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攻打日益崛起的蒙古瓦剌部,发生土木堡之变,兵败被俘。孙太后联合于谦,扶持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赢得北京保卫战胜利,迎回明英宗,幽禁于南宫。将领石亨、政客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于景泰八年拥戴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史称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废景帝朱祁钰。
朱见深,初名朱见濬,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朱见深本为太子,土木堡之变中其父朱祁镇被瓦剌掳去,叔父朱祁钰即帝位。1452年,朱祁钰废朱见深为沂王,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1457年,明英宗因夺门之变复辟,朱见深再度被立为太子。1464年,明英宗病重,朱见深继位,次年改年号为成化,是为明宪宗。
(《女医明妃传》吴磊饰演的朱见深)
关于明宪宗朱见深,他一生最让人诟病的是他设立了西厂,这是专属皇权的特务机构,横行霸道,屡兴大狱,随意逮捕和欺辱大臣,弄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而最让当朝人窃窃私议、后人津津乐道的是,明宪宗与万贵妃的“忘年恋”。万贵妃比明宪宗整整大17岁,这在古代完全是母子的年龄差距了,因而有人说明宪宗有恋母情结,二人是畸形的恋情关系。
万贵妃没有显赫家世,没有惊艳容颜,而且不是妙龄少女,她凭什么以贵妃身份获得明宪宗专宠?
万贵妃,本名万贞儿。她的父亲万贵是一名小官,因亲属犯罪而被贬。在万贞儿4岁时,他就托付同乡把万贞儿带进皇宫当宫女。年幼的万贞儿乖巧懂事,深得孝恭孙皇后的喜爱。
(《龙门飞甲》张馨予饰演的万贵妃)
朱见深生于1447年,1449年发生土木堡之变,父亲朱祁镇被俘。孙太后立明英宗同父异母的弟弟朱祁钰为皇帝,立年仅两岁的朱见深为太子,时年19岁的万贞儿被孙太后派去照顾太子。北京保卫战胜利后,瓦剌人将明英宗送回,朱祁钰将明英宗囚禁。
1452年,朱祁钰废掉朱见深太子之位,贬为沂王。朱见深与万贞儿无异于囚徒。然万贞儿不离不弃,患难与共,给了年幼的朱见深足够的安全感和母亲般的温暖。
1457年,发生“夺门之变”,明英宗复辟,此时已27岁的万贞儿带着10岁的朱见深回到宫中。朱见深再次被立为太子。可能是这些变故以及权力争夺带给年幼的朱见深极大的精神压力,他落下了口吃的毛病。
《明史》记载:英宗留瓦剌,皇太后命立为皇太子。景泰三年,废为沂王。天顺元年,复立为皇太子。
朱见深从小不与母亲一起生活,万贞儿其实就是朱见深的保姆,如同母亲一般精心照顾他,与他共渡难关,然而在长期的相依为命的生活里,使朱见深对万贞儿产生了一种复杂的依恋之情。
1464年,明英宗去世,太子朱见深即位,是为明宪宗。登上皇位的朱见深,给了宫女万贞儿无限宠爱。
万贞儿不仅比明宪宗大17岁,而且其貌不扬,长相粗犷,像个男人。查继佐在纪传体史书《罪惟录》中,描述她“貌雄声巨,类男子”。但明宪宗就是偏爱她,在位23年,明宪宗给了她专房之宠。明宪宗对万贞儿的专宠,在《明史》《明宪宗实录》《明宫词》等史书上,都有明确记载。
(《成化十四年》贾静雯饰演的万贵妃)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明宪宗是如何独宠万贞儿的。
其一,朱见深坚持要册封万贞儿为皇后
朱见深登基后,明英宗的皇后钱太后、朱见深的生母周太后,赶紧催着王氏、吴氏、柏氏这三个名门贵女入宫,想要在其中选出一位当皇后。
《明宪宗实录》记载:“复命礼部榜谕京师采择,三人者仍在选而立,吴氏、王氏、柏氏皆入副宫。”
明宪宗坚持要册立万贞儿为皇后,对太后的意见不理不睬。可万贞儿既没有显赫家世,也没有立下大功,而且年纪偏高,万贞儿和明宪宗的生母周太后同岁,此时已35岁了, 当皇后完全没有任何资本、功劳和优势。
