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意义与习俗有哪些(中秋节为何如此重要)
中秋节的意义与习俗有哪些(中秋节为何如此重要)
2024-06-07 05:36:56  作者:横尸街頭  网址:https://m.xinb2b.cn/know/qop206918.html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中秋节的地位不可撼动。中秋,有“团圆”之意,在这种内涵形式下,也有赏月、思乡等重要节日主题。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中秋节的节日主题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实际上,中秋节的产生,并非就是以“团圆”为起始主题,而“思乡”主题,是南宋时期才日渐成熟的。本文通过中秋节的历史沿革,来浅谈中秋节的“思乡”主题,为何形成于南宋时期。

中秋节的意义与习俗有哪些(中秋节为何如此重要)(1)

一、今月曾经照古人: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的最初雏形,可追溯到古人对自然天象、特别是对月亮的崇拜。《礼记》中有大量关于祭祀的内容,其中,西周时期,就有了“祭日于坛,祭月于坎”的记载。

到了秦汉时期,每逢秋分,皇帝便会派大臣祭祀月亮。西汉汉文帝时期,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写了一本《淮南子》,搜集和加工了大量和月亮有关的神话,包括“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故事,对后世影响很大。

中秋节的意义与习俗有哪些(中秋节为何如此重要)(2)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盛行,文人们对月抒怀的诗文也逐渐多了起来。陶渊明曾写道:“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南朝著名的文学家沈休文曾写过一首《应王中丞思远咏月一首》,是较为早期的吟月的诗文。但是,当时人们崇拜明月、对月抒怀不仅限于八月十五,诗中的“中秋”,只是指秋天的中间阶段,类似于“仲秋”,并不是指节气,而八月十五这天,也不是一个节日。最有力的证据是唐朝文学家欧阳詹的《玩月》,其中记载:

月之为玩,冬则繁霜大寒,夏则蒸云大热,云遮月,霜侵人,蔽与侵,俱害乎玩。秋之于时,后夏先冬; 八月于秋,季始孟终; 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 暑均; 取于月数,则蟾兔圆。

按照欧阳詹的意思,当时人们喜欢在八月十五赏月,是因为夏天太热,冬天太冷,又因为八月十五这天月圆凉爽,因此这一天最适合赏月。可见,当时人们之所以在八月十五赏月,并不是因为这是节日,而是因为气候合适。

中秋节的意义与习俗有哪些(中秋节为何如此重要)(3)

唐朝是诗歌的天堂,关于“月”的诗词,可谓汗牛充栋,其中,李白、白居易等人,对月亮的描写更是佳句频出。以至于到了唐朝中后期,赏月成了士大夫在八月十五必做之事。

在《唐书·太宗记》中记载了“八月十五中秋节”一句话,正是因为这句话,很多人认为,中秋节起源于唐朝。如果从中秋的“赏月”习俗上来说,可以认为中秋节起源于唐朝。但唐朝的中秋节,仅仅作为一种时令,并非“节”的概念。

真正把中秋定为节日的,还是在宋朝时期。宋朝时期,文化和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赏月的风俗融入了更多的娱乐和市井元素,也就是说,到了宋朝,中秋赏月已经不是士大夫阶层的专利了,民间也逐渐形成了习俗,并且在这一天注入了诸如“团圆”等节日主题。到了南宋时期,朝廷正式颁布假宁令,中秋节这一天官员可以休假一天。从此开始,中秋节才正式成为了“节”。

二、月若有情月长圆:北宋中秋的“团圆”主题

有唐一朝的铺垫,中秋月圆之夜,文人、士大夫们开始在这一天赏月、吟诗抒怀。到了宋朝,这种传统流传更广。不仅有苏轼的《水调歌头》,民间也有中秋赏月、嬉闹、举火把等习俗。

