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痴情的顺治皇帝(天上一日国内二君)
最痴情的顺治皇帝(天上一日国内二君)
2024-11-22 04:50:50  作者:上一页故事  网址:https://m.xinb2b.cn/know/sjg511735.html

爱新觉罗福临,清世祖(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清太宗皇太极第九子,生母为孝庄文皇后,清朝第三位皇帝,也是清朝入关的第一位皇帝,年号“顺治”。6岁登基,24岁驾崩,在位18年,7年傀儡,11年亲政。一个顺治,一个同治,同为清王朝最短命的皇帝,也同为母子不和,顺治母子褒义为主,同治母子贬义为主,但是强势母亲之下的儿子, 幸福指数都不高。另一个侧面也讽刺了清王朝的“后宫不干政”。296年的历史,一共12位皇帝,入关后的10位中的6位都让女人多多少少地干了政。


顺治一朝,可以说是天上一日,国内二君,一个清世祖福临,一个清成宗多尔衮。顺治皇帝的一生能够让人记住的,不是他有什么功绩,而是功绩之外的是是非非。第一,两个爹,一个亲爹皇太极,一个后爹多尔衮。第二,他亲妈孝庄和他后爹多尔衮的关系。第三,他和后爹多尔衮的关系。第四,他和亲妈孝庄的关系。第五,他和美人儿董鄂妃的关系。第六,他和佛教的关系。多一句话,孝庄活着时不能叫孝庄,那是她死后的谥号,影视剧有无奈性,不自称孝庄没气势。

清太宗皇太极对他这第九个儿子福临怎么样,有句话叫母凭子贵,可早期的清后宫儿子是否受老爹待见,大部分还得靠他妈,爹不疼妈,儿子想见爹一面也难。那皇太极对孝庄怎么样?只能说“一般”,到不了“还行”。从孝庄十三岁嫁给皇太极开始,随着一个又一个的女子陆续地来到皇太极身边,孝庄的地位可以说是电梯式下降。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册封五宫后妃(五大福晋):中宫-清宁宫皇后,称国君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名额尔敦其其格(意思是智慧的花朵),满文名哲哲(孝端文皇后,是孝庄的姑姑),居首位。东宫-关雎宫宸妃,称东大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名乌尤黛(意思是美玉),满文名海兰珠(敏惠恭和元妃,是孝庄的姐姐),居第二位,皇太极最宠爱的妃子,她死后,皇太极悲伤过度,伤了元气,没恢复过来,一命呜呼了。西宫-麟趾宫贵妃,称西大福晋,阿霸亥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名德勒格德勒,满文名娜木钟(懿靖大贵妃),居第三位,原为蒙古末代可汗林丹汗的囊囊福晋。次东宫-衍庆宫淑妃,称东侧福晋,阿霸亥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璪(康惠淑妃),居第四位,原为蒙古末代可汗林丹汗的窦土门福晋。


次西宫-永福宫庄妃,称西侧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名布木布泰(意思是天降贵人),满文名本木泰(孝庄),居第五位。所以说在皇太极的后宫孝庄混合并不好,比自己姑姑和姐姐差有情可原,可比两个二婚的还差,足见其不得朕心。可能是她先天的政治才干有些过早的锋芒外露,还有男人一般都喜欢温婉贤淑的,不喜欢强势的一眼能看穿你心思的女人有关。

总之,顺治他妈孝庄地位不高,那么顺治自然也高不到哪去。起码和他大哥豪格差得太远。当时豪格不光掌管正蓝旗,还是户部尚书。可顺治当时什么都没有,唯一的优势就是孝庄是正妃。比起努尔哈赤对多尔衮(8岁)和多铎(6岁),皇太极根本没打算让福临继承大统。


崇德八年(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极猝死于盛京,没有留下继位遗诏。不是皇太极不留,而是当时清王朝的皇位继承是遵循努尔哈赤时就制定的八王共治制度下,由八王通过集体决策来定。皇太极就是通过这种方法继承的汗位。这个和蒙古帝国的忽里台大会决定谁是大汗是一回事。虽然皇太极在位时挑战过这种制度,但是他为此挑选的继位人,海兰珠生的皇八子,还没起名字不到两岁就夭折了,这事让皇太极受到了严重的刺激,过后他也没提及皇位继承人的事,估计是怕再违背他爹的制度遭报应,再死一个儿子。

皇太极临死前,满八旗的旗主是:正黄旗旗主皇太极,镶黄旗旗主皇太极,正红旗旗主代善,镶红旗旗主罗洛浑(代善之孙),正蓝旗旗主豪格(皇太极长子),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舒尔哈齐第六子),正白旗旗主多铎,镶白旗旗主多尔衮。皇太极死后,两黄旗的大部分将领,主张拥立豪格继承大位。索尼、图尔格、图赖、锡翰、巩阿岱、鳌拜、谭泰、塔瞻等相继向豪格表决心,势必争一个拥立之功。


