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惯了《隋唐演义》、《三国演义》的书友们,或许不大理会《三国志》、《旧唐书》、《资治通鉴》之类的史书,看着它们就可能昏昏欲睡,但历史的世界也并非如此乏味,相反它是一片浩瀚的海洋,充满了值得你探究的未解之谜。
《万历十五年》不同于一般时间脉络分析朝代兴衰,而是采取了一种导演穿越历史长河,讲述迷雾般面貌的人物故事。书中,一个皇帝和五个大臣的紧密联系被展现的活灵活现,让大家更好的观察1587年前后中国的历史面貌。一个皇帝当然是万历皇帝,五个大臣分别是内阁首辅张居正和申时行(后任)、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前云南姚安知府李贽。虽然他们曾经风光一时,但随着历史暗流的涌动,都未曾得到一个较好的结局。
从万历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要想做一个好皇帝,不仅仅是勤政爱民就可以胜任的了,还需要面临着诸多的束缚和管制。年少的万历是一个勤奋好学、心有大志的好少年,他有一个严格的监护者,那就是张居正,为了将小皇帝培养成一个有作为的君主,这位监护者可谓是下尽功夫,让万历三四岁时就开始读书,除了自己亲自教导之外,还给他找了很多老师,教导各方面的学识,对于小皇帝的管制也是极为严格的,但凡有偷懒或者出错,都会严加批评。当然能够让小皇帝努力学习的不仅有张居正,也有皇太后的功劳,皇太后对于这位张老师是十分推崇的,时常教导小皇帝要对张老师言听计从,这大大增强了张居正的威严。
张居正一向是以勤俭爱民告诫万历的,他本人也宣称这种主张,所以在万历前期,大明帝国得以重新恢复生机,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小皇帝对此看在眼里,也对老师倍加崇拜,可是有一天,这面崇拜的墙壁说倒就倒了。万历19岁时,被他视为男神的张老师竟然一病而去了,刚开始的时候,万历还十分伤痛,可是没有许久他就猛然翻脸,下令抄了张老师的家,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张居正一死,以前变革招惹的官僚们纷纷发难,拿出大把的罪证,弹劾张居正任人唯亲、贪污受贿、欺君罔上,万历看到一大堆证据后,愤怒之情难以言表,时常严格教导自己勤俭的老师竟然是最大的贪官,是可忍孰不可忍,万历觉得整个世界观都塌下了,一场清算运动随即展开。
搞掉张居正之后,万历发现自己并没有得到解放,因为有一个更大的势力在束缚着自己,那就是文官集团。那些悍不畏死的文官们,一个个疯狂地站出来,劝诫万历要勤政,要虚心纳谏,不要偷懒,不要贪图享乐,甚至连他的私生活都拿出来抨击,万历彻底火了。不过他没有采取过激措施处理,而是用了一个很奇怪的方式:避居深宫,不再面见大臣,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他生命走到尽头的那一刻。
张居正被清算了,是因为他推行改革损害了不少人的利益,死后被群起攻击,继任内阁首辅的申时行很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做出了改变。申时行很清楚必须要保持朝廷文官集团的平衡,才能让这个庞大的帝国继续运行下去,所以他做出的决定优先考虑的不是妥当问题,而是合不合文官集团的胃口。在他的任期内,一直保持着左右逢源,“和稀泥”的和事佬角色,表现十分平庸,没有开拓进取之意,只求维持现状。申时行虽然确保了一时安宁,却没有解决实质的矛盾,在文官集团的弹劾下,成了蛇鼠两端的小人,被迫下台。
四、特立独行的海瑞海瑞在明代是一个特例对性的“模范清官”,但他能做到的只是约束自己,按照最高标准要求自己。按照他的做法,做官不能捞一分钱的油水,没有人能受得了,所以难免触犯大家的利益。海瑞的想法是好的,也追求维护法律运行,只是在当时以儒家道德治理轻视法律的时代,显得力不从心。他是一个传统的儒家官吏,信奉自己的教条,想用极高的道德来约束大家,却难免与实际状况脱节,无法施行,这和共产问题是一样的。
“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替代法律,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从黄仁宇的原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明代制度只注重维持国家的基本生存,但一来不重视商业以及民间经济体的发展,二来也不重视国防军事的改革,政府和官僚披着道德的外衣假公济私、粉饰太平,民间各种矛盾问题都无法从制度上解决,走向衰落无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