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琪昌
每到除夕,人们开始贴春联、贴门神,接灶神、祭先祖,包饺子、吃年夜饭,其中最有趣的还是贴春联的习俗。
春联属于对联的一种,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除夕贴对联,一则渲染新春佳节的节日气氛;二则在以此寄望新的一年万事大吉,幸福美满。
20世纪70年代,街上没有卖对联的,都是村上有文化的先生来执笔书写。记得那时,我们村里,我爷爷写的毛笔字最好。大年三十这天,大家都来我家,爷爷专门趴在炕桌上为全村各家写对联。他自编自写,从早到晚才写完,不仅不收大家的一分钱,还搭上几瓶子墨汁、十几张红纸。爷爷去世后,村里就很少有人写对联了,人们大多从民和巴州集市上买来写好或印刷好的对联贴上。
在古代,人们认为“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百鬼所畏。”后世纸张多了,代替了桃木板,但仍旧画上门神,即所谓的“神荼”“郁垒” 。据说这“神荼”和“郁垒”是兄弟俩,两人虽然生得丑陋,但都有识别恶鬼和善鬼的本领,他们看到有恶鬼,就捆绑起来扔给老虎吃了。人们在门两侧钉上桃木板,画上他们的神像,这就是最早的门神。
后来,由于画像十分难画,人们便把这“神荼”“郁垒”的画像简单化,甚至干脆在桃板上写上他们的名字,再后来,觉得两个名字过于简单,就在桃板上添加喜庆的对偶句子,便形成了最初的对联。
在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国主孟昶统治着“天府之国”,他命令文臣给宫门口的桃符上写两句吉庆的对偶句子,大臣们写好后呈上去,他一看都不满意,便挥笔亲自写了两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大家认定这就是最早的对联。
但也有人说,实际上最早的对联是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卓和他的三妹刘令娴所做。清末谭嗣同在《石菊影庐笔记》中记载:刘孝卓罢官不出,自题其门:“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三妹刘令娴也是个文采四溢的诗人,她题写门联:“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
北宋宰相王安石曾在《元日》诗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张贴春联,喜庆节日的情景,说明北宋时期春联已经普遍应用。明朝时,明太祖朱元璋下令要求,除夕之日大小官员、文人学士、百姓人家门上都要贴春联。到了清代,各种对联盛行起来,到民国乃至新中国有兴未衰。
在河湟农家,张贴对联极为讲究,一般在除夕下午,首先贴大门上的,民间将大门俗称“财门”,除一般歌颂新时代新气象新生活的对联外,还有表现美好愿望的,向往新的一年心想事成,家庭幸福。比如:“辞旧岁家家门外阳光道,迎新春户户窗边幸福花”。
然后在主房檐柱或房门上张贴对联,主要赞美幸福和睦的家庭及激励艰苦创业、勤劳致富,如:“创业者主事事兴人和,明白人当家家富国强”“吉星永照平安宅,五福常临积善家”。
民间还有在灶房里给灶神贴对联的习俗。灶神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视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当年我爷爷在给灶神写对联时,中间写有“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之位”,两侧写的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还有的在床头顶贴上“抬头见喜”;在农用车上贴上“出行平安”;在粮仓贴上“五谷丰登”;在羊圈门上贴上“牛羊满圈”等等类似于对联横批的简短祝福语,言简意赅,表达吉祥平安的心愿。
春联既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文学表现形式,也是表达群众意愿的一种方法,它历经风雨沧桑,从无到有,留下了诸多对联精品。我衷心地希望有更多的人为对联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呼喊出力,让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久远地传承下去。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