代善的两红旗势力早已遭受皇太极的极大削弱,代善本人也让皇太极刺激得够呛,加上他本人也上了岁数,朝政早就插不上嘴了,其儿子中有才干的岳讬和萨哈廉英年早逝,孙子辈的还没有成长起来。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怎么这两红旗也是旗,外加代善是爱新觉罗家族的家长,他说话的分量完全能左右事态的发展。还有一个关键问题,使得代善必须出来说话并拥戴豪格,那就是他不可能让多尔衮继承皇位,因为多尔衮的妈,即努尔哈赤的大福晋阿巴亥,是代善带头用弓弦勒死的。代善在自己不能当皇帝的情况下,只能拥戴豪格为帝,才可保住他这一支子人的荣华富贵。从顺治初年,多尔衮排斥代善不久后代善病逝在北京的礼亲王府来看,多尔衮的刀已经开始砍向他的家族了,庆幸的是多尔衮死得早,要不后果好不了。


拥立豪格的还有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他拥戴的原因主要是阿敏死后,皇太极把镶蓝旗给了他,他内心中也十分效忠皇太极。有人认为最后把福临推出来的是济尔哈朗,总之济尔哈朗拥戴豪格的结果是,豪格与多尔衮的政治天平真正的让人觉得有了些平衡感。

至此豪格有两黄旗、两蓝旗、两红旗的支持,自己是正蓝旗旗主,外加个户部尚书。多尔衮有两白旗的支持,自己是镶白旗旗主,外加个吏部尚书。表面上看多尔衮不占优势,其实真实的情况是:皇太极在位时加强中央集权,损害了很多满洲贵族的利益,尤其是宗室,这个过程豪格自然参与其中,特别是皇太极打压的两红旗和两蓝旗。两红旗自不必说,代善拥戴豪格是没办法的事,可是他手下对皇太极的恨那是抹不平的,关键时刻为了皇太极的儿子拼命怎么可能。


正蓝旗是莽古尔泰和德格类两兄弟的,是皇太极硬夺了去,还把正黄旗和正蓝旗混编,成为新的正黄旗和镶黄旗,原来的镶黄旗改成正蓝旗后,交给了豪格。这种情况下,皇太极死得晚一点,他还有机会整治一下,可他偏偏死得早。松锦大战中,八旗的战斗力并不比明王朝的关宁铁骑强多少,根本原因是窝里斗的没恢复元气。被原来莽古尔泰和德格类的正蓝旗掺杂的两黄旗有多大的战斗力,又有多少的凝聚力,待定。

镶蓝旗原来是阿敏的,从根上算是努尔哈赤的亲弟弟,曾经后金的二号人物舒尔哈齐的,这个旗曾经是最强大的一个旗。舒尔哈齐让努尔哈赤幽禁致死,阿敏让皇太极幽禁致死。阿敏是旗主的时候,不敢和努尔哈赤公然地叫嚣,但是他和皇太极叫嚣是无所顾虑的,这个旗在骨子上是把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当成冤家的,只是阿敏参与勒死了多尔衮的母亲,可能还是亲手把持弓弦的。所以要是真打起来,在同是舒尔哈齐儿子的济尔哈朗的带领下,还是可以适当拼命的。


还有皇太极的两黄旗是努尔哈赤时的两白旗,只是旗的颜色互换了。所以多铎的正白旗是原来的镶黄旗,多尔衮的镶白旗是原来的正黄旗。多尔衮的功劳为什么大了豪格那么多,除了多尔衮和多铎能征善战外,和这两个旗的底子强、战斗力强那是分不开的,毕竟是努尔哈赤的看家军队。相对于豪格那个皇太极时期镶黄旗改编的正蓝旗,也就是努尔哈赤时期的镶白旗,原来的旗主是杜度不是豪格,杜度是谁,努尔哈赤长子褚英之子,褚英死的过程皇太极全称参与其中,甚至是主要参与者。皇太极继位后把杜度调入镶红旗,等于这个镶白旗是皇太极从褚英这一脉抢来的。

所以表面上豪格有两黄旗、两蓝旗、两红旗的支持,其实只有自己半吊子的正蓝旗和济尔哈朗半吊子的镶蓝旗,和战斗力强悍的多尔衮和多铎的两白旗相差悬殊。更为重要的是武力上有差距的豪格,人脉上差得更多。相比于豪格的政治残疾,多尔衮的政治能力用睿亲王的这个“睿”字足以说明。皇太极称帝改号大清时,多尔衮被封为和硕睿亲王,已列六王之第三位,那时他才二十四岁。至于以后的事先不说,总之吏部尚书他没白当,两黄旗、两蓝旗、两红旗中宗室、勋贵、大臣暗中支持他的人员远多于豪格。


开会决定拥立谁时,虽然两黄旗的将领索尼、鳌拜持枪、拿弓冲进殿内吆喝着要拥立豪格,但多尔衮只说了一句话:这是我们爱新觉罗的家务事,立谁不力谁的,关你们什么事,姓什么自己不知道吗!出去!这些人听完屁颠屁颠的就出去了,简直雷声大、雨点小。随后相持不下时,两黄旗大臣佩剑上殿进言:“先帝对我们的恩情有天大,要是不立先帝的皇子,我们宁愿以死追随先帝于地下!这是没辙了,以死言志。

