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年6月24日,拿破仑和他的大军越过宽广的尼曼河,开始了对俄国一次灾难性的入侵。短短数月之后的一个冬天,满天飞雪浸透了入侵者的衣襟,侵袭着他们温凉的血脉,带走了体表的丝丝余温。拿破仑败得很干脆,他没有取得本应属于他的荣誉,惨败而归……
129年后,俄国很不幸地再次成为了入侵者进攻的靶子。希特勒似乎对拿破仑很不服气,他的决心更大,一心要完成拿破仑没做到的事。可天不遂人愿,这场战争之路,还是那么难走。希特勒在通往莫斯科的道路上留下的,除了装甲武器的痕迹外,和当年的拿破仑一样,更多的是埋藏在冰天雪地里的一具具冰冷的尸骨。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苏德双方都因这场“恶魔般怒火”的战斗死伤无数,活生生的200万德国士兵、10倍以上的苏联士兵和平民都因这场“天灾或人祸”变成了冰冷的尸体。
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场屠戮。
为什么会这样?看到这地狱般的场景,我们,还有苏联的元首都百思不得其解,希特勒为什么要选择入侵苏联?这是他的战略,还是他的一念之差?
从今天历史研究的结果来看,希特勒入侵德国的成功几率是微乎其微的,并且他一旦失败,他和他的德国的后果都是致命的!那么,他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几十年来,历史学经常被这个问题所困扰。
1933年上台后,希特勒将他的传统民族主义情绪、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哲学观和他本身对他认为 “落后和劣等”的斯拉夫和犹太人民族的仇视相结合,形成了他内心中最阴暗的一面。或许他的这种极端仇视的思想的形成只是他的一念之差,而达尔文却意外成了他的帮凶……
西方历史学家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的辩论仍在继续,但大部分学者认为,德国纳粹分子的意识形态动力源自于希特勒的这种极端思想——希特勒对布尔什维克主义和犹太人的仇视。希特勒的这种思想甚至驱使着他,以牺牲一个衰弱的俄罗斯为代价为德国的繁荣提供空间。
德国与苏联的战斗,是两种不同意识形态的战斗,是法西斯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战斗。这一场战斗的发起,源自于希特勒的极端主义情绪,他的一念之差,导致了数以百万计的公民和士兵丧生。
要理解两国之间的意识形态冲突的发展过程,必须全面回顾两次世界大战,追溯苏德关系——从相互敌视到互不侵犯,再到全面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布尔什维主义并没有在欧洲实现,列宁不得不认可马克思主义学说将在一定时间内与资本主义世界共存。到1930年代,斯大林明白为了,维持国内稳定需要国外和平。所以,斯大林并不打算对欧洲发动革命性攻击,而是追求苏联自身的利益。这种安全将使苏联有时间完成他们的工业计划,提升力量。
然而,1933年,希特勒的上台对斯大林的五年计划构成了严重威胁。希特勒的法西斯纳粹教条、对东欧的生存政策和对犹太人与斯拉夫人的煽动性言论,导致了两个国家必然绝无和平的可能性。
1939 年德国与苏联互不侵犯条约的签署标志着两国之间的敌对行动暂时停止。然而,希特勒和斯大林都认为这是暂时的平静。
早在1940年4月,苏联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就认定德国是苏联最有可能的竞争对手。尽管如此,苏联的工业弱点仍未转变,国家需要的是时间,这对于提高他们的战备状态至关重要。所以,条约的签订意味着通过与之合作来阻止德国的侵略,为自身赢得时间。条约的签订并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这仅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1940年夏天,法国的迅速沦陷让希特勒冲昏了头脑,特勒相信英国将很快追随法国的脚步,与其谈判或求和。因此,到1941年,希特勒认为欧洲西线已经没有重要的对手,接下来的首要目标是征服苏联。尽管德国海军司令雷德尔上将认为对英国的战争应该是优先考虑的,但希特勒根本没有在意他的话。
1941年,希特勒已经准备好发动进攻了,这一切都是他的极端纳粹思想的偏见。希特勒的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过早地将德国的攻击点转移到苏联,而没有消除英国的威胁,这意味着他最终将面临首尾难顾的两线战争,为他的最终失败埋下了隐患。
结论希特勒进攻苏联不是他的战略,而是他的偏见导致的误判或者说是他的一念之差。达尔文的生物学观点对希特勒的纳粹思想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看起来他也不得不背一背这个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