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二十大代表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这位二十大代表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
这位二十大代表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这位二十大代表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
2024-11-25 01:08:33  作者:伏地魔  网址:https://m.xinb2b.cn/know/mrs119871.html


他发明的“菌草”技术,

让中国式扶贫走出国门。

作者:陈霖

编辑:付玉梅

“我很少(穿西装),我们都在第一线,都是在田里面、地里面、山上、沙漠里面摸爬滚打,也只有这个时候,把正装拿出来穿一下。”面对镜头,这位79岁老人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起了自己身上这身西装,“穿着很不自然”。

他是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他从山林里走出,来到了二十大“党代表通道”上。

许多人是从热播电视剧《山海情》中知道的他。剧中援助宁夏的农技专家凌一农,原型就是林占熺。他发明的“菌草”技术惠及107国,让中国式扶贫走出国门。


·《山海情》中的凌一农(黄觉饰)。

“为了记住来自中国的帮助,一位部长把自己女儿的名字改叫‘菌草’,而且特地登报公布。”在二十大“党代表通道”上,林占熺还分享了“菌草”援外的感人故事。

《环球人物》记者曾在2020年到过那片孕育菌草的山林。

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下过雨的空气中充满湿土味。那日,记者随林占熺爬到半山腰,停下脚步一看,到处是灵芝、蘑菇。这些是林占熺用他发明的菌草培育出来的。

他拿起一个灵芝说道,当初就是为了种出食用菌,才发明了菌草。


破解了世界难题

菌草可不是普通的小草。它能长几米高,既像芦苇,又似细竹。站在菌草丛中,《环球人物》记者仿佛身处竹林。


·菌草丛。陈霖/摄

那么,菌草是啥?其实就是“菌”和“草”交叉,将芒萁、芦苇、象草、菅、香根草5种草培育加工而成的草本植物,可用来栽培食用菌、药用菌。

为了培育这些“巨草”,林占熺下了不少功夫。


·林占熺在介绍菌草。陈霖/摄

从福建农学院毕业后,林占熺来到三明市的宁化插队。攥着父亲给的粮票,他到学校贸易粮种厂换了两麻袋的谷种,到生产队做实验,种出了双季稻,使生产队口粮增加了一倍。省农业厅知道这个小伙子能干,把他调到三明真菌研究所。

从前,全球大多食用菌是用林木栽培的:砍了树木做成菌棒,再在菌棒上播菌种,培育菌类。

这就意味着,但凡种了蘑菇,就少了树木。这一“菌林矛盾”成为世界级难题。

当时日本是食用菌王国。中国很多香菇是引进的,引进时不少人参照日本的生产方式,林占熺却觉得不对劲。他想,两国的国情不符,不能一概模仿,得找到一种便宜、容易再生的方式。这时,他想到了芒萁。

林占熺的家在闽西北的连城,芒萁是那里很常见的野草,砍了能很快再生,当地人拿它当柴火。小时候穷,他饿坏了,就把芒萁混在煮猪饲料的锅里煮来吃,“口感有点刺,但吃了也没生病”。

他灵机一动:能不能用它种蘑菇?

他开始做试验,还试过松木木屑、甘蔗渣等,多次调整种植方式,终于在1986年成功了。

“空气中70%是氮,这些野草固氮能力强,能保持土壤营养,根系也很发达。”有一次发大水,他跑去地里,水全部被蓄下来了。

在反复试验中,他还确立了几个培育指标:光合效率高、抗逆性强、营养丰富、植株高大、生物量大,符合指标后才是真正的菌草,最高能长到8.7米。

“芒萁这种野草祖祖辈辈都砍不完,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可持续发展’。如果能用来种粮食,就算不用了也没多大损失。”他拿起一株菌草,笑着说。

种蘑菇终于可以不用砍树了!菌草技术很快得到国际关注。

林占熺受邀参加世界知名发明展——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当时出国难,也没经费,但他想菌草技术是中国人发明的,应该去国际舞台展示,就借了近4万元当路费,去参加了颁奖会。

“三等奖、二等奖,前面一个个领完了。我想,那没戏了。不过,展会册子上写‘菌草技术来自中国’,也就够了。”

法语是瑞士官方语言之一,突然,颁奖嘉宾在宣布金奖时喊出:“Zhanxi Lin。”

“我当时琢磨,听起来怎么和我名字这么像?但我英语不好,法语也只懂几个词,农民的孩子嘛,比较老实,傻里傻气的,就怕出错,给国家丢脸。”

他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没吭声。嘉宾重新宣布了一次,他听到了法语“champignon(蘑菇)”。翻译也蹭他:“林老师,是你啊!”他恍然大悟,匆匆上台,毫无准备,只说了“thank you very much”就下来了。

1994年,林占熺又得了个大奖——第八十五届国际发明展法国内政部和国土整治规划部奖。

这一次,他有经验了,提早学了一句法语:“我是一名来自中国福建的发明家,很荣幸能来领奖,我认为更值得庆贺的是这个中国发明能在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投入使用。”