赏月虽好,但并不是年年都能赏月,比如遇到极端天气,无月可赏,岂不扫兴?于是在这一天,人们开始邀请好友欢聚一堂,若是无月,最起码一家人能够相聚一起饮宴。以士大夫晏殊为例,晏殊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和王君玉是至交好友,每逢中秋,二人都会在一起赏月。有一年中秋,因为天阴,没有月亮可赏,晏殊便十分扫兴,王君玉便写诗助兴,并且把两家的妇孺们都叫到了一起,两家人欢饮到第二天天亮。

中秋节的意义与习俗有哪些(中秋节为何如此重要)(4)

宋朝大文豪欧阳修,在中秋节也有邀请朋友欢聚的习惯。庆历八年,欧阳修在扬州为官,在中秋节之前,他早早地让家人准备好中秋节的食物,他邀请梅尧臣等好友前来相聚。

最初,宋代文人大多邀请好友、同僚欢聚在中秋之夜,但这种习俗传到民间,就更加世俗了。民间百姓每逢中秋,开始邀请自己的父母兄弟,亲人们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多了许多生活的气息。在农耕社会,中秋是丰收的季节,底层百姓便把秋收的农作物、蜜饯、瓜果等摆在桌子上,一家人共同品尝,别有一番趣味。

在这时,有心灵手巧的媳妇,便会做一些糕点和酥饼。苏轼在《留别廉守》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这里提到了“小饼”,而在宋朝《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二字。由于《淮南子》所记载的嫦娥奔月的故事也发生在月圆之夜,因此人们便把嫦娥、玉兔、桂树(桂花)等图案做在月饼表面,更加增强了中秋节日的民俗氛围。因为月饼和月亮的形状一致,因此都有“团圆”的寓意。

中秋节的意义与习俗有哪些(中秋节为何如此重要)(5)

这种中秋相聚的习俗,在民间得到发展后,明月、桂花、月饼、水果、酒等成了中秋节常出现的民俗元素,若是在江南或临海,蟹也是中秋节必备的美味。亲人们相聚,又有美食果腹,孩子们更加欢闹,大人们更是笑声不断,团聚之情十分浓郁。

中秋节从唐朝到宋朝,其主题从“赏月”演变为“团圆”,其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三点:

第一,唐朝文化虽然繁盛,但大多文人都有消极避世的思想,因此关于中秋节赏月的文化氛围大多充满落寞和孤独。宋朝以“重文轻武”为国策,宋朝文人大多有范仲淹式的“家国情怀”,宋朝士大夫的心态相对比较积极,中秋赏月的清冷情调不再适应宋朝文人的大环境,因此宋朝士大夫多和同僚、好友、家人一起欢度中秋,对中秋的“团圆”主题,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中秋节的意义与习俗有哪些(中秋节为何如此重要)(6)

第二,宋朝民间文化发展较快,中秋节也逐渐世俗化。宋朝文人将中秋节的娱乐方式多元化,民间也逐渐效仿,蔚然成风。民间节日习俗的演变,是推动中秋节节日主题变化的重要动力。

第三,农耕文明对“中秋”时令的影响较大,中秋节在民间伴随着农产品、水果、月饼等文化的及时出现,推动了中秋“团圆”的美好寓意。

因此可以总结,中秋节始于唐朝,最初以“赏月”为主题,经过时代的发展,到了北宋时期,中秋节加入了“团圆”的节日主题。

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南宋中秋的“团圆”主题

如果说到了北宋时期,中秋节兼有“赏月”和“团圆”主题,到了南宋时期,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中秋节加入了“思乡”的主题。

在北宋时期,中秋节的节日氛围在士大夫阶层、底层老百姓阶层都相对轻松,文人们大多喜欢和好友一同赏月和团聚,民间也乐于在此时家庭团圆。在《全宋诗》中,有许多中秋家中团圆的描述。例如孔平仲在《熙宁四年中秋》中写道:

月满光尤好,秋殷气更清,频年苦阴雨,此夜独晴明。后阁罗甥妹,前堂合弟兄。团圆最相称,尽饮至深更。

但到了南宋时期,由于政治原因,特别是在南宋之初,宋朝经历靖康之耻之后,南宋的遗臣们几度南迁。每逢中秋,气氛较为压抑,士大夫们开始怀念远在北方的亲人和故土,因为不能“团圆”,所以形成了“思乡”之情。此时的中秋节,加入了对亲人、对祖国山河的强烈思念。