对于整体实力超过豪格的多尔衮,他也有自己的顾虑。第一,最重要的是名不正言不顺,父亲死了,儿子继位,天经地义,自古如此。第二,真要打起来,哪怕是伤敌一千、自损五百,也只能是火并自残的同时便宜了别人。咱有机会当皇帝是因为实力,实力大减了,代善这号的有一打排着队呢。所以32岁的叔叔和35岁的侄子的一场对决,冥冥之中已有定数。


崇政殿开会的大致情景是:家长代善首先发言,豪格,帝之长子,当继大统。郑亲王济尔哈朗听后附和。这时理论占优的豪格说了一句后悔一辈子的话:福小德薄,非所堪当,即我不配。这明摆着学他爹呢,礼让三回再称帝。只是时候没选对,该抢时不抢,不该让时瞎让。多尔衮听后,差点乐喷了,一点机会没给,反手一句:你不想当算了,本无心问政,何必强求。豪格失去了机会,搅屎棍多铎开始搅局。多铎说:看你们争来争去,面红耳赤的,我真不落忍,要不立我得了,反正我的名字是在太祖遗诏里的。他这么说其实是想赶快把他哥逼出了。多尔衮这时思绪飞速的旋转,感叹自己命运不济之下,回了多铎一句:肃亲王亦有名,不独王也,意思是豪格也在太祖遗诏里。多铎又说:不立我,立老大代善。代善听后,少来这套:我不行、我老了。僵持之下,多尔衮思绪转完了,提出拥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为帝,并提出由济尔哈朗和我各领一半的军队,共同辅政,等福临长大后再归政。这样福临便成为了顺治皇帝。


顺治皇帝的继位过程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客观上也体现了那句话:人生,一是运,二是命,三是风水,四是姓。这点有时不服不行,多尔衮差的就是这个。

崇政殿开会有两点:第一多尔衮脑袋反应没那么快,拥立福临估计是早想好的,这里面孝庄怎么使用的手段不得而知,总之孝庄不会闲着。另外开会前他见过索尼,权衡过利弊,伤敌一千、自损几百的事不能干,不能让别人趁机摘桃。开会时代善有当皇帝的潜意识,多铎更有。第二,都说多尔衮多多少少有迫于殿外两黄旗武力的压力,这根本无稽之谈。先不说索尼、鳌拜的地位问题,也不说他们有没有这个权利,只单说敢不敢的问题,他们没那胆,杀了多尔衮,不管以后谁当上皇帝,首先杀的就是弑王之罪。


多尔衮一众王爷们把九岁的福临拥上皇位,首先是避免了可能发生的流血冲突,其次是成立了以多尔衮、济尔哈朗为首的上层建筑。这时的顺治皇帝也基本没他什么事了,除了吃饭睡觉,那便是上朝时静静地坐着,以及无朝、退朝后的教育问题,关于教育问题,有一个人肯定不能闲着,那就是孝庄皇太后,这个人已经默默的开始为将来的顺治皇帝谋划上了。至于朝政,从顺治元年到顺治七年末,完全是清成宗多尔衮的义务了。由于郑亲王济尔哈朗的一味退让,多尔衮当仁不让地总揽朝政。

爱新觉罗多尔衮,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清太宗皇太极之弟,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是清王朝入主中原的最大功臣。多尔衮死后,顺治皇帝剥夺其一切荣誉,命人将其尸身又刨了出来,不光用鞭子抽,还割下头颅。你要说顺治是多尔衮的儿子,这么对待自己的亲爹,那不成禽兽了。多尔衮睿亲王的爵位是到了无所谓的年代才恢复的,什么是无所谓的年代,就是错了也就错了,对了也就对了,乾隆皇帝都不追究了给恢复了爵位,那别人谁还没事找事。


至于多尔衮和孝庄皇太后是什么关系,总之不密切是不可能的,有些情愫也是不可避免的。顺治登基时,多尔衮32岁,孝庄31岁,年纪相当,发生什么事也不意外。但是要说两个人成亲,领了结婚证,那是不可能的。

顺治刚登基不久,吴三桂和李自成闹翻,向清朝请兵援助并讨价还价。此时内院大学士范文程上书多尔衮:我们不能和明朝争天下,要和流寇争天下。在民心上咱不如流寇,因此要一改以往的屠戮抢掠政策,要想入主中原,一定要招揽民心。多尔衮接受了范文程的建议,答应了吴三桂请兵的要求。并在得到北京为农民军攻破的确报之后,才急命八旗南下,与农民军争夺天下。这个时候的多尔衮在和汉族大臣多年的相处下,他毕竟当了多年的吏部尚书,汉族的君臣礼节已经对他有了很大的影响力,多尔衮知道要问鼎中原,完全不接受汉族文化是不行的,而和太后成亲这种违背伦理的事,他是不好意思干的,要干也不能明目张胆。就算不顾礼义廉耻真的明目张胆地做了,那肯定是当时的盛世,不可能只有张煌言一人以词表述,再者诗词是可以意欲妄为的。


