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提到程序员,你的脑海里是不是浮现出一位穿着格子衬衫、戴着框架眼镜的男青年。
当提到心理咨询师,你的第一反应是不是认为ta有洞察一切心理活动的本领。
当提到学霸,你想到的是不是高度近视、沉默寡言、不善言辞的男同学。
所有的这些其实都来源于你的刻板印象。
所谓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事物形成的固定的看法和个人评价,认为某种事物应该具有其特定的属性,而忽视事物的个体差异。
它来源于人们的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我们的大脑会通过认知系统整合这些经验,帮助我们规避一些风险和问题。
彭宇扶老人案的影响到如今依旧十分深远,面对摔倒、需要救助的老人,人们依旧不敢不假思索地做出助人行为。
因为“坏人变老了”的刻板印象深入人心,即使选择帮忙,也会通过拍视频、路人见证等方式保留证据以防被诈骗。
很多时候,刻板印象其实在保护我们,让我们有意识提高防范和警惕心,免受伤害。
但是刻板印象也有以偏概全的缺点。
在人际交往中,地域歧视就是一种典型的刻板印象,人们会利用一些先入为主的评价去框代初识的人。
比如一提到xx地的人,有些人就不自觉地露出恐惧和匪夷所思的面容。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一种效应是首因效应。
意思是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这个印象很鲜明和牢固,并且会决定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
而地域歧视就正好以首因效应的形式阻碍人们真实地认识和了解他人。
当看到微博有了很多xx的反黑超话的时候,心生一阵凉薄,可想而知,因为这些刻板印象,给他们的生活、事业乃至家庭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什么都没有做却要被贴上如此难撕的“标签”。
另一方面刻板印象也束缚了人们去追求和探寻更广阔的世界。
快节奏生活除了给人们带来的是喘不来气的压力,同时也让人们渐渐地失去了耐心。
人们懒得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事情背后的真相。
人们认为已有的经验似乎已经足够应对生活中出现的大多数情况,那又何必去追根溯源呢?
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价值观体系,并且很难动摇。
这个现象如今极其常见,尤其是老年人群体,他们刻板、固执,坚持自己的想法难以动摇。
他们坚信能走到今天就证明自己的这套体系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将近一辈子积累的经验早已在他们生活的角角落落里根深蒂固。
时代在不停地变化,与时俱进慢慢地也成为了一句众所周知的标语。
破除刻板印象的消极影响,其实很多时候需要我们多增加一份对未知世界的敬畏。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好读书, 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先生这几句话与我们今天的主题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我们带着求解释的目的去读书那就无法体会“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快乐。
无论是先生说的读书求解还是刻板印象本身就是一种自我设限,对世间万物怀有一份谦卑之心,才能真正地享受其中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