中秋节的意义与习俗有哪些(中秋节为何如此重要)(7)

其中,南宋官员刘学箕在《安康中秋书》中写道:

去年把酒诸子舆,月落尊空未归去。今年把酒兴如故,有月无月不须虑……但愿吾身益强健,莫使骨肉叹南北。

中秋之夜,这首诗本来思念家人,到最后却感叹祖国山河沦落,南北骨肉分离。

公元1174年,南宋宋孝宗淳熙元年的中秋之夜,著名南宋词人辛弃疾写了一首《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词曰:

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抗金人士,这首词他是写给好友的,借用中秋月圆之夜,来抒怀山河破碎,收复故土的心愿。虽然没有体现“思乡”,却把充满了家国情怀。可以间接地说明南宋文人对中秋节怀念故土的情怀。

实际上,靖康之耻后,宋朝失去了半壁江山,偏安一隅,为了避免战火,大部分富商、士大夫都迁居南方。但中国自古就安土重迁,远离故土后,人们对北方的土地和离散的亲人愈加思念。文人们可以以诗词抒怀,底层百姓们则只能通过中秋之时,遥望明月当空,寄托思乡之情,因此“思乡”的节日主题,在民间发展很快。

除了政治环境外,理学的发展,也对“思乡”主题的形成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到了南宋中后期,理学发展迅速,儒家所倡导的“忠孝悌节义”更被社会所倡导,每逢中秋节,人们陪伴家人、孝敬父母、成了节日必备的情怀,因此,中秋节从一个节日,逐渐加上了一些伦理的意义。久而久之,当人们孤身在外,或者远离故乡时,这种“思乡”之情就不仅仅是一种节日传统,而是伴随着骨子里的伦理驱使。

中秋节的意义与习俗有哪些(中秋节为何如此重要)(8)

​综上所述,中秋节从唐朝的“赏月”,到北宋时期的“团圆”,到了南宋时期,“赏月”和“团圆”的节日主题犹在,由于政治环境和理学的发展,中秋节又形成了“思乡”的另一主题,多种节日主题相交汇,形成了更加丰富的中秋节日主题和习俗。

四、千里共婵娟:总结中秋节三大节日主题

中国的传统节日的形成和发展,都深受历史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正是这种影响,才让传统节日保留了它的稳定性和发展活力。中秋节起源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月亮的崇拜,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完善,到了唐朝时期,“赏月”成了中秋的一大风气,后来逐渐形成习俗。北宋时期,士大夫风气的转变,中秋节加入了“团圆”的节日主题,并且由士大夫阶层传入民间,和中国的农耕文明相融合。南宋时期,由于历史原因和理学的发展,“思乡”的节日主题开始融入,形成了中秋节的重要节日文化。

中秋节的意义与习俗有哪些(中秋节为何如此重要)(9)

赏月、团圆、思乡这三大节日主题,被后世完整的继承和发展,促成了中秋节在传统节日中的独特地位,经久不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中秋节来临之际,谨以此文,祝福所有读者阖家欢乐。

