖台,却没有奖牌可领。成绩拔尖的运动员大多背负着比赛任务,也有自己的规划和抱负,成为“领跑员”几乎等于放弃了职业发展前景。因此,大部分领跑员由体校在读学生担任,当学生毕业时,运动员就不得不重新更换领跑员。

领跑员第一次走进大众视野,是2008年北京残奥会。在女子100米T11级比赛的颁奖现场,获得冠军的运动员吴春苗在国歌响起前,摘下胸前的金牌,挂在了领跑员李佳雨的脖子上。

那时的李佳雨是沈阳体育学院大四的学生。他不是专业运动员,但短跑成绩不差,在学校的运动会上跑出过百米10秒05的成绩。或许正因为不是专业运动员,2006年成为吴春苗的领跑员时,李佳雨没有其他负担。他和吴春苗一起训练了两年,照顾吴春苗的生活起居,“每年只有初一放假一天,大年三十都在训练”。


2008年9月9日,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08残奥女子100米-T11决赛决赛,吴春苗夺冠并刷新残奥记录。(视觉中国供图)

北京残奥会是他们参加的第一个大赛。时隔14年,李佳雨还能记起领奖台上的那一幕。他站在吴春苗身后,看着她戴上金牌。突然,吴春苗转身,把金牌从脖子上摘下来,往李佳雨的方向比画。她一句话也没说,但李佳雨明白那个意思。他有点害羞,“不知道该不该去接这个金牌”。吴春苗的双手停滞在空中,几秒钟后,李佳雨还是把头伸过去接住金牌。赛后的采访里,李佳雨才听吴春苗说:“我听说没有颁给领跑员的金牌,很失望,金牌里也应该有他的一份。”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没多久,李佳雨毕业了,不再担任领跑员。按照原先的规划,他成了辽宁一所小学的体育老师。当领跑员是他生命里一段宝贵的经历,如今他的微信朋友圈封面,还是2008年夺冠后自己和吴春苗一起披着国旗在跑道上奔跑的照片。“听说北京残奥会以后,领跑员也有奖牌了。如果能给我补发一块当作纪念就好了。”

磨合

虽然不认识李佳雨,但徐冬林第一次知道领跑员这个角色,正是在电视上看到了李佳雨和吴春苗的比赛。

“这怎么跑啊?两个人动作完全一致,还要把控方向。”他觉得不可思议。后来,江西省体工队和残疾人运动队共用训练场,徐冬林常在操场上看到盲人运动员练习跑步。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女运动员,小小的个子,刻苦要强,一圈一圈地跑,反而是领跑员体力不支,练着练着,蹲在操场边吐了。“这怎么能行,带个女孩子还把领跑员给跑吐了,咋训练下去。”徐冬林想。

接到残联的电话时,第一个浮现在徐冬林脑子里的画面,就是奔跑的女运动员和呕吐的搭档。但他没有犹豫太久就答应了,想尝试这个新鲜的角色,也想着能帮上盲人运动员,“他们太难了,有个好一些的领跑员或许更容易出成绩”。

起初,徐冬林以为自己的任务“就是带着运动员跑步,给他们指方向”。真正当上领跑员后,他才发现,跑步、训练、日常生活,一切和运动员相关的方方面面,领跑员都要参与其中。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意气风发,退役后重新回到训练场上,却总牵着个女孩子,他有些不好意思,感到昔日的队友总投来“异样的目光”。直到他带着第一位合作的运动员拿下全运会的三个冠军后,这种目光才逐渐少了。


2013年,徐冬林成了刘翠青的搭档。他是专业运动员,又有带盲人运动员的经验,是难得的领跑员。然而,两人的合作却没有想象中顺利,徐冬林总觉得,他们沟通起来十分费劲,“中间隔着一道,想不到一块去”。刘翠青性格内向,徐冬林讲十句,也不一定能得到一句回应。他一遍一遍给刘翠青讲动作,告诉刘翠青腿要如何扒地、如何折叠、抬腿高度是多少。刘翠青站在一旁听着,偶尔“嗯”地回答一声,不多说话,再练习时,却还是做不标准。徐冬林有些着急了,心里嘀咕,“我讲了十几分钟,口干舌燥了,‘嗯’是听明白还是没听明白呀?第二天让你做,又做不出来”。

