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是一年将尽
各种考试高分求通过的
紧张时刻
虽说成绩与平时的积累密不可分
但不论是正在求学的莘莘学子
还是在职场上奋斗的精英
都希望一切顺利
如果此时求得一支逢考必过的上上签
相信一定会得到更多的
正面能量,增强信心
如何得到这样的上上签?
先来了解一下这支签的来历
占卜问卦溯源
其实求签、求保佑的心理古今有之
问卦、占卜可追溯到殷商时期
商代的王几乎做每件事都会占卜
诸如与外族的战争该不该出兵
是否能取得胜利等问题刻在龟壳或动物骨头上
然后用火烧,再观察烧后的裂缝
作为判断,期望得到预示
甲骨文的来历,伟大的汉字也起源于此
商 殷王武乙(文丁?)贞问祭祀先公先王卜骨
|故宫博物院藏|
古人对于自然现象十分敬畏
占卜反映出朴素的世界观
即希望得到神灵庇佑、趋利避害的心理
相传《周易》为周文王所著
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思考与总结
以六十四卦及卦辞分别对应了不同的内容
得出所谓的吉、凶的参照
被后世所学习研究
可以说《周易》是中国先贤智慧的结晶
是中华文明最初的基石,影响深远
明 掐丝珐琅八卦纹葵瓣式盒
|故宫博物院藏|
随着佛教传入,与道教的深入
至宋代占卜、问卦与求签的方式渐渐流行起来
抽签、解签与《周易》的卦象组合有相通之处
人们怀着各自的愿望,来寺庙祈福
希望能够得到神灵的启示
为考试做好准备
在古代,读书人把考取功名作为头等大事
为此要做很刻苦的准备
所谓十年寒窗苦读
每天刻苦学习和今天并无二致
倒是学习的工具有差别
古人的文具主要包括
笔、墨、纸、砚等
和今天有很大不同
清朝文具
|故宫博物院藏|
首先来看古人用的毛笔
上等的毛笔要用坚韧又柔软的
动物毛制成,如兔毛、羊毛等
又按照书写字体的大小
笔的尺寸也有所不同
笔杆也是有玉质、铜质等
做工十分精美,以显示主人的身份
明万历 万历款彩漆双龙纹管笔
|故宫博物院藏|
墨大致可分为松烟墨及油烟墨
松烟墨乌黑无光泽,一般书写会用到
而油烟墨添加了桐油
有光泽更适合水墨画的晕染描绘
上等好墨还会加入冰片、麝香等珍贵材质
此外还有添加各种矿物质
如朱砂、石青、雄黄等制作的彩墨
清乾隆 御制朱墨
|故宫博物院藏|
其它文具,还包括放置毛笔的
山子、笔洗、水呈、臂搁等
水呈是盛放清水用的,配套有小铜勺
研墨的时候用勺㧟一点水
慢慢在砚台里研墨开来
臂搁是在执毛笔写字时
防止写好的字迹把衣袖弄脏
因为臂搁的设计是特殊的弧形
给字迹留有空间,写完一行字
便可将臂搁覆盖在上面,非常实用
清 白玉臂搁
|故宫博物院藏|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刻苦学习也要把学习工具准备妥当
体现了学习的态度
准备好知识,也准备好工具
下一步就是奔赴考场
在古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
简单来归纳,乡试、会试
都在地方范围内考试
如果取得好成绩
才有资格参加最后的殿试
所谓连中三元,即在三场考试中都高中
那真是天大的喜事
殿试的传统可追溯到唐代
是科举考试的最高等级
通常安排在皇宫大殿内举行,因此得名
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代
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
不设考官,只设读卷官
传胪仪式是宣布名次的典礼
取得前三名的人即状元、榜眼、探花
可从午门的正门走出作为恩典
这是读书人一生的高光时刻
无数人为之奋斗的梦想
明 王宠楷书送陈子龄会试诗页(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万事俱备,抓住那支上上签
年底各种考试在即
虽然没有古人的寒窗苦读
但参加考试的心情完全懂
为你准备满满一筒上上签
吉祥的好兆头
将心态调整到正面开阔的方向
让准备考试的人感受到力量
故宫文具2B铅笔套装了解一下
神奇连接“铅”与“签”
把签筒化身为笔筒
巧妙打通了现代书写、绘画与
求签、迎祥纳福的隧道
二十四个祝福均取自《康熙字典》
一支古意祝福在手
下笔如有文神助
开挂的那种
设计有讲究
取材自故宫馆藏珍品
雍正青花海水龙纹瓶的纹饰
洒金红纸与烫黑与烫金搭配,国潮风范来袭
笔身选取上好大兴安岭椴木
17道繁复喷漆工艺,上好石墨炭芯
2B规格标准实用
机读卡填写、日常书写、绘画用途多
细腻顺滑,爱不释手
来自故宫的礼物
上上铅2B铅笔礼盒
美好照亮锦绣前程
愿中华优良的传统文化
与今天的生活相互融合
年轻一代可从中汲取营养
进而更加强大,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