以多尔衮在豪格死后,纳豪格福晋为妃来看,他和孝庄偷偷摸摸的私情肯定有。至于有没有“太后下嫁”的文献记载,这怎么可能有,就算有,顺治皇帝亲政后还不销毁个彻底。至于说孝庄和多尔衮有私情,是要保住顺治皇帝的皇位的话,那就太小看孝庄,更小看多尔衮了,孝庄和顺治皇帝保住皇位的最根本的方法是,感情要真挚的投入,权利要真挚的不寄予,反正拿不到,何不多尔衮要什么就纵容什么,完全是以权位换生存时间和生存空间。比如,多尔衮三十九岁时死在了古北口外喀喇城,顺治帝听后还假惺惺地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表现得特别惊愕和悲悼,这也是多年练就的真挚的情感投入,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事实证明,多尔衮在权力达到顶峰之际,离取而代之只差一步的时候,自己不争气,死掉了,这和孝庄多年后给康熙皇帝出主意要熬死吴三桂如出一辙。


那么多尔衮从顺治元年到顺治七年末都干了什么。第一,定都北京。占领北京后,多数人不同意迁都,连他哥阿济格都率众反对,为什么?最根本的是没吃的。多尔衮没有听,虽然迁都后确实很长一段时间吃喝问题突显,但其对清王朝的进取态势,即统一和管辖整个中国的总战略来看,没有问题。因为这一次清王朝告诉所有人,咱们这次不是抢了就走,而是抢完不走了。定都北京还有一个历史文化功绩,保住了紫禁城。后来王朝保护前朝的宫殿这点不容易,历史上好像没有。项羽一把火烧了秦朝宫殿,李自成离开北京后也是一把火烧了紫禁城。如果清王朝没有迁都入主残破的紫禁城并到了康熙年间才重建完成,那么今天的故宫上哪看去。

第二,立了政治牌坊。占领北京后,多尔衮宣布:第一,本朝定鼎北京,天下受苦的军民,都是咱大清的百姓,朝廷会善待你们的。第二,大清是与流寇争天下,不是与明朝争天下,流寇把崇祯皇帝逼死了,咱大清把流寇赶跑了,其实咱是来给你们报仇的。接下来多尔衮宣布减少税收,部分地区还进行了免税。对于军队,严令八旗将士不许骚扰百姓。还对崇祯皇帝进行了隆重发丧。多尔衮的这些政治手段和李自成形成了鲜明对比,可以说在进入北京城的一段时间起到了安定民心的极大作用。记住这只是早期的一小段立牌坊的时间。


第三,攻灭大顺、大西政权,攻占南京,统一中原。占领北京后,多尔衮的战略是远交近攻:消灭农民军,稳住南明,甚至扣押南明谈判使臣拖延时间。当南下清军进展迅速并同农民军和南明形成对峙之势时,多尔衮命阿济格和多铎率军向农民军和南明福王政权发起了总攻。两个月后,多铎取得潼关之战的胜利,基本灭了大顺,李自成放弃西安转移,后死于湖北农民锄头之下。紧接着,多尔衮命阿济格追击农民军余部,多铎继续南下。于是清军渡过长江,南京不战而下,弘光政权灭亡。以后反反复复的南方争夺战拉开序幕,直到顺治18年,顺治皇帝死后12个月,吴三桂率军入缅,缅甸人交出明永历帝朱由榔为止。这个我在南明里已经叙述。

顺治三年,多尔衮起用被废为庶人的豪格,命为靖远大将军率军征讨大西政权的皇帝张献忠。顺治五年,豪格灭了大西,张献忠也被豪格手下的悍将鳌拜一箭射死。由于四川地区连年战乱,外加张献忠喜欢杀人,杀得没人种地,粮食奇缺,豪格只好率领军队回京。二月回京后的豪哥,气还没喘匀,就让多尔衮随便找个理由下了狱,四月便死了。豪格死后,其福晋成了多尔衮的小妾。顺治八年,多尔衮死后,顺治帝为豪格平反,恢复其和硕肃亲王的爵位,是清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第四,沿袭明朝制度,重用汉官。多尔衮接受了明朝的现成制度,但其内院的权力比起明朝内阁要小得多,整体来看是满大于汉,重满抑汉。重用汉官方面,除了他的旧相识,比如范文程、洪承畴等人。对原明朝的官员,具体是官阶不变一并录用,对于原明朝军队人员,愿意继续当兵的编入军队,不愿意当兵的可以回家。这样原明朝官员对大清自是感恩戴德、山呼万岁,原明朝百姓也对大清放了心,甘愿为大清种地交粮。

