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爱诗词的朋友总问我:北宋文坛名家那么多,为何偏他范仲淹能得“文正”的谥号?是的,论文采个人觉得范仲淹与苏轼比还是有些距离的;论出身,他也比不上状元郎出生的神童晏殊,可做过宰相的晏殊也只是谥号元献。那他范仲淹,到底凭什么?
个人觉得,范仲淹凭的就是一股子敢于扫大伙儿兴的固执。在北宋文人中,范仲淹真的是一个挺爱扫人兴家伙。带兵戍边,作为一个将军本应写出些慷慨的词作来,在皇帝面前好好表现一番,但他却写出了“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连好友欧阳修都看不下去了,觉得他这边塞词失了豪迈,说他这是“穷塞主词”。他就算这首《渔家傲》扫了满朝文武的兴又如何,他笔下写着“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却照样能把事办成,能让西夏称臣。他的扫兴词中藏着的是对将士们的无限关怀。
本期笔者要和大家分享的,是范仲淹的另一首扫兴之作,这一次他扫的是很多游人和吃货的兴。这首五言绝句,短短20个字,却有两个千古名句,46岁(虚岁)的范仲淹用这首诗致敬劳动者。五一小长假到了,还很多人在默默地工作着,笔者把这首诗送给所有的劳动者:
《江上渔者》
北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这首诗写于范仲淹46岁时,那时候他在苏州任职,当时苏轼的水患令他忧心,于是在察看水情的时候他写下了这首诗。
先说诗中的第一个千古名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小时候在课本上读到这句诗时,对这个千古名句记忆很深,那时候家乡要吃上鲈鱼很难,作为一个小吃货便成天想着这鲈鱼该有多鲜美。这点吃货的心思,就像当年读到苏轼的“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是一样的。在这个名句中,范仲淹写了江边来来往往的游人,想来这应该是个清风徐徐的好日子,游人们赏着美景,心中惦记着美食,何等惬意。
偏偏咱们的范文正公是个扫兴的人儿,他眼中没有美景,也没有鲈鱼美,只看到那远处的一叶扁舟。扁舟和渔夫这个意象,在很多古诗词中都有,一般来说他们都是洒脱、飘逸、隐居的代名词。张志和的《渔歌子》、苏轼和纳兰性德笔下渔夫,都写得何等洒脱,这是扁舟和渔夫在一般文人心中的样子。
可他范仲淹心中除了有文人的雅致外,还有一副悯人的情怀,所以他用第二个千古名句“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来扫了所有人的兴。渔夫的生活里,哪有那么多岁月静好,天天冒险在风波里捕鱼为生,才是他们真正的生活。这一点,其它文人应该是知道的,只是他们并不关心,却被范仲淹这个很爱扫人兴的家伙一语道破了。
写别人不愿意写,歌别人不愿意歌,这就是范仲淹的与众不同。一首没什么情调,也不风花雪月的五绝,在范仲淹笔下却照样能写成千古名作,原因是全诗无论是从遣词还是鲜明的对比结构上来看,都是五绝中的精品。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真的不是说说而已,就在写这首诗的同一年,他根据苏州的水性,开浚了昆山等地的五河,将积水导流太湖,这就是北宋有名的注水于海。这一做法在范仲淹后还一直被广泛使用着,元、明两朝的浙江治水官,仍然按当个模式整治水患多年。
五一节了,将这首诗送给所有劳动者。希望所有人在吃着美食,赏着美景时,多关注一下身边还在工作的人们,给予他们善意的尊重,也不枉教育专家们把这首诗选入小学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