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在《围城》中曾有一句很“辱法”的话:中国是出儒将的国家,不比法国,有一两个提得起笔的将军就得请进国家学院去供着。
“有文化”,这是中国各个阶层的典型特征,就连看上去八竿子打不着的汽车行业也是这样。在这方面,长城可以说是行家里手。
造型方正一点的SUV叫大狗,更硬一点的叫坦克,主打白色车身的叫白猫,主打黑色车身的叫黑猫,跑得快的叫闪电猫,听上去比那些只会用创始人名字来命名的奥迪、奔驰、福特什么的强多了。
而在近日,长城又把这种命名方式延伸到了电池领域,它发布了一种全新的电池技术,起了个名字叫“大禹”。
按照长城汽车官方的说法,起名叫大禹,是因为这种电池技术借鉴了大禹治水时“变堵为疏”的理念,从而可以实现在电池正常生命周期内永不起火、永不爆炸。
外界对这种电池技术很感兴趣,这其中就包括长城汽车的粉丝、用户、对手,还包括市场监管部门,因为永不起火、永不爆炸的字样印在长城的宣传海报上,已经明显违反了新广告法。
一年多以前,比亚迪发布刀片电池,王传福最激烈的言辞也不过是“把自燃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抹掉”。事实上,稍微有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永不起火、永不爆炸是不可能做到的。
从技术上来说,锂电池的起火爆炸根本不可能完全杜绝,人们也可以想出一百种让电池起火爆炸的可能。动力电池厂商能做的,只是降低起火爆炸的概率而已。
这到底是个什么电池?最近一年多以来,长城汽车给旗下车型搞了一堆稀奇古怪的名字,其中大多数都是“象形”,而这个大禹电池,命名方式则变成了“会意”。
据史料记载:大禹治水的确是采用了“变堵为疏”的方法,三板斧劈出了三门峡,引导黄河水东流。现在长城要做的,也是疏导,只不过它疏导的不是水,而是热量。
也就是说,大禹电池的技术目标并不是解决电池热失控的问题,而是在发生热失控之后,如何进行疏导。
电池充放电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热量,热量如果非正常聚集或者不能尽快排出壳外,就会起火甚至爆炸,这是不可能杜绝的现象。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所定义的“安全”,指的也是在热失控发生后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这个5分钟就是留给车内人员逃生用的。
按照长城汽车官方说法,大禹电池的技术构想一是“控”,二是“导”,因此,这也是一种研究如何排热的技术。
大禹电池在电芯间采用双层复合材料来隔离热源,同时还采用双向换流技术来保证电池包内高温、高压气火流的安全流动,热流分配技术保证气火流在电池包内均匀分布,避免热流集中,这些解决的是热量控制问题。
定向排爆技术则相当于是设计了一个热失控发生后的气火流路径,将其引导至灭火通道并快速排出。
这解决的是“导”的问题。
与此同时,大禹电池同时在电池管理系统识别到热失控发生后,整车可以快速开启冷却系统,抑制电池热扩散。
有诚意,无新意由此可以看出,大禹电池并没有采用什么全新的技术理念,它所做的,所有动力电池厂商都在做,大家的思路没多大差别。
只不过,按照长城汽车说法,它做得更好、技术更成熟、可靠性更高而已。更何况,这还只是理论上的。
与前段时间风风火火的“无钴电池”相比,长城这次的大禹电池技术可看的东西并不多。
它没有改变电池的正极材料,也没有改变工作原理,只是一种理论上更精进的“善后措施”,技术上没有什么新意。
但值得肯定的是,这样的技术,仍然是整个行业所需要的。
到目前为止,电动汽车还远远称不上成熟,不要说电池安全这种核心问题,就连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谁更好都还在争论。
也因此,这个行业欢迎所有的新技术来“战个痛快”,哪怕只是一个概念,对整个行业也是有利的。
写在最后
技术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长城汽车的大禹电池技术达到了什么高度、能否大规模上车、商业前景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愿意尝试。再不入流的设计,也比那些“皮尺部”要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