刘翠青也有自己的烦恼。她不敢放开腿跑起来。有时候,徐冬林站在跑道前方,拍手给她指示方向,冲她喊:“没有东西,很空旷,你大胆跑吧!”但只看到“翠青很努力地在跑,速度却上不来,犹犹豫豫的”。刘翠青告诉本刊记者,盲人习惯重心向后,跑步时也会后仰,他们总是担心前方有障碍物,“磕到手脚,总好过磕到头”。但那时候,她不知道如何向徐冬林解释这种原因。徐冬林也试过牵着刘翠青练习慢跑,即使有意放慢步子,刘翠青也常常落在他身后,两人的手肘常常碰撞到一起。

以前当领跑员的经验似乎完全派不上用场了。徐冬林猜想,问题可能还是出在视力上。他合作的第一个运动员视力受损,能看得清近处,而刘翠青是全盲,没有一点光感。徐冬林找来眼罩,严严实实地戴上,想体验刘翠青的生活。结果,原本计划持续一天的体验活动,不到半天就提前结束了。“完全进行不下去。”徐冬林对本刊记者说。他发现,世界一片漆黑之后,喝水、上厕所这种最普通的事情,自己也做不到。更大的感受是恐惧,“无论在哪里、做什么,都很焦虑、很警惕,没有一点点安全感”。他伸手摸到身边的桌子、凳子时,还能慢慢地沿着边缘走;什么障碍物都没有,心里反而一下没了底,愈加恐慌。


他想明白了,一直横在他和刘翠青中间的“那一道”,是不信任感。“就算亲人带着我走路,我都不放心,何况我是一个陌生人,翠青哪敢跟我奔跑?”他变得耐心了不少。采访时,徐冬林多次提到教练胡正观说过的一句话:“领跑员和运动员,除了睡觉、洗漱不在一起,其他时间都待在一起。”做力量训练时,徐冬林站在一旁,先辅助刘翠青训练,帮她调整各种器械的位置,控制器材加减重量。刘翠青练完后,徐冬林再选个休息时间加练。一日三餐,他带刘翠青去食堂吃饭,挨个报菜名,让她点菜。8年下来,徐冬林已经熟知刘翠青最爱吃各种蔬菜和猪蹄,鱼肉是从来不碰的。训练闲暇时,他也带刘翠青去看电影,刘翠青听声音,他讲解电影里的画面。刘翠青知道自己性格内向,也有意配合徐冬林,“别让他自言自语,好尴尬”。以前,徐冬林提示前面道路上有障碍物时,她只会“嗯”一声作为回应。后来,她会多问一句:“是什么东西?什么颜色的?在哪个位置?”

讲解动作时,也不能只靠“讲”了,“她从来没见过标准动作的样子,只告诉她怎么做,她的脑子里是没有概念和画面的”。徐冬林开始手把手地教,教练布置完动作后,他先学会了,再把每个动作一点点分解,摆好姿势,让刘翠青摸着自己的手和腿,感受腿的折叠角度、抬手高度。然后,换徐冬林扶着刘翠青的手和腿,帮她做出标准动作。反复练习到动作稳定后,两人才开始练习配合,先是站在原地,快速地同步摆臂,然后再拉着牵引绳慢跑,逐渐过渡到高强度快速跑。

徐冬林比刘翠青高20厘米,步幅更大,得时刻提醒自己“收着”。刚开始,跑着跑着,徐冬林常常会忘记自己还带着人,“我顾着跑自己的,她就落到我身后去了,绳子时不时就狠狠拉扯一下”。练习的时间长了,默契程度越来越高,磕磕绊绊才逐渐少了。