第五,废除三饷,革除积弊。顺治元年,多尔衮进入北京后,宣布废除明朝的“三饷”,即辽饷、练饷、剿饷。革除积弊主要是加强司法。这两点只是说得比唱得好听而已。关外那么多王公贵族、军队百姓迁到了北京,不加重百姓负担,不全饿死了。在南方没有占领和南北漕运没通之前,北方的百姓不比明王朝统治时好到哪去。另外“三饷”中除了辽饷,明王朝没怎么征收练饷和剿饷。而清王朝加收的税收,有时甚至超过了“三饷”。至于加强司法,也是点到为止。


第六,善待蒙古,继续联姻。多尔衮首先继承了其父兄的政策,对漠南蒙古友好相待,稳住了漠北蒙古,开始联系漠西蒙古。对随军征战的漠南蒙古军队,以赏为主。多尔衮自己也纳阿霸垓部落笃思噶尔济农之女为福晋。对于漠北蒙古偶尔的不服,多尔衮曾命多铎率军平叛,并直接与土谢图汗和车臣汗发生了冲突,打服了后,总体上还是趋于和平态势。

多尔衮权倾朝野的7年间,主要体现的还是他的弊政和铲除异己。多尔衮有“六大弊政”,即剃发易服、圈地(跑马占地)、占房、投充(抢掠汉人为奴隶)、逋逃(逃人法)、屠城。


剃发易服:易服反抗不强烈,但是剃发可是让汉人不能接受。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三国夏侯惇被箭射瞎了眼,这家伙拔出来就把眼珠子吃了。这虽然是极端的体现,但是多尔衮宣布剃发令后: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一下子大江南北炸了锅。让人把头剃光,梳那种金钱鼠尾辫,到现在都不干,何况那个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年代。第一次颁布剃发令,反抗强烈,由于清廷还未稳住脚被迫取消。第二次颁布剃发令,反抗还是强烈,多尔衮没有屈服,直到嘉定三屠和扬州十日,上百万汉人惨遭屠戮后,汉人才没咒念了。可以说剃发令激发的反抗斗志,那是亡国远远不可及的,即鲁迅先生那句:重乡土而轻家国,也就是谁当皇帝无所谓,让咱背叛祖宗,恕难从命。史可法的抗清闹得动静挺大,悲情剧演得很成功,但清军一到城下,一天城池就破了。可是汉人反抗剃发令时,那可是不惜命的前仆后继、视死如归,整城整城的人宁愿全部战死,也不愿意剃发。


圈地(跑马占地):清军入关后,为满足满洲贵族、八旗将士对土地的需求,一亩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派遣官员跑马圈地,先后出现了三次高潮。 顺治元年(1644)下令:北京周围无主荒田和明朝皇亲、驸马、公、侯、伯、太监等逃跑和死于战乱者的无主土地,全部分给迁都入京的诸王、勋臣、兵丁等。到顺治二年九月,圈占的范围扩大到河间、 滦州、 遵化等京东、京南府州县。顺治四年正月下令于顺天、保定、河间、易州、遵化、永平等42 府州县内圈地。此后,大规模圈地停止,但是偶发的圈地、换地还是不断发生。圈地持续了几十年,共圈占汉族田地20多万顷。圈占范围主要在直隶近2000余里。少部分在太原、潞州,德州、徐州等地。圈地从最初的无主荒地,到有主无主一概圈占,使大批汉人地主和农民田产房屋全部失去,生活无依。八旗士兵按照“计丁授田”的原则,分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他们依靠这些田土解决生活所需及出征的军事装备。由于壮丁逃亡和汉族人民不断反抗, 康熙八年(1669)下诏停止圈地。


占房:清朝定都北京,大批满族官民及其眷属迁入关内,分布在北京及周围地区。为了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多尔衮下令皇家及为皇家工作的人进驻皇城,八旗兵民进驻内城,把北京内城的汉民全部强迫迁往外城(南城)。虽然给予汉人一定的搬家费用,但杯水车薪,以致许多汉民倾家荡产,生活无依。

投充(抢掠汉人为奴隶)、逋逃(逃人法):满洲贵族、八旗将士圈了那么多地,谁来种,他们肯定不会种,于是便把很多汉民变成八旗的奴仆,给他们生产生活用品,这些汉人的处境非常悲惨。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很多汉人不堪忍受屈辱,开始大量逃亡。多尔衮对此制定了严格的规定和惩罚:开始抓获逃跑的,连同左邻右舍及保长一起就地正法,后改为流放。


多尔衮的铲除异己主要体现在:第一,对济尔哈朗。济尔哈朗为人低调,加上他父亲舒尔哈齐和哥哥阿敏都死在了自己兄弟的手里,他懂得怎么明哲保身。所以济尔哈朗处处对多尔衮退让,他和大臣们说:以后有什么国事直接报告给多尔衮就行了,不必和我说。甚至他还和大臣们一起上书多尔衮:你功劳大,又有风疾,以后不必对顺治皇帝下跪了。