(《成化十四年》贾静雯饰演的万贵妃)
因此,对于明宪宗想册立万贞儿为皇后一事,朝臣都强烈反对,两宫太后也不同意。
后来,明宪宗主动退了一步:册立吴氏为皇后,册封万贞儿为贵妃。从此,“万贵妃”这个名号威震史书。
其二,为了万贵妃,朱见深废掉吴皇后
明宪宗朱见深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册立吴氏为皇后,此时的吴皇后,芳龄17岁,而且知书达理、机智过人。如果不出意外,吴皇后可尽享荣华富贵了,可她嫉妒心很强,引祸上身了。
万贵妃独得明宪宗的宠爱,这让吴皇后醋意大发,她凭借皇后的优越地位和超凡的自信,常常指责万贵妃,并杖打了万贵妃。
《明史》记载:“先是,宪宗居东宫,万贵妃已擅宠。后即立,摘其过,杖之。”
在古代,皇后责打贵妃,不算什么大事。按照一般皇帝的处理,最多训斥几句。可明宪宗早就等着这一天了,他大怒,下诏废掉吴皇后之位,并将其打入冷宫。
《明史》记载:“恭肃贵妃万氏,诸城人。机警,善迎帝意,遂谗废皇后吴氏,六宫希得进御。”
当然,官方明文上不会这样写,明宪宗在诏书上写的是,对于皇后人选,先帝定的是王氏,是司礼太监牛玉看错了,选成了吴氏。如今,吴皇后举止轻佻,没有礼度,德不配位,因此废掉她的皇后之位,移居别宫。
《明史》记载:帝怒,下诏曰:‘先帝为朕简求淑贤,已定王氏,育于别宫待期。太监牛玉辄以选退吴氏于太后前复选。册立礼成之后,朕见举动轻佻,礼度率略,德不称立,因察其实,始知妃预立者。用是不得已,请命太后,废吴氏别宫。
吴皇后被废以后,王氏便入宫当了皇后。王皇后低调谨慎,从不争宠。凡是万贵妃的事,王皇后就步步退让,生怕步吴皇后的后尘。万贵妃在后宫的地位,虽无皇后之名,却独享皇后之实。
其三,朱见深专宠万贵妃23年
对于万贵妃所受明宪宗的独宠,明朝文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篇》中感慨道:“自古妃嫔承恩最晚、而最专最久者,未有如此。”
成化二年,37岁的万贵妃生下了皇长子。明宪宗欣喜万分,为了让这个孩子顺利长大,他派出使者四处向山神祈福。只可惜,这个众星捧月的皇长子,不到1岁就夭折了。
皇长子夭折后,对明宪宗打击很大,万贵妃已是高龄产妇了,基本不可能再有孩子了。他担心自己无后,于是开始临幸后妃。然而,明宪宗临幸其他妃子,只是为了繁衍子嗣,至于宠爱,依旧只给万贵妃。
明宪宗每日和万贵妃同起同卧,即便外出,也让万贵妃贴身跟随。《明史》记载:“帝每游幸,妃戎服前驱。”明宪宗每次出巡,万贵妃就一身戎装侍立在侧,这给明宪宗带来了安全感和可靠感。
(《成化十四年》中的明宪宗与万贵妃)
不少宦官因万贵妃受宠,就纷纷跑去巴结她,这些宦官因而得势,气焰嚣张,为非作歹,甚至为祸朝廷。著名宦官汪直,讨好万贵妃,明宪宗直接让他去开西厂。
《明通鉴》记载:“(帝)顾以宠万贵妃,中官乘之以进,遂任汪直,开西厂。”
明宪宗对于万贵妃的偏爱和独宠,给万贵妃招来了不少骂名。在很多朝臣心中,万贵妃邪恶狠毒,奇技淫巧,蛊惑了明宪宗。因而,他们天天劝谏明宪宗应该雨露均沾:“陛下爱有所专,而专宠者已过生于之期故也。望均恩爱,为宗社大计。”(《明通鉴》)
明宪宗对于这样的劝谏,很是不耐烦,只回应说:“内事也,朕自主之。”这是我的家事,我自有主张。
其四,万贵妃身死,朱见深伤心跟随而去
1487年正月,58岁的万贵妃暴疾而薨,41岁的明宪宗悲痛欲绝,长叹道:“万贵妃走了,我也将不久随之而去了。”
关于万贵妃之死,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这样记载:“妃怒挞一宫婢,怒极气咽,痰涌不复苏。”是万贵妃发怒鞭打一宫女,怒火攻心,积痰涌出而致死。朱见深听到这个消息后,一时无法接受,长久沉默不语,“帝不语久之,但长叹曰:万侍长去了,我亦将去矣。”
万贵妃身死,明宪宗悲痛欲绝,不仅以皇后的仪制下葬万贵妃,还辍朝七日以尽哀思。8个月后,郁郁寡欢的明宪宗,就追随万贵妃而去了。
(《后宫》中的明宪宗与万贵妃)
万贵妃一生虽只是个贵妃,却始终享受着皇后般的尊贵的地位和恩宠。她以宫女出身,独享后宫,独占君宠。她长相粗犷,五大三粗。可以说,她既不好看,也不高贵,而且年纪过大。那么,她有什么秘诀,让明宪宗对她专宠一生?