每场比赛,徐冬林还担负着把控节奏的任务。他会根据刘翠青的体能状态和竞争对手的水平,告诉翠青,需要以多大的强度才能跑到决赛。慢慢地,两人舍弃了奔跑中的语言交流。400米比赛有两个弯道、两个直道,以前,徐冬林会口头提醒刘翠青,“上弯道了”“下弯道了”。他感到比赛过程中说一句话,都会影响呼吸节奏,分散两人的注意力,慢慢改成使用引导绳做暗号交流。徐冬林的手向刘翠青的方向拐一点,是上弯道;手稍微上抬,是下弯道;向后摆手臂,是终点线两米的提示,刘翠青需要做出压线的动作,率先冲过去。按照规定,领跑员必须在运动员之后过线,徐冬林常常开玩笑,“我永远是第二名,跟在她后面”。

转折点

与徐冬林的合作像是一条引信,把刘翠青身体里的运动天赋和能量点燃了。一年多之后,在2014年仁川亚残运会上,刘翠青成为一匹黑马,囊括女子T11级五项比赛的金牌。2015年世锦赛上,她再次赢得四项T11级别的冠军,并打破巴西选手保持了10年的世界纪录。2016年,刘翠青入围了劳伦斯年度最佳残疾运动员奖候选人名单,劳伦斯奖是世界体坛最具影响力的大奖之一,过往的中国获奖者有姚明、刘翔、李娜。

这是刘翠青从没有想过的命运。她今年30岁,扎一个简单的马尾,虽然已经拿过这么多世界大奖,是残奥会上的“名人”,刘翠青依然腼腆,就像徐冬林所说的,习惯用“嗯”来回答问题,只有谈到训练的事情,话才会多起来。采访中,刘翠青好几次提到对徐冬林的感谢,把徐冬林称为自己的“第二双眼睛”。

刘翠青并不是天生的盲人,她出生在南宁市吴圩镇的一个村子里,家庭贫困,和爷爷奶奶、父母、弟弟挤在几间简陋的平房里,房瓦都已经破碎,一到下雨天,家里常常漏水。爷爷和父亲身体不好,家里只靠母亲种地维持生计。10岁之前,刘翠青和其他小姑娘一样活泼爱动,在幼儿园舞蹈班的纪念照片里,四五岁的小翠青穿着白裙子,头上用淡黄色头花扎两个小辫子,扑着红脸蛋,大眼睛灵动,眉心还点了一个红点。


小学三年级时,10岁的翠青开始眼睛红肿,妈妈以为是普通的红眼病,买回了眼药水。两天后,翠青没有好转,妈妈又带她上镇里打点滴。连续打了一周,依然没有起色,母女俩才上南宁市的医院检查。妈妈不识字,“在医院里到处问人”,最后,翠青被确诊为青光眼,断断续续治了4年,视力不断下降,直到14岁时彻底失明。她变得敏感、悲观,常常把自己封闭在小房间里,不与人说话。后来,刘翠青被送到了南宁市盲聋学校。在这里,刘翠青开始练习跑步,被选拔到柳州市训练,还在一些全国性比赛中得到过第三名、第四名的成绩。广西的地方媒体曾到盲校采访翠青,报道她的“身残志坚”。在谈到自己未来的理想时,刘翠青说,想开一间按摩店,能照顾父母和家里人——那时,她的家庭条件依然艰难,父亲得了肝癌,因为家里无力支付治疗费用,次年就去世了。

“我没有别的选择啊。确实也有人当老师、练唱歌,但少之又少。在大家眼里,盲人除了按摩,还是按摩。”如今回想起来,刘翠青依然觉得,那是最贴近实际的规划。

成为一名田径运动员,是刘翠青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刘翠青17岁那年,广西残联的教练钟文发现了这个盲人姑娘。当时的刘翠青瘦小,成绩也不起眼,但钟文力排众议,带着刘翠青开始进行系统的田径训练。2010年,她又被选拔进了国家队,并在广州亚残运会上获得了一块银牌。遇到徐冬林之前,刘翠青已经跑了4年,成绩一直不温不火。4年里,她没有固定的领跑员,平时由队友带着训练,只有每年需要参加比赛时,才会提前三四个月分配到一名领跑员。她合作过4名领跑员,都是体校在读的学生,好不容易和对方开始熟络起来,有了一些默契,跑完比赛后合作也结束了。等到来年训练时,又来了新人,一切不得不从头开始。