济尔哈朗虽如此,但是多尔衮不可能放过他。一是单位两个一把手怎么行,二是你们这支子人参与害死了我亲妈。所以多尔衮找了个济尔哈朗“逾制”的罪名把他收拾了。“逾制”是济尔哈朗盖自己家房子超过了规格,达到了皇宫的规格。“逾制”在古代整死人是最有效果的,大臣贪点银子,皇帝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你要是敢拿皇帝的酒杯喝酒,这是觊觎皇位的行为,不管你故意不故意,那皇帝绝对不允许,肯定想办法弄死你。给和珅定罪时为了要他死,“逾制”占了很多条,就是这个原因。


多尔衮通过“逾制”弄倒了济尔哈朗和其一班人马。当然后来还有很多济尔哈朗的罪行,这些罪行足以让其去死,但多尔衮没有让他死,而是将其降爵、罚银。至于和他关联的鳌拜,多尔衮让其自己花钱把自己赎出来,索尼则革除所有爵位,废为庶人,流放昭陵,给皇太极守灵去了。虽然不久多尔衮恢复了济尔哈朗的郑亲王爵位,但这和康熙皇帝废太子又复立太子一样,人还是那个人,太子可不是太子了。

第二,对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豪格只要活着一天,他的那旗人马和拥戴他称帝的臣僚就是多尔衮的心病,况且多尔衮没想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四川竟让豪格很快的就给平定了,那个杀人嗜血的张献忠更是徒有虚名。当豪格回京以后,四川又乱了,多尔衮借此便把他下狱了,二个月后便死了。


第三,多尔衮铲除异己的同时,不停地把自己人安排上位、递补空缺。他的亲弟弟多铎便被进封为辅政叔德豫亲王,成为清廷实际上的第二号人物。多铎的豫亲王爵位亦成为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多尔衮治理国家的功绩,使得其个人荣耀也相应达到了顶峰。顺治五年(1648年),多尔衮成了皇父摄政王。令诸王、贝勒、贝子、公等每日于自己的王府前候命,俨然如同皇帝。顺治七年(1650年)八月,多尔衮追尊生母太祖妃乌喇纳拉氏,尊为“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祔享太庙。不知他下一步是否想过该怎么废了顺治皇帝,总之他这个人没有当皇帝的命。顺治七年(1650年)十一月,多尔衮出猎时坠马跌伤。十二月初九(公元1650年12月31日),多尔衮死在古北口外喀喇城,年三十九岁。


多尔衮死后,顺治和孝庄这多年的媳妇终于熬成了婆。在孝庄的辅导下,顺治收回多尔衮拿走的玺印开始当家做主。但此时才13岁的顺治皇帝刚刚亲政,其必须依靠满洲贵族或者皇室宗亲才能顺利地接手并处理朝政,于是三个大清皇室宗亲,顺治皇帝的三个堂兄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清初理政三王”。即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广略贝勒褚英的第三子,敬谨亲王:爱新觉罗尼堪,执掌礼部;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礼烈亲王代善第七子,巽[xùn]亲王:爱新觉罗满达海,执掌吏部;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饶余郡王阿巴泰第三子,端重亲王:爱新觉罗博洛,执掌户部。顺治没有选择上一辈,而是选择自己的同辈,一是容易掌控,二是三位王爷年龄最小的满达海也比顺治皇帝年长18岁,他们都是在政治战场和军事战场经过多年洗礼的,知道怎么混死不了,就是具有名声和威信的同时,懂事,还有想篡权实力不够 。顺治皇帝说:大事我说的算,小事交给三个王爷。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没有界定,但有默契。


接下来开始消除多尔衮的影响力。第一个拿下的目标就是多尔衮三兄弟唯一活着的阿济格,不管阿济格有没有错,也不管他私下想造反与否,总之就算他老实待在家什么也不做等死,死神也不会降临到别人头上。弄死了阿济格,顺道把他的手下拿下一打的同时,给清廷来了一次大换血,这些新鲜血液主要是受多尔衮打压的两红旗的代善一脉,两黄旗的索尼、鳌拜等,趁机倒向顺治的两白旗的苏克萨哈、詹岱等。另外顺治加封被多尔衮严重刺激的镶蓝旗郑亲王济尔哈朗为叔和硕郑亲王,重新让其握有重权。多尔衮弄死豪格之后,把正蓝旗和自己的正白旗混编改成正白旗和镶白旗,原来的镶白旗改为正蓝旗,交给了多铎的儿子多尼,对于这些和多铎过继给多尔衮的儿子,顺治皇帝根本不予承认,多尔衮的正白旗被顺治收回,和两黄旗一同成为上三旗,镶白旗则给了豪格的儿子。至此顺治皇帝已经完全掌握了政治及军事的决定权。


打压了多尔衮的残余势力,顺治皇帝就开始处理死后的多尔衮本人了。这都不用顺治提醒,首先向多尔衮开炮的肯定是倒向顺治的多尔衮老部下的两白旗人士,这是政治默契。在苏克萨哈、詹岱开始揭发多尔衮私藏黄袍后,郑亲王济尔哈朗、敬谨亲王尼堪、巽亲王满达海、端重亲王博洛、大臣索尼、鳌拜等旧仇新仇一块算,把多尔衮一步一步的揭发个底儿掉。最后顺治皇帝下令将多尔衮的尸身又刨了出来,不光用鞭子抽,还割下头颅,可谓挫骨扬灰。到此时,要说顺治皇帝和他后爹多尔衮是什么关系?咬牙切齿、深仇大恨、时刻骂娘的关系。


