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有星空 夜色更精彩#
孔子在经过多年的倾囊相授,觉得学生们羽翼渐丰,到了实习验收阶段了。正好各个诸侯国也已经久闻他们的大名,都纷纷来招聘学生。学有所成的他们陆陆续续离开了孔子。
过了一段时间,孔子觉得有必要去学生实习地检查一下他们的政绩如何,这要在作业反馈表上体现出来,还要留档保存。
孔子先去冉耕实习的中都。孔子也曾在这里做过司空。到这儿去,他轻车熟路。果然,冉耕不负所望。他通过民间测试,发现百姓反馈冉耕所治理的地方,没有偷东西的,没有卖假货的。并且中都附近的诸侯国,已经开始到冉耕这里来学习。冉耕把孔子“以德惠民”“以仁施政”的主张,比较系统地用法令条文颁发布出来,深得民心。
孔子一行,又到了费县。这是闵损实习的地方。当初闵损不愿去实习。孔子劝说他,应该把儒家思想付诸于社会实践。闵损这才勉强前往。结果一踏上费县就发现,良田沃野,物阜民丰。原来,闵损在这儿招募游民,鼓励他们开垦荒凉的土地,并且大力兴办学校,还减免赋税,废除了严酷的刑罚。他大刀阔斧的改革,使这里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孔子点点头,比较满意。
一路往南,就到了武城。来这里实习的学生比较小,是只有20多岁的子游。还没走到城门口,就听到一片歌舞管弦之声。挑柴的樵夫,撒网的渔夫,锄禾的农夫,放牛的牧童……每个人都在自得其乐地唱着朴实的民歌,脸上洋溢着平和自信的笑容。孔子一直觉得子游是一个文弱书生。琴棋书画他在行,行政管理可能是弱项。现在看来,孔子多虑了。果然,子游汇报成绩的时候,已经形成了比较明确的治理主张:用音乐教化百姓。他认为一个心存真善美的人几乎不可能去做丑陋的事。子游的做法,让孔子大开眼界。
离开武城,就快到了卫国了。子路在卫国的蒲邑做大夫。孔子对这个学生不太放心,觉得他性格鲁莽,行为乖张,万一做出打打杀杀的事来,不符合儒家思想。结果,他到了府衙,门卫说,子路下田干活去了,和百姓一起插秧苗呢。不多时,子路大汗淋漓地跑来,别人已经告知他了。这里的百姓言行一致,忠厚淳朴。子路不善言谈,但能以身作则,用行动说话,树立了人民公仆的榜样。
一周的监考工作很快接近了尾声。孔子做总结报告的时候,感慨道: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每个人只要心存正念,有切实可行的施政纲要,即使带有个人的风格,只要能有益于百姓,有利于当地长远的发展,就不失为一个好的地方官,就不会失去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