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科院科考团队的消息,经多年研究发现,4700万年前的青藏高原中部,曾拥有亚热带森林植被。这一成果,为认识青藏高原的生物多样性演化历史和地形地貌协同演变过程,提供了全新证据。目前研究成果已经在权威科学刊物发表。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0年,一支地质调查队在青藏高原中部的班戈盆地附近,发现了化石点。
随后2016年,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成科考团队,开始对这一化石点进行系统发掘;2017年,团队又加入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在海拔近5000米的青藏高原班戈盆地,发现了大量古生物化石。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 苏涛:经过5年的系统采掘,发现了大量的生物化石,这里包括植物化石,比如叶子、花、果实,甚至地下茎,形态是非常丰富的。另外我们还采集到了鱼化石、羽毛化石,我们采集到的植物化石标本有一千多块,形态类型有七十多种,种类非常丰富。
研究人员介绍,科研团队在班戈盆地发现的植物化石不少类群,是青藏高原乃至亚洲最早的化石记录,大多数种类的最近亲缘类群,分布于现在的亚热带,甚至是热带地区,这足以说明,如今高寒的青藏高原中部,在4700万年前,曾拥有繁盛的亚热带森林系统。
科研团队结合化石证据与模型模拟,重建了4700万年前的古气候和古海拔,当时青藏高原中部海拔仅有1500米,在东西走向的中央谷地有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年均温度19摄氏度。经历了几千万年的演变,才逐渐形成现在的高原格局。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 苏涛:这个发现可以说为我们认识青藏高原的地质时期多样性打开了一扇窗户。同时,这个植物群的组合也说明青藏高原在地质时期,对我们亚洲甚至北半球的植物多样性演化的贡献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