夺了多尔衮的荣华,毁了多尔衮的尸身,灭了多尔衮的党羽。顺治皇帝在他妈孝庄的干预和配合下开始了治理大清帝国。关于顺治和他妈孝庄关系如何?简单的是不和谐,复杂的是爱与被爱的不理解和不理解下的反抗欲望,他妈不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小时候母子在多尔衮的淫威下得忍,小孩子哪懂得这些,母子不和谐。小时候像读书这些事自然不愿意干,在他妈性格的强势下逼着他干,这一点和慈禧太后与同治皇帝差不多,反正都是母子不和谐。长大了娶个媳妇还是老妈做主,顺治如何能心悦诚服,母子不和谐。第一位皇后是他母亲的侄女娇生贵养的博尔济吉特氏,由多尔衮做主定婚、聘娶,多尔衮死后,顺治废掉皇后。第二位皇后还是博尔济吉特氏,由于这位皇后受委屈后没脾气,顺治找不到适当借口,加上孝庄的疼爱,才没有被废掉。


顺治皇帝爱情上的才子佳人梦,静止在碰到董鄂妃后,董鄂妃为甚能让顺治梦想成真,只需要一点:她把顺治当成了真正的丈夫而不是皇帝,又把自己当成了真正的妻子而不是妃子,即当代贤妻的标准:对爱情忠贞、自信独立、心态平稳以及聪明智慧。

关于董鄂妃是谁,主要有三点,一是初恋正史说。二是二婚夺妻说,大概是顺治夺了他弟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福晋,后册封为妃。三是最不着调的说法,说顺治娶了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首先是两人年龄相差太大,顺治不是明朝皇帝,没有恋母癖好;二是满汉不通婚,还什么董鄂妃,做个宫女就不错了。从孝庄看不上董鄂妃来看,可能是二婚夺妻一说比较靠谱。要是初恋正史说,董鄂妃这贤妻形象,作为母亲的孝庄看儿媳妇对自己儿子这么好,怎么能讨厌她,除非是个恶婆婆。


顺治在事业上,大部分继承了父亲和老叔的政策,比如澄清吏治,革除积弊,倾心汉化,重用汉官,招抚敌对势力,维护满人,重视蒙古,发展生产,减免税负。只是在倾心汉化和重用汉官方面做出了自己特点,也最为后人称颂。其余诸事他干的并不顺心,天下哪是那么好治理的。尤其是顺治皇帝倾心汉化和重用汉官这方面,受到了他母亲强烈的反对,其母子根本的嫌隙正在于此。久而久之的在天下不定,上有老妈,下有重臣,事业不顺的顺治皇帝便对皇帝这个职业心生了厌恶之感。精神没了寄托,宗教就很容易让人有个寄托之所,在天主教不能笃信的情况下,顺治皇帝成为了佛教的信徒。特别是他最宠爱的董鄂妃在生下仅三个月的皇四子夭折后,董鄂妃受不了刺激一病不起,不久便去世了。这使得早就心生出家的顺治皇帝尘世再无挂碍。所以董鄂妃去世的一个月后,顺治皇帝成为了光头皇帝。虽然他的出家行为,最后被玉林通琇禅师(杨玉林)所阻,但内心中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出家人。


董鄂妃去世后近5个月后,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二,顺治皇帝染上天花,初六深夜急召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及原内阁学士麻勒吉入养心殿,口授遗诏。在初七一天的时间里一共修改三次,到初七的晚上才定稿。初八的深夜,年仅二十四岁的顺治帝便驾崩了。至于其没有死,而是真的出家当和尚去了,没有确切记载,单看清孝陵只葬了顺治的骨灰来看,还有点端倪。

对于顺治皇帝的遗诏,除了立八岁的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为皇太子,继帝位,又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外,基本上是罪己诏。罪己诏中历数他当政期间的十四条错误。这十四条“罪己诏”,有的是顺治帝自己的意思,有的部分是自己的意思,有的完全不是自己的意思或是孝庄皇太后的意思。


纵观爱新觉罗福临的二十四年的人生经历,大部分还是不幸的,有幸的是成为了皇帝并有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但是作为皇帝来看,他不是个好皇帝,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做事情又没有坚定的意志。要说他有什么功绩的话,第一,传位给了康熙皇帝。第二实行汉化政策, 可能他看清楚了不汉化的孛儿只斤氏的蒙元帝国,入主中原后不到100年就重新回到草原放羊去了。而其维护满人传统,可能他也看清楚了过于汉化的完颜氏的金朝,入主中原后不到100年也重新回到白山黑水间打猎去了。所以顺治皇帝实行的是:有控制的汉化政策。这是他给后代留下的,有助于清王朝统治中原267年的贡献。

