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略谈栏目往期文章:
春秋
「典故略谈」“樊迟从游于舞雩”与“松菊犹存”
战国
「典故略谈」栗六与“圆咕隆咚”
「典故略谈」“不可胜食”与“禹之行水”
汉代
「典故略谈」汉武帝的“蘅芜”
魏晋
「典故略谈」“风流顿尽”与“人琴俱亡”
清代
「典故略谈」《聊斋志异》与《楹联丛话》
「典故略谈」清代的秀才考试
「典故略谈」张謇的“冒籍事件”
一年冬天,张謇迷上了读《三国志》,一连读了两个多月,直至准备离家前往江宁府,方才罢休。这是一本什么书?为何如此精彩?
查阅资料,得知《三国志》是一部史书,记载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历史。它的作者陈寿,是今天四川一带的人。陈寿年轻的时候,四川一带仍然处于蜀国统治之下,自家也与蜀国有一定渊源。陈寿的父亲曾经是马谡(就是“大意失街亭”的那个人)手下的一个参谋,陈本人也曾在蜀朝廷任职,还与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有过交集。因此,他得以目见耳闻当时许许多多相关的故事。这样的经历,为陈寿撰写他的“当代史”提供了相当便利的条件。
后来,蜀政权灭亡,陈寿入仕西晋政权。他分别为魏、蜀、吴撰写了三部史书。当时,西晋的士人很喜欢这些书,称赞陈寿善于叙事,算得上是优良的史官。陈寿去世后,有人便跟皇帝说:有个官员陈寿,写了之前三个国家的史书,里面有很多劝诫得失之言,有助于提升道德风气。皇帝听了,便下令派人到陈寿家里传抄。于是,这些史书得以流传下来,后来便被人合称为“三国志”,直到今天。
那么,《三国志》为何好看呢?其中有一点,便是当时人已经表示的善于叙事。陈寿虽然文采不佳,但他叙事简洁而典雅,能够引人入胜。例如,他叙述赤壁之战的时候说:
(黄盖)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
这就是说:
黄盖调拨几十艘大船战舰,在船内装满柴草,灌入膏油,外面裹上帷幕,上面插上军旗;又预先写信给曹操,骗他说要投降。黄盖还预备了一些轻便小船,各自系在大船的尾后。于是,船队依次向前驶去。曹操军中将士都伸长脖子观望,指着船队说黄盖来投降了。黄盖放开各艘船,并给它们同时点火。当时风势盛大迅猛,大火蔓延,连岸上的曹军营寨都全烧着了。不久,烟火冲天,被烧死溺死的曹军人马特别多。于是曹军全军败退,回守南郡。
可以看出,陈寿只用了寥寥数句,便将赤壁之战的场面不失秩序地一一呈现出来,意思清晰,而文笔也很从容。后来,明代人又将这部正史和民间的说书艺术结合在一起,创作出了不朽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原书和演义相得益彰,让感兴趣的读者有了更丰富的选择。想必,这也是张謇迷上《三国志》的原因之一了。
当然,陈寿的《三国志》因为简洁,而且又只有人物故事,而缺乏典章制度的专题叙述和职官、大事等年表,给历史研究带来不便,也遭到后人的批评。好在的是,《三国志》写成差不多两百年后,有一个皇帝,命当时一个叫裴松之的士人给它作了注释。裴松之的注释差不多和原书一样的篇幅,弥补了原书过于简洁的不足。今天我们能读到的,许多也是陈寿原著和裴松之注释的合刊版本。
参考资料:
[晋]陈寿著,[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
前引书附《晋书·陈寿传》《宋书·裴松之传》
杜维运:《中国史学史》第2册,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古诗文网—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