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不仅仅只是一个仪式
更是一个神圣的约定
是两位新人对彼此的庄严承诺
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婚礼盛大而又浪漫
但是,有的时候
这种美好的期待
却未必能如我们所愿
熟悉的车流,热闹的人群,人们的生活逐步恢复正常,城市重新焕发活力,疫情的困扰仿佛逐渐远去。
但是,疫情防控,从未停止,仍然有众多的逆行者在没日没夜地忙碌着,用无数的感动守护着这来之不易的美好。
晚上八点,龙泉驿疾控中心的实验室内,安静得有些压抑,只有那防护服下略显粗重的呼吸声,和凝结在护目镜上的雾珠,在悄悄述说着她们的忙碌。
四名核酸检测员,分成两组,每组两人,日夜颠倒,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轮流值班。最多的时候,她们一天要检测九十多例可疑病例的样本。
面部压痕,刘银本来早已习惯,但是今天,她却尤为在意。因为,今天是她的婚礼,她希望以最完美的姿态出现在对方面前。
离约定的时间,只有不到一个小时了,自己还能准时赶到吗?看着手机上的时间,刘银焦躁、无奈。她从没有想过,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自己是如此的仓促。
刘银能按时赶到婚礼现场吗?她的婚礼为何会选择在这个时间点举行呢?
杨展,刘银的男朋友,准确地说,今天,他将成为刘银的丈夫。
刘银和杨展,既是校友也是恋人,硕士毕业后,两人都选择在卫健系统工作。去年国庆,他们决定在恋爱三周年的纪念日,也就是今天,举办他们的婚礼。
对每一对新人来说,婚礼都是一次梦幻而又终身难忘的印记。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新娘会穿上雪白的婚纱,头戴花冠,挽着父亲的手臂,慢慢地走向新郎,舞台中央,两位新人彼此凝视,许下爱的诺言。
当这熟悉的一幕终将在自己的身上上演时,他们期待而又紧张,婚礼现场,自己将是什么样的状态,是兴奋?甜蜜?还是会感动得痛哭流涕?
对于这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他们郑重以待,提前半年就做好了准备,订下酒店,写好请帖,静待这最美好的一刻。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疫情却暴发了。
疫情在前,责任在肩,身为这场战“疫”的一线人员,刘银和杨展没有过多的犹豫,主动撤销了早已请好的婚假,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因为忙碌,他们无法按照原计划举办盛大的婚礼。但是,这个极具纪念意义的日子,他们也不愿意就此错过。随着婚礼日期的临近,他们决定,趁着下班的时间,在家里举行一场只有两个人的婚礼。
因为这个特殊的决定,杨展提前两周,就在网上预订了饰品。
两张剪纸,一条灯带,几十个气球,这就是他们布置婚礼现场的所有道具。
婚礼现场只能自己布置,今天的准新郎也因此成为了眼前的苦力。
在杨展布置现场的同时,刘银也一路飞奔,按时赶回了家中。
在墙角搭两张凳子,放好手机,打开视频,见证这场婚礼的人就只有双方的父母。
没有鲜花,没有红毯,婚礼的现场布置虽然简单,但是仪式感却同样不能缺少。
提前设置好音乐,连上智能音箱,这场婚礼的主持人,只能由新娘本人兼任。
从床的这头走到那头,这是刘银之前就设计好的,因为在她的记忆中,别人的婚礼,新郎和新娘都是从T台走向舞台中央的,他们没有T台,就只能用床尾不足一米宽的过道来代替。
没有热烈的掌声,背景音乐也不敢放得太大声,害怕吵到隔壁已经熟睡的邻居,他们的婚礼没有印象中的“震耳欲聋”。
从校友到恋人,再到今天的新婚燕尔,历经坎坷,他们终于得偿所愿。
身为抗疫前线的工作人员,刘银和杨展主动放弃了他们憧憬已久的美好时刻,以如此简单的方式,来兑现当初的承诺。如果说没有一丝丝的遗憾,那不可能。但是,这种“遗憾”却让我们备受感动,也正是这种“遗憾”,在疫情爆发的时候,为我们筑起了铜墙铁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