  • 车窗贴膜为啥要等三天(为何要等三天才能升降车窗)
  • 2024-11-22为何要等三天才能升降车窗1、贴膜后一段时间内尽量避免升降车窗,因为在车窗升降过程中,车膜的边缘很容易被磨卷剐蹭,具体等待时间视天气而定,如果是夏天,温度较高,水分散发得比较快,一般只需等三天就行;如果是冬天或下雨天,需要等待。
  • 秋冬打底裤袜颜色穿搭(这些裤袜零下10度也能穿)
  • 2024-11-22这些裤袜零下10度也能穿关注了几个专门说服饰搭配的公众号,看来看去还是买日韩的打底裤袜一个是日本妹纸战斗力惊人,要不光腿要不袜子,冬季依旧美丽,所以日本对保暖袜的研究是非常厉害的韩国女生也挺爱美的,加上韩国纬度问题,保暖袜子。
  • 牛仔衣服怎么洗不掉色(牛仔衣服应该这样洗)
  • 2024-11-22牛仔衣服应该这样洗在洗涤之前先将衣物放在冷的浓盐水中浸泡大约2小时在选择洗涤剂的时候也要注意尽量选择中性洗涤剂,不要使用碱性洗涤剂(如肥皂、洗衣粉等),因为碱性的洗涤剂会使衣服上的某些染料发生水解,从而使它从衣服上脱落。
  • 小学二年级拟人修辞手法句子范例(小学作文选段鼓浪屿)
  • 2024-11-22小学作文选段鼓浪屿鼓浪屿素有“海上花园”的美称一踏上小岛,一棵枝繁叶茂的榕树映入眼帘,根系盘踞,榕树的气根千丝万缕,远看似长髯随风轻飘,又像垂柳婆娑美丽沿着僻静的小路径直向前,两旁厦门的标志凤凰树高大挺拔,树叶绿得透出。
  • 描写植物的诗词大全 这些诗词中的植物名
  • 2024-11-22描写植物的诗词大全 这些诗词中的植物名夏日已至,满目葱茏菜场里,有品类丰富的瓜果蔬菜;公园里,是枝繁叶茂的花草树木那些叫不上名来的植物,是不是难住了你呢?可哪怕看到它们的名字,又在读音上犯了愁名字,是了解一个人的开始,在植物界也是如此今天。
  • 抖音小剧场我要上热门(抖音我要上热门)
  • 2024-11-22抖音我要上热门化身偶像英雄变身奥特曼和给你1000万你怎么选?对于某乎上这种白痴问题你本是嗤之以鼻的结果第二天你在整理老爸遗物时找到了一个破旧的奥特曼变身器等换上新的电池竟发现有怪异之处,身体竟会随着变身器隐隐发颤。
  • 甄嬛传甄嬛黑化全过程(滴血验亲下半场)
  • 2024-11-22滴血验亲下半场原创内容抄袭必究文:谢汶青今天这篇是下半场又分裂出来的一篇,要全面地看就要复习滴血验亲以前写的内容,点这里复习(《甄嬛传》78:滴血验亲下半场,皇上为何说他相信钮钴禄甄嬛?)、(《甄嬛传》77:滴血验。
  • 油焖尖椒做法(怎样做油焖尖椒)
  • 2024-11-22怎样做油焖尖椒主料:辣椒(青、尖)300克调料:酱油10克,白砂糖3克,生抽5克,味精2克尖椒洗净去蒂,切段锅烧热油,放入尖椒炸至皮起皱将调料调成酱汁,放入炸好的尖椒,浸泡一夜即可。
  • 有趣图文阐释传统文化(讲给你的孩子听)
  • 2024-11-22讲给你的孩子听为什么说荷包鼓就是有钱呢?为什么人的第二个手指被称之为“食指”呢?为什么在公堂只打屁股而不打其他的地方?为什么骂人时一般说“不要脸”而不说“不要面”?古代的“脸”与“面”是指人体的同一个部位吗?为什么。
  • 三消游戏连击秘诀(King高级关卡策划分享)
  • 2024-11-22King高级关卡策划分享三消游戏是手游市场长盛不衰的品类之一,而且因为上手门槛较低而受到大量休闲玩家的认可然而,对于一款游戏来说,如果只有简单的玩法而没有恰当的难度设计,很容易让用户感到厌倦并迅速流失在全球市场,King是三。
  • 为什么王安石变法褒贬不一(能看懂王安石变法)
  • 2024-11-22能看懂王安石变法【本文由蜀山笔侠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必究!】对于“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历朝历代都褒贬不一,同一个朝代,不同的阶层,看法也都不一样,那么,怎样才能看清楚王安石变法的实质,怎样评价。
  • a站问题答案(A站日拱一卒志在千里)
  • 2024-11-22A站日拱一卒志在千里作者丨陆离监制丨阑夕“我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大学的时候加入了动漫社,然后就跟着大家一起跳舞,就想着跳都跳了为啥不录一个?然后就是录都录了为啥不发一个?所以我就去A站投稿了!”很多时候,就是一个偶然间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