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进装修不满3月新房,男童查出白血病.....”
“新房子住了两年,孩子被查出白血病,父亲追悔莫及.....”
打开搜索框,输入“装修”、“白血病”,一大堆因装修而患白血病的新闻跳了出来。在很多人的心里,刚刚装修的房子容易甲醛超标,导致白血病,这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装修之后又应该多久才能住人呢?
就目前而言,临床上对于白血病的诱因尚无明确定论,但是大家普遍认为白血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结果,包括不良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免疫系统疾病以及重复大剂量的电离辐射等。
从理论上来看,装修导致的白血病可能和装修材料所释放的化学物质相关,而甲醛、苯是装修中最为多见、有害性最高的两种物质。
甲醛被世卫组织列为了一级致癌物,长期接触甲醛会导致鼻咽癌等鼻腔癌症发病风险显著增加,但是没有更加充分证据表明白血病的发生和甲醛之间存在关联性。
和甲醛一样,苯也是世卫组织列为的致癌物,长期接触苯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麻痹,导致造血组织和神经系统受到破坏,有一定几率会诱发白血病。
但是,这并不代表装修材料一定会致癌。云南省肿瘤医院主任医师沈红梅表示,甲醛、苯等化学物质,是否会致癌取决于人和污染物接触的剂量和时间。
装修后房屋内可能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会释放污染物,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污染物的浓度会逐渐降低。普通人接触装修污染物的剂量、时间都无法和专业人群相提并论。可以肯定的是,装修污染是导致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日常应该尽量避免接触。但是不能说白血病的发生一定是装修污染所致,这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对于一些还是不放心的人群而言,如果想要避免接触装修污染物,在装修后入住多久才比较合适呢?
二、做完装修多久,才建议入住?南京市儿童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方拥军曾进行过一项调查,调查分别选取了1000例健康儿童和1000例患有白血病的儿童的生活因素,以此来评估哪些环境污染可能导致儿童白血病风险增加。
结果发现,新装修的房子,特别是在半年之后就入住,儿童白血病的风险会有轻微增加,从十万分之四增加到了万分之四左右。
也就是说,新装修的房屋的确会一定程度地增加儿童罹患白血病的风险。那么,装修后多久入住才合适呢?这个问题需要根据不同人群来“区别对待”。
1、对于普通人而言,一般是建议将房屋通风5~6个月后,最好是过一个夏天后再入住;
2、如果是家中有孕妇的家庭,则是越晚搬家越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一年后再入住,如若条件不允许的话则建议每天都要开窗通风;
3、家中有小婴儿的话,也建议一年后再入住,相较于成年人来说,婴幼儿的发育尚不完全,身体抵抗力也比较弱,直接入住新装修的房屋容易给身体带来伤害。可导致白血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在日常该如何去最大程度地预防白血病呢?做好这四件事。
三、白血病的危险因素那么多,怎么预防?1、尽量远离污染
在日常要减少待在污染环境内,如马路、工厂附近,这些位置可能存在很多的有害物质,大量吸入会导致健康受影响。
2、减少不必要的辐射接触
居住的环境要尽量远离电磁场和高压电线,特别是家中有孕妇和婴幼儿的家庭,一定要注意避免。另外,还需要注意尽量减少接触放射线,但是并不是说要完全拒绝检查。常规医疗检查如X线检查辐射量较少,基本上不会给健康带来影响,具体做什么检查还需要遵医嘱。
3、远离不健康的饮食
饮食上要注意避免高脂肪、高热量、高糖分,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在吃之前一定要注意清洗干净,避免农药残留。
4、多运动,避免抵抗力低下建议在生活中适当地进行运动,运动可促进体内新陈代谢速度加快,对于增强体质有不错的效果。
了解了一些白血病的预防方法后,再来一起了解下罹患白血病后身体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异常表现。一旦发现身体出现这四个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四、白血病的症状,越早知道越好1、发烧
罹患白血病后,会导致体内成熟的粒细胞缺乏,身体的防御功能出现障碍,继而引起反复的发热出现。在发热的同时,往往还会伴随着鼻塞、咳嗽以及咳痰等症状,很容易会和呼吸道系统疾病相混淆。
2、鼻出血、牙龈出血
部分白血病患者会出现身体异常出血症状,出血的部位可遍布全身,包括牙龈、鼻出血以及口腔出血等,一些严重的患者甚至会有颅内、消化道出血。
3、脸色苍白、贫血
白血病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等贫血症状,部分患者还会有心悸、气短的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因贫血而出现下肢水肿。
4、关节疼痛急性白血病会引起患者出现异常的关节、骨骼疼痛,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明显的跛行症状。
白血病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日常除了要避免接触装修材料外,还需要避免上述的一些危险因素。另外,在发现异常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健康明星计划#
参考资料:
[1]《孩子患上白血病都是家里装修惹的祸?答案可能跟你想得不一样》.云南中医.2021-09-11
[2]《装修后多久才能入住?总算是清楚了…》.科普中国.2019-10-28
[3]《科学就医我行动 | 反复发烧是白血病的信号?别大意,这5个症状也要警惕》.健康北京.2021-09-13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