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水通常指电解含盐(如氯化钠)的水所产生的产品。电解水本身是中性的,可以加入其他离子,或者通过半透膜分离产生两种性质的水。一种是碱性离子水,另一种是酸性离子水。电解后水中含有氯化钠作为电解质的电解水将含有氢氧化钠、次氯酸和次氯酸钠(如果纯水被电解,将只产生氢氧根离子、氢、氧和氢离子)。
在一定条件下,电解后产生的酸性电解水具有
杀菌功能。根据电解原理,在电极上产生的氧气将与氯化作用结合,在较低的酸碱度(例如,酸碱度< 2.7)下产生次氯酸盐或亚氯酸盐离子水溶液。
另外,也有广告声称碱性电解水具有“中和酸性体质”的用途,但实际上电解产生的碱性水到达胃后,由强酸性的胃酸变成酸性。
电解水原理
电解离子水通过电解改变水的酸碱度和氧化还原电位,并分解生成O2和H2。一般不存在增加自由能的化学反应。因此,水在自然状态下不能分解产生O2和H2,但是如果将阴极和阳极加入水中并施加电流,电解反应可以根据法拉第定律发生。阳极材料通常是不易溶解的铂或石墨。阳极和阴极的氧化还原反应如下:
2H2O 2e-= 2OH- H2 具还原力之碱性离子水
E0=0-0.0591pH
H2O= 2H 1/2O2 2e- 具氧化力之酸性离子水
E0=1.228-0.0591pH
当阴极和阳极的表面产生氢和氧时,电极周围的水变成酸性和碱性,氧化还原电位也发生变化。能够限制水转移的多孔半透膜或能够允许阴离子和阳离子选择性通过的阴离子半透膜插入两极之间,即能够从阳极收集具有高氢离子浓度和氧化能力的酸性水,并且能够从阴极收集具有高氢氧根离子浓度和还原能力的碱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