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建新 通讯员 胡耀华
七夕是个极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凄美故事,更使农历七月初七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并逐渐衍生出“中国爱情节”的文化内涵。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牛郎织女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牛郎织女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代人类对自然天象的崇拜。而在鲁山,关于七夕节的民俗文化,从历史文献到民谣小调,从神话传说到遗存遗迹,无不诠释了牛郎织女文化在当地群众心目中的独特地位。每逢七夕,该县便会举办民俗表演、祭祀供奉、集体婚礼、山歌对唱等庆祝活动。11月7日,记者赶往鲁峰山(也叫露峰山)下的鲁山县辛集乡,探访当地极具特色的七夕民俗文化。
鲁峰山上七夕情
“天上银河水,地上鲁山坡,七七相见日,全家乐呵呵”“鲁山有个鲁山坡,山清水秀牛满坡。天女下凡回头望,看见了牛郎哥”。唱起牛郎织女歌谣,家住鲁山县辛集乡孙义村的许四妮十分兴奋,她是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牛郎织女传说代表性传承人。
“俺从小就听这些歌谣,现在能唱出100多首。”许四妮说,不仅她能唱,耳濡目染下,她的女儿、小孙女等也张口即来。
除了歌谣,鲁山县的一些资料和遗迹中也记录着牛郎织女的故事。其中明嘉靖《鲁山县志》中记载:“牛郎洞,在瑞云观下半山,面南,内立牛郎神……九女(传说织女为玉帝之九女)潭,在县东北十八里鲁山之下,潭上有九女、龙王庙。”
牛郎洞
2008年,鲁山县文物工作者对牛郎洞进行发掘,发现洞口为汉砖所砌,在洞内发掘出唐宋时期的黑瓷碗、罐片和元明清时期的瓷盏片、铜钱等,可见鲁山人对牛郎的供奉由来已久。
“我是听着牛郎织女的故事长大的,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许四妮说,牛郎叫孙守义,牛郎的妻子叫九姑娘,据说是玉皇大帝的九女儿。
相传,牛郎自幼父母双亡,跟随其兄嫂生活,白天放牛,夜宿鲁峰山一山洞中。后经老牛点化,牛郎巧娶下凡到九女潭洗澡的仙女,自此有了牛郎织女的故事。牛郎后人世代居住在鲁峰山下,并修建祠堂以纪念先祖,孙义村由此而生,孙氏祠堂也因此成了牛郎故里遗址。2012年12月13日,该遗址成为平顶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鲁峰山上的观景亭
孙义村一直保留着农历七月初七祭祀牛郎织女的传统。如今,祭祀活动演化为当地的节日庆典,数以万计的民众以及来相亲的青年男女来到牛郎洞和孙氏祠堂,给牛郎和织女上香,祈求婚姻幸福、人丁兴旺。
“我们村也有禁忌,就是禁演《天河记》。”孙义村一名村民说,《天河记》的主角是牛郎织女,孙义村村民奉牛郎织女为祖先,扮演他们被认为是对祖先不尊。
文化之乡民俗丰
在河南民间,关于七夕节有这样一个传说:七夕当天,蹲到葡萄架下能听到牛郎和织女的情话。这一传说在孙义村同样盛行。据孙义村党支部书记孙永昌介绍,也是缘于这个传说,该村有种植葡萄的传统,现在,种植规模更是不断扩大,葡萄种植遍及整个辛集乡。
七夕节活动上献“巧果”
每年七夕,正逢葡萄成熟时,“采摘”成为当地七夕民俗文化中的关键词之一,十几名少女穿梭于葡萄架下,采摘粒大饱满的新鲜葡萄作为“巧果”送至鲁峰山上供奉牛郎织女。
传说故事里的织女心灵手巧,擅长织绸,因此七夕节又称乞巧节,鲁山当地的年轻女子会在这天乞巧,祈求织女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并祈求觅得如意郎君,婚姻美满。
“等到七夕节来玩吧,我们这里特别热闹。”许四妮说,届时,当地会有焚香祈福、对唱山歌、吃巧果等一系列极具特色的七夕传统文化活动。
鲁山七夕节活动最早是村民自发组织,自娱自乐的,如今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节日活动声名远扬。
2009年2月,鲁山县作为牛郎故里和牛郎织女文化传说的起源地,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
浪漫节日溢温情
近年来,为进一步发挥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原生文化优势,让七夕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鲁山县有关部门在修复牛郎故里有关遗迹、创建牛郎文化园等基础设施的同时,深入挖掘牛郎织女文化内涵,并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节”系列民俗文化活动,通过举办山歌会、曲艺民歌会、民俗展演、相亲交友、婚庆博览会、汉风古韵集体婚礼等系列活动,全力打造牛郎故里爱情圣地的文化品牌。
汉风古韵集体婚礼
“特别是七夕节举办的汉风古韵集体婚礼,场面宏大,广受关注。”一些市民说,不仅辛集乡,近年来,附近的乡镇也借着七夕节的浪漫氛围举办集体婚礼或相亲大会,七夕节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七夕节是我们这里的一大节日,鲁山县作为七夕文化的发源地,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让更多人认识七夕、了解七夕。”鲁山县文联主席郭伟宁说,除举办民俗活动外,近年来,该县还联合国家邮政部门在七夕节相继发行了《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相思鸟》《喜鹊》等特种邮票,对宣传鲁山、展示鲁山形象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