原本,刘翠青想着,自己可能会默默跑到退役的年纪,然后走上按摩的路。但和徐冬林配合之后的事情完全超出了刘翠青的想象,他们仿佛是天生的搭档,在各种大小赛事上披荆斩棘,成绩就像一条陡然上升的曲线,一路走高。或许是成绩带来的自信,刘翠青也开朗了不少,会跟徐冬林和队友们开玩笑,还开始注意打扮,上街买化妆品。

共同的比赛

徐冬林的心态也在变化。最初,他给自己的定位是帮助者,来协助运动员比赛。长年累月的相处和合作里,他开始把自己当作比赛的一分子,“是我们共同的比赛”。

他印象最深的是2016年里约残奥会。他和刘翠青第一次搭档参加残奥会,400米报名成绩是56秒多,远超过同组竞争的运动员成绩。女子400米小组预赛前,徐冬林告诉刘翠青:“按照平时58秒的节奏跑,我们可以轻松拿下小组第一进决赛,不用太快。”

开枪之后,一名女运动员和领跑员跑在他们前面。徐冬林没有太放在心上,这名运动员的报名成绩是一分多钟,从未在任何大赛上与他们对抗过。但进入最后100米时,他发现女运动员还在前面,开始有点慌了。“难道我的节奏出问题了?”没有时间思考太多,他喊刘翠青:“加速,加速!”自己双腿也猛然发力。一阵撕扯感从大腿传来,徐冬林顾不上这些,只想全力拿下比赛。两人率先冲过终点,但最后不到100米的距离比原计划快了近2秒,徐冬林的大腿严重拉伤,在床上躺了一天。


决赛前,教练问徐冬林:“你这个情况可能上不了场。腿要紧,是不是放弃?”徐冬林说,如果是一个人的比赛,他的脑海里会幻想放弃时的样子,或许画面会有一点像北京奥运会上刘翔的身影。但这是两个人的比赛,如果他不上场,刘翠青也跑不了。徐冬林心里过不去那道坎,“就打着绷带直接干呗”。他叮嘱刘翠青:“你跟着我就行,就算走,我也会把你带到终点。”56.31秒的全速奔跑,徐冬林的腿疼到没有了知觉。他的半月板严重撕裂,腿部拉伤渗血,以第一名的成绩过线之后,紧绷的身体一下子放松下来,徐冬林重重摔在跑道上。但他很快又爬了起来。刘翠青还等着他告诉最后的成绩。当两人一起站上领奖台,升国旗、唱国歌时,徐冬林感到“一切都值得了”,作为一个曾经的运动员,奥运金牌以一种未曾想过的方式挂到了他的脖子上。

采访中,徐冬林几次用“难以形容”来描述一些事情,比如他和刘翠青之间神奇的默契感,比如当领跑员给他带来的改变和意义。许多人用“黑暗中的光”来形容领跑员,在徐冬林看来,领跑员这个角色,本身也是自己运动员生涯里的一道光。今年残奥会之后,他在微博上晒出获得的两块金牌和一块银牌。未来退役之后,他也许会和李佳雨一样,成为一名普通的体育老师。但看到上幼儿园的儿子用小手指着电视里站在东京领奖台上的自己,不停喊着“爸爸”的视频时,徐冬林意识到,“一切都不一样”。

觉得好的朋友,帮忙点下赞哦,感谢您的举手之劳!

