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张治中 见习记者周美娇 通讯员廖涛 王修文
现年46岁的南召县乔端镇农民张旭东,今年春节前遇到一件大喜事:经营的深山农副产品,一单销售60万元。
“幸福来敲门。接到那笔年货的订单,我喜出望外,心潮澎湃。那天室外漫天飞雪,晚上八点,我组织七八个员工在这里整理货品,编制销售清单,搬运商品装车。几个人七手八脚忙碌到凌晨,装满2大卡车的山货,踏着积雪连夜送到目的地。”
站在爱心扶贫商城里,张旭东回忆起前几天那笔骄人的销售业绩,忙碌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他言谈中依旧流露出难以抑制的兴奋。
走进位于南召县乔端镇土门村的南召县荆子垛原生态农产品展销中心,原来货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各类山珍,现在1000多平方米的爱心扶贫商城里荡然一空,无声的印证着火爆的销售态势。
为筹备2020年货大集,张旭东与全镇16个行政村的种植户、养殖户签订了农副产品供销合同,群众把家里采摘加工的野山珍、生产的农产品,运送到南召县荆子垛生态有限公司的生产包装车间,爱心扶贫商城经过筛选、分拣、加工、包装,制成一份份精美的山珍大礼包,源源不断的销往全国各地。
“我从山区群众手里收购野拳菜、红香菌、黑木耳、猴头菌、黄蛾菌、鹿茸菌、野葛根、杜仲茶、山蜂蜜、野猕猴桃酒、野葡萄酒等。这些纯正的山货,很受城市市民的青睐。进入腊月以来,销售形势火爆,野山珍被抢购一空,不足一月创收100多万元。”张旭东激动地说。
推介土特产
为备足春节年货,他精心储备了天然干货类、保健药材类、生态果品类、生鲜食品、高山杂粮等7大类、100多种纯天然、无公害的土特产品。截至目前已销售高山杂粮5000份、各类食用菌20吨、柴鸡蛋90000枚、农家土鸡1000只、绿色玉米8000斤、野山峰3000斤。
2018年7月31日,张旭东成立了南召县山中缘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合作社 农户的发展模式,他动员周边群众种植、养殖特色农产品。不久,他相继成立了山中缘香菇种植基地、高山玉米种植基地、野蜂蜜培育基地、盆景树桩基地、根雕奇石基地。
“张旭东充分利用山区资源优势,深度挖掘出一系列的生态农产品,整理开发出生态自酿、养生茗茶、山野土特、药食用源系列等120多个天然、绿色、健康、养生的农产品,辐射带动全镇贫困群众500多人,人均年创增收一万多元,山里群众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南召县乔端镇镇长朱超说。“每到夏秋季节,山野菜上市期间,收购、加工、包装等生产环节,每天他雇佣工人80多人,安置周边2个村的群众就地就业。”
好产品,要有好的销售平台。互联网时代,拿着手机赚钱成为一种时代风向。南召县荆子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就建立了电商运营中心,成立了线上营销机制,充分利用淘宝、阿里、京东、快手、天猫、抖音等一系列平台,多渠道、多平台展示展销特色农副产品。
他经常参加县市组织的电商培训会、研讨交流会等,相继成立了郑州、洛阳、南阳等地的实体店面和线上第三方代理机构,把山里的产品线下收购、线上销售,从深山走到了国内一线大城市居民的餐桌。
然而,张旭东为山里群众增收致富,最早是从根艺根雕开始的。
他具有艺术禀赋,青年时酷爱绘画,四处拜师求教。早些年他在郑州创业,在一些高端场所看到一段朽木雕成一个根雕作品,不仅卖上天价,而且成为品牌的标志。在自己的家乡山林里,一些树根、树桩腐烂在地下无人问津。6年前,他毅然放弃酒店生意回乡创业,潜心钻研根雕艺术。
“在河里捡拾奇石、在山上搜集枯木,把这些石头、树根加工、打磨成工艺品,点石成金,变废为宝,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但当时很多群众认为他花钱搜集这些破烂货,简直就是个疯子,其实他就想为群众致富增收做点贡献。”乔端镇水晶村党支部书记席闯说。
原来山里干枯的树根随处可见,群众做饭当柴烧。最近两年树根成了宝贝。山民们用小三轮装着奇形怪状的树根送到南召县甲益东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
1月16日,南召县乔端镇土门村农民李岐山又拉去一车树根,有1千多斤,挣了1万多块钱。“比卖柴禾,价钱能高出十来倍。张旭东有一双慧眼和一双巧手,经那巧手精心一雕琢,就变成了狮子、恐龙和花架。”李岐山指着一堆树根说道。
在乔端镇水晶河村一处占地十来亩的大院里,堆得像小山一样的树根,这里是张旭东的根雕基地。大院就是加工车间,设计、巧雕、打磨、打蜡、上漆……一件件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的根艺花架、衣架、灯架、茶台、茶櫈栩栩如生。在南召县甲益东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的展厅里,琳琅满目的根雕作品,巧夺天工,独具匠心,观者无不为之动容。
在张旭东的办公室里,一张张荣誉证书彰显其非凡的艺术实力:“河南省最美根雕冠军”“河南省根艺美术师”“河南省第十三届根艺奇石精品展金奖”。
【新闻热线:0371—53306921,15617709537 邮箱:252173668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