对于这个问题,明宪宗的生母周太后也想不明白,她曾单独问过儿子,到底为何喜欢万贵妃。明宪宗回答:“彼抚摩,吾安之,不在貌也。”即万贵妃的抚摸,能够让明宪宗十分安心舒服,这和样貌没有关系。
(《后宫》蒋毅饰演的朱见深)
在童年提心吊胆、无人照顾、明争暗斗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明宪宗,对万贵妃极为依赖。万贵妃其实充当了母亲、姐姐和情人的三重角色。朱见深一生都对万贵妃有特殊的依恋,万贵妃是他生活的支撑,因而即使她有些事做得很过分,他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无家世,无容貌,也无年龄优势的万贵妃,一生获宠,靠的只能是自己。
朱见深两度为太子,父亲被俘、被囚,太子之位也被叔叔废掉,还随时伴随着性命之忧,母亲周氏没办法照顾他,幼年的他处在担惊受怕、排挤嘲弄、尔虞我诈的处境中,孤苦无依、黯然神伤,每天在惊恐中度日。在这段最艰难的、刀光剑影般的日子中,唯一陪伴在他身边的,就只有20多岁的宫女万贞儿。万贞儿是他唯一的依靠。
万贞儿的陪伴与照顾,给了幼年朱见深无尽的温暖与安全。这份幼年的陪伴与温暖,朱见深毕生难忘,难以割舍。
(《成化十四年》贾静雯饰演的万贵妃)
史书对于万贵妃的评价,多是弄权、奢靡、恶毒的,但细细考证和推理,这些都站不住脚,真实的万贵妃应该是非常懂得把握分寸的人。对于扣在她头上的这些罪行,应该是后人修订史书时的故意抹黑。
《明宪宗实录》和《明史》指责万贵妃有六项罪行:
其一,万贵妃受到专宠。
在古代皇室,以妾室身份获得专宠,往往被称为祸国殃民的妖女。
其二,用度奢靡。
根据记载,万贵妃的衣食住行,非常奢靡。使用着四方进奉的奇珍异物,住着辉煌的宫殿观园,花费用度无数。
《明宪宗实录》记载:
“服用器物穷极僭儗,四方进奉奇技异物皆归之。”
《明史》记载:
“奇技淫巧,祷祠宫观,糜费无算。”
在古代,妃子简朴一点当然是美德,可万贵妃深受明宪宗恩宠,赐给她一些奢华的生活用度,也算人之常情。
其三,万贵妃的家人受到封赏。
因万贵妃受宠,她的家人受到了封赏。
《明宪宗实录》记载:
“一门父兄弟侄皆授以都督都指挥千百户等官。”
其实,皇帝封赏后妃家眷之事,自古有之。而万贵妃如此盛宠,她的家眷,也只是被封了千户、百户,连朝廷重臣都算不上。而且,万贵妃的家人,也没有形成外戚干政的局面。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万贵妃其实是非常懂得分寸的。
其四,纵容宦官残害忠良。
宦官们纷纷巴结万贵妃,都得到了重用,他们横行霸道,搜刮百姓,作威作福,残害忠良。
(《成化十四年》刘耀元饰演的汪直)
《明宪宗实录》记载:
“佞幸出外镇守内备供奉者,如钱能、覃勤、汪直、梁方、韦兴……假以贡献买办科歛民财……擅作威福戕害善良弄兵构祸。”
《明史》记载:
“佞幸钱能、覃勤、汪直、梁芳、韦兴辈皆假贡献,苛敛民财,倾竭府库,以结贵妃欢。”
万贵妃的确宠幸了一批宦官,但这些宦官在宫外作威作福,她也无能为力。宦官们做的坏事,要一个后宫女子负责,似乎有些苛刻。
其五,害死龙胎。
按照史官的记载,是万贵妃下药害死了不少龙胎,后妃怀孕,万贵妃就下药把龙胎打下来。明孝宗出生之际,脑袋上没有头发,极有可能是万贵妃下药中毒的缘故。
《明史》记载:
“掖廷御幸有身,饮药伤坠者无数。孝宗之生,顶寸许无发,或曰药所中也。”
没有确凿证据,只是一意猜测,史书以想象的手法来写,也是一大奇事。
其六,害死明孝宗生母纪妃。
