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老金计算公式中,存在着一个数值是139。于是很多人就认为,我们的养老金只能领取139个月,超过时间就没了。这种理解当然是错误的。
139是我们养老金计算公式中的一个因数。这个数值是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时候,60岁退休时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发月数。如果5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95个月,如果55岁是170个月。
不要认为我们的计发月数只有这么几个。实际上,国家统一公布的计发月数表上,从40岁到70岁都有对应的计发月数,比如说40岁是233个月,70岁是56个月。如果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低于40岁或者超过70岁,都是按照40岁或70岁的计发月数来计算的。
有关计发月数表是2005年国发38号文件发布的,至今为止一直没有修订过。当时制定的依据,是按照2000年的人均预期寿命计算的。很多人并不明白依据有关预期寿命计算是什么意思。按理说根据国家统计年鉴的数字,2000年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是71.4岁,60岁退休乘以12个月差不多是136.8,跟139差不多。是不是就是这样计算的呢?还真不是。
养老金的计发月数是基于一种假设的。本身个人账户养老金就相当于自己给自己积累的养老金待遇,因此我们的假设是,当我们活到人均预期寿命的时候,恰好把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里的余额领取完毕了。
当然,实际操作并不是说没有领取完毕剩余部分就充公或者说领取完毕了个人账户养老金就不再有,而是万一没有领取完毕就去世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部分可以继承。如果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领取完毕以后,国家会从统筹基金中拨付等额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保障退休人员养老待遇不降低。
个人账户的计发月数,是按照如下的计算公式推算的:
这个计算公式很复杂,而且还牵扯了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记账利率或投资收益率。当时的假设,是预计未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年记账利率达到4%左右,因此60岁退休时等到预期寿命75.21岁,恰好能将个人账户余额领取完毕。
预期寿命为什么不是71.4岁?因为通过多方资料查证,75.21岁这是2000年的城镇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本身我们的养老保险最初也称之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主要覆盖的老人是城镇人员。
实际上,过去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记账利率是由各省市自行公布的,一般在4%上下。现在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已经发生了变化。从2016年开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由人社部和财政部统一公布,当年高达8.31%。近几年来一直在6%~8%以上。据传2021年是6.69%。
除此以外,上面的假设是每月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不变的情况下。而实际上每年我们退休人员养老金都会增加,按照国家的规定养老金个人账户每月扣减的钱数,会按照本人养老金的增长比例同比例增加。像2021年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增长幅度是4.5%,这种情况下可支出月份就减少了很多。
除此以外,实际上我们能够到退休年龄办理退休,剩余的预期寿命+退休年龄,是远远超过0岁新生儿的预期寿命的。以新生儿的人均预期寿命作为计算依据,也是不科学的。毕竟到了退休年龄已经度过了很多风险,他们的总寿命会长。
所以,按照十四五规划,我们将完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发月数。2022年是开启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元年,或许我们很快会见到新的计发月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