  • 如何自制宝石晶体(在家也能制造宝石)
  • 2024-11-22在家也能制造宝石你一定见过盐粒,但是知道用简单的方法可以做出大块的食盐晶体吗?一起来试试吧!关键概念晶体溶解饱和晶体生长材料和工具硫酸铜(盐、糖或明矾都可以);两个干净的容器,分别标记为“A”“B”,容器底部应该是平。
  • 为什么会频繁上火(为什么总是上火)
  • 2024-11-22为什么总是上火在生活中,我们总会听到身边的人说,我今天又上火了牙痛得厉害总是爱上火其实与生活中的一些小习惯有关,比如总是熬夜加班,不喜欢喝水,经常吃辣的食物,都是导致上火的原因,特别是一些不良饮食会直接导致身体上火。
  • 南卡蓝牙耳机使用方法(续航可达一个月)
  • 2024-11-22续航可达一个月关注过真无线蓝牙耳机的小伙伴因该知道,自从苹果的AirPods蓝牙耳机火了以后,很多一线大厂的蓝牙耳机,都和AirPods有些神似,其实这是我不愿看到的,一些厂家不愿意自己创新,一味的去迎合市场,停止。
  • 白砂糖抽检(原味红糖等29批次食糖)
  • 2024-11-22原味红糖等29批次食糖中国质量新闻网讯近期,贵州省市场监管局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本期共抽检15大类食品1813批次样品其中抽检食糖29批次,合格样品29批次具体信息如下:食糖监督抽检产品合格信息序号标称生产企业名称标称生。
  • 考研考语言类哪个学校好(这所语言类院校说)
  • 2024-11-22这所语言类院校说2021考研,北京外国语大学复试分数线已出,诸多专业分数都在360以上,语言类专业直逼380分以上这还仅仅是复试分数线,可想而知,录取分数会有多高考研往届生越来越多,不管是应届生还是往届生都明白考研的。
  • 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迷雾森林怎么走迷雾森
  • 2024-11-22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迷雾森林怎么走迷雾森塞尔达迷雾森林走法:1、路程的前半段以地上的火把为参照物2、当没有新火把出现的时候跟随风向走,建议将视角调整为俯视并点燃火把观察风向或者观察空中的光粒子轨迹如果偏离正确道路太远会被传送到起点,此外用滑。
  • 方特旅游攻略详细(方特旅游快线来了)
  • 2024-11-22方特旅游快线来了好消息!今后去厦门方特游玩更方便了!直达同安方特旅游区的651旅游快线(方特旅游区-黄厝公交场站)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发车!该公交线路由黄厝公交场发车途经曾厝垵、厦大白城、轮渡邮局东渡狐尾山、方特。
  • 演戏四十年无绯闻却为人低调(嫁了娱乐圈大坏蛋被宠30年)
  • 2024-11-22嫁了娱乐圈大坏蛋被宠30年刘芳毓,汉族,1978年11月12日出生于新疆,中国内地女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1998年,因热播的《还珠格格》,让大家认识了这位小燕子的丫鬟“彩霞”还珠格格播出已经过去18年了,然而曾经出演的。
  • 海鲜辣根怎么调(海鲜辣根如何调)
  • 2024-11-22海鲜辣根如何调锅中放入水和姜片烧开放入虾,用铲子慢慢翻动焯大约2分钟就可以了下面要调辣根啦,准备个小碗,把辣根适量的挤在碗里倒入海鲜酱油适量,按个人口味还可以加些醋搅拌均匀,就可以吃啦。
  • 野生鳖和家养鳖区别(江里钓起巨型鳖)
  • 2024-11-22江里钓起巨型鳖云南钓友在澜沧江钓鱼的时候,竟然钓起一个庞然大物,花费数小时弄上岸来,称了一下重达十多斤钓友一遍介绍一边气喘吁吁的说:“看来今天天气不错出来钓鱼,结果在江边苦等数小时没有鱼口,心想是不是已经过了钓鱼的。
  • 鳖养殖需要办什么证件(农业农村部紧急通知)
  • 2024-11-22农业农村部紧急通知【农业农村部紧急通知:中华鳖、乌龟按水生动物管理不入禁食名录】中华鳖乌龟等不入禁食名录野生动物“禁食令”出台后,龟鳖蛙这类餐桌上常见的两栖动物是否还能继续人工养殖成为舆论关注焦点据中国水产杂志社官方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