据记载,明孝宗生母纪妃的死,就是万贵妃所为。
《明史》记载:
“纪淑妃之死,实妃为之。”
可是,在皇室,如果真做出害死龙胎、杀害妃子的行为,都是灭族的大罪。即便是明宪宗想要包庇,太后和大臣们也不干,不会让万贵妃就这么安然无恙的。
在后人眼中,万贵妃的形象,似乎是一个心狠手辣、心肠歹毒、无恶不作、杀人不眨眼的“老妖女”。
她狐媚皇上,“专房溺惑”;恃宠霸道,蛇蝎心肠,奢靡无度;残害嫔妃,“骄妒横行”于后宫;怂恿废后,“假附乱政”;毒害皇子,“几不啻汉成时昭阳祸水”。似乎,她成了历史上恶毒的女人的代表。
(《成化十四年》贾静雯饰演的万贵妃)
其实,她之所以留给后世这样一个恶毒的形象,就在于史书是由后人写的,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明宪宗实录》,是明宪宗的儿子明孝宗主持修订的。明宪宗专宠万贵妃,让明孝宗的生母纪妃备受冷落,明孝宗继位后,自然心怀不满,为了抬高母亲的地位,自然对万贵妃尽可能丑化她,各种指责和贬斥。
不过,即便在当朝,也有正派人士为其鸣不平,如大学者沈德符就曾对一本叫《谷山笔尘》中抹黑万贵妃的内容进行了批驳:“子每闻此辈谈朝家故事,十无一实者,最可笑。”
而《明史》,是清朝修订的史书,已经过去几百年的时间了,根本不可能客观如实记载。况且,害死龙胎、害死纪妃的事,明朝史书都没有提及,偏偏清朝修《明史》却写得跟真事一样,真是极尽诬陷之能事。
只能说,清人修订的《明史》,存在太多的偏见和不实,害人不浅。
《明史》对于万贵妃的诬陷和抹黑,连乾隆皇帝都看不下去了,为此他还专门写了篇洋洋五百余字的文章,标题名为《驳明宪宗怀孕诸妃皆遭万妃逼迫而坠胎》,为万贵妃喊冤叫屈。
“宪宗偏宠万妃,任其妒毒而不能检制,几成炎刘燕啄之祸,柔暗实无可辞责。但宫闱事秘,流传又岂口尽凭……”
后朝皇帝专门写文章为前朝一个妃子伸冤辩白,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可见万贵妃是真的冤枉的。
明宪宗专宠万贵妃,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但他没有将万贞儿立为皇后,已经算是一种妥协了,而且他宠爱万贵妃,既没有荒废朝政,也没有豢养外戚乱政,为什么后人对于万贵妃还要横加指责呢?
最大的原因在于明宪宗和万贵妃的年龄差距,在古人的观念里,他们无法接受这对老妇少夫的“忘年恋”,这不符合他们的审美意识和伦常观念,于是竭力丑化万贵妃这个老女人,非得把她弄得身败名裂,打入十八层地狱才肯罢休。
可是,皇帝喜欢哪个女人与尔等何干?只要她不乱政,不残害百姓,不为家族谋过多的私利,就是个好女人。况且,历史上出身卑微的女人当皇后的也不在少数,何必非得将一盆盆的污水泼在一个女人身上。
不过,即使被各种抹黑,但万贵妃是幸福的,在生前她独享了明宪宗全部的挚爱,在她去世后,明宪宗亲自为她举行了皇后礼遇的风光大葬,随后也思念成疾,随她而去了。朱见深用情之专,用情之深,让人扼腕长叹。他们的爱恋,是让人羡慕的。
不管后人怎么诋毁她、诬陷她、抹黑她,万贵妃被明宪宗宠爱一生,年老色衰也依旧对她深情不舍,世间有几个女人能有这样的爱情?所以,对于后人的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各种谣言和评价,万贵妃大可含笑九泉、一笑了之了。这一切,和他们二人的深情相比,皆是浮烟流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