  • 顾里顾源电视剧叫什么(顾里顾源电视剧叫啥)
  • 2024-06-07顾里顾源电视剧叫啥《小时代》顾里,郭敬明小说《小时代》中的第二女主角,会计系的美女,与顾源是情侣,被称为“顾氏夫妇”言语犀利,擅长说冷笑话,毒舌,具有着“不锈钢的嘴,棉花糖的心”电影版《小时代4:灵魂尽头》开端被告知自。
  • 社区食堂邻里小馆 每家做一个菜百户共享
  • 2024-06-07社区食堂邻里小馆 每家做一个菜百户共享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首席记者姬娜实习生胡荣方瑞江)业主们每家做一个菜,上百户做出百家宴高档小区院子里,大家共享美食,乐享邻里好时光很多业主感慨,这是几十年来,自己吃得最香、最有情的宴席小区业主自发做。
  • 小学语文常见成语汇总(小学语文常用词语)
  • 2024-06-07小学语文常用词语想要出口成章、妙笔生花,词语、成语的储备可不能少今天整理了小学阶段不同的词语分类汇总,一起来积累吧!1表示四季的词语:【春】鸟语花香、春暖花开、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春风轻拂、春光明媚、春意盎然【夏】烈。
  • 坐火车办理临时身份证用不用盖章(办临时身份证坐火车)
  • 2024-06-07办临时身份证坐火车在公安部人口库内有旅客照片的情况下,部分火车站的临时身份证办理窗口仍需要旅客提供照片,证明自己是自己这一规定引起旅客普遍质疑:不仅增加经济负担,添加了不必要的办理流程,给旅客带来不便,更与当下倡导的简。
  • 知否顾廷烨被顾家排挤 知否顾家继母露出真面目
  • 2024-06-07知否顾廷烨被顾家排挤 知否顾家继母露出真面目《大江大河》三位男主的名义被各种讨论,而《知否》现在的剧情还没有到高潮,盛明兰还是多次拒绝小公爷齐衡的求爱盛明兰在管理盛家,还没有开大招,所以盛家很多人还以为她各种软弱可欺顾廷烨因为向余老太师求亲不成。
  • 婚姻真相围城(结婚自愈手册2避嫌是一门微妙的艺术)
  • 2024-06-07结婚自愈手册2避嫌是一门微妙的艺术B女在群里说,好几年了,她一直都有件恨得牙痒痒的事几年前丈夫邀下属开庆功宴,请她一起去吃,她到的时候,发现包间里一只大圆桌,丈夫旁边已经坐好了女秘书一群人都在说说笑笑,她只能在两人对面找个空位坐下这种。
  • 烤箱烤土豆酱料配制方法(在家自制酱汁烤土豆)
  • 2024-06-07在家自制酱汁烤土豆原料:土豆、瘦猪肉;调料:橄榄油、黑胡椒、盐、蚝油、水淀粉土豆去皮、切片,放入烤盘中,刷上一层橄榄油,撒上黑胡椒和盐,放入烤箱中140度烤15——20分钟至土豆烤熟瘦猪肉切成细丝,放入盆中,加入盐、料。
  • 妈妈日式穿搭(年过50却美得优雅)
  • 2024-06-07年过50却美得优雅年龄大了也不算啥,只要会穿,也依旧可以很美!岁月无情,特别是对于女人而言,一个不稍加保养,就很有可能被岁月的痕迹侵袭……进入50岁后的女人,基本都被列入“大妈”的队伍了,但有一小部分女人偏偏不服老,即。
  • 苏州宝马4s店x3(X3苏州小区联合体验活动)
  • 2024-06-07X3苏州小区联合体验活动人生的征途上,每一程都是了不起的探索;生活的旅途中,每一刻都是了不起的发现2022年7月9日,由苏州宝马经销商联合举办的“2022新BMWX3苏州小区联合体验”活动在苏州盘门景区正式开启活动当天,新B。
  • 有多少人觉得怒火重案是烂片(怒火重案破10亿大关)
  • 2024-06-07怒火重案破10亿大关经过为期28天的奋勇角逐,由陈木胜执导,甄子丹、谢霆锋主演的电影《怒火重案》,票房终于突破10亿大关!成绩剑指由刘德华主演的电影《拆弹专家2》创下的13.14亿港片票房冠军宝座!#怒火重案##刘德华。
  • 向日葵的作用与功效(向日葵有如下功效作用)
  • 2024-06-07向日葵有如下功效作用向日葵的种子可以用来榨油、也可炒食,就是我们常吃的葵花籽,葵花籽可以有助于睡眠,睡前吃一把葵花籽,可以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向日葵全身都是药其种子、花盘、茎叶、茎髓、根、花等均可作为药物使用种子油可以作为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