·林占熺介绍由菌草制成的菌棒。陈霖/摄


“赶紧跑,不要被打了”

走进林占熺办公室不过10分钟,记者双腿就瘙痒难耐。他在办公室养了几盆菌草试验草,方便随时查看,不过常引来蚊子。为了不被咬,哪怕是大夏天他也穿厚长裤。


·林占熺养的菌草试验草。陈霖/摄

1996年9月,国家确定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对口支援西部省份的策略,其中,福建对口帮扶宁夏。林占熺是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所长,因此前被评为“全国扶贫状元”,便被委派带队前往宁夏扶贫。


·林占熺(资料图)。

那时宁夏平原一片荒野,福建的人工草无法在那里种植。林占熺回忆:“我的观点很明确,最贫困的那些人是最需要帮助的,他们是经济发展的短板,要脱贫,就要解决这些人的贫困问题。”

他的策略是“集中连片”,把二十几户集中起来一起指导。宁夏昼夜温差大,住在菇棚有利于及时发现情况,他就带同事住在菇棚里,随时查看菌草和蘑菇的情况。

每次回福建,他就把宁夏县乡村的骨干请到福建作培训,带他们下乡查看,“先解决骨干的观念问题,他们有积极性了,回去组织老百姓就更方便”。

种了菇,还得卖出去。1999年,林占熺发现,报名种菇的人很少。农户担心大规模种植,市场小,卖不出去。他们把县长拦下来问:“咋办?羊不吃、马不啃。”

原来,许多人没见过蘑菇,本就对它能否增收存疑,再加上不好卖,就怀疑林占熺团队在坑他们。

有一天,林占熺接到同事的电话,说有人拿着扁担来了。林占熺说:“赶紧跑,不要被打了!”后来,他们把隔壁几个县的技术人员调过去帮忙解释和协调。

林占熺下定决心要取得农民的信任,向他们保证能把菇卖出去,还让助手发“安民公告”:工作队全部包销,时产时收,当场兑付,不打白条。

他错开闽宁两地卖菇季,比如在宁夏种植南方夏季无法种植的双孢菇,填补了江南6至10月不产蘑菇的空当,很快便吸引了买家。

如此,宁夏农民的竞争力提高了,蘑菇的售价提高了,收成颇丰。

林占熺记得,种菇的很快由200户猛增到1000户,菇农在50平方米菇房里的收入比他们种20多亩小麦的收入还高,甚至是种玉米收成的四五倍。

此外,种菌草的土地,其土壤流失量比种玉米减少约98%,水的流失量减少约85%。菌草被碾碎后还能做饲料,养猪养牛养马。

当地农民也对林占熺彻底改观:真没有“坑”他们!


·林占熺在内蒙古阿拉善菌草治沙基地察看农作物生长情况。


来自中国的“极乐鸟”

在林占熺办公楼下的空地上,记者见到一个他发明的简易汽油桶装置。菌草生产过程需要高压灭菌,他将三个桶拼在一起,呈三角形,下面两个用于加热,将桶里蒸气用橡皮管导入塑料薄膜中进行高温灭菌。

他每年会招几名非洲大陆、南太平洋的留学生,让他们学习操作这个设备,等他们回国便可仿照搭建。

截至目前,林占熺的菌草技术和减贫经验已经传播到世界106个国家和地区。让他印象最深的还是援外第一站,巴布亚新几内亚(以下称巴新)东高地省。

“当时一到东高地省,我就蒙了,大部分人把树叶当衣服穿。要吃饭时,他们在地上挖坑,放石头生火。快进入21世纪了,竟然还有刀耕火种。”

当地议员去买棉被,在路上遇到部落械斗,东西也被抢光了。同行的中国同事担心安全,林占熺却想,如果能把菌草种在这里,大家有了正经工作,也不至于因为贫穷而去抢劫。

林占熺发现当地有野生象草,就在地里挖沟,覆上薄膜,将其培育成菌草。不过,培育需要灭菌仪器,一个锅炉要12万元,对巴新百姓来说成本太高,他便想到用汽油桶,这样制作的灭菌灶只需800元的成本。

只是,当地农民没听过菌草,指着它摇头说:“dead, dead!”意思是种这东西挣不到钱,他们活不下去。

林占熺请部落酋长出面介绍菌草,还一家一家地教他们种植,看哪一户种得好,送他们一把中国镰刀。

在很多原始部落社会,农器不多见,当地人更常徒手“砍”稻子和树叶。而在当时,中国镰刀则成了文化象征。

林占熺在镰刀上刻“中国菌草”及其拼音,还请驻地的中国参赞给当地的骨干农民送镰刀。“一把镰刀成本不过五六块钱,但代表着劳动和进步。参赞代表着中国,请参赞送,表示中国的支持。”

农民受到激励后,很有干劲,还和林占熺成了好朋友,叫菌草为“林草”。他还在东高地省种植旱稻,结束了巴新无法自产稻谷的历史。巴新老百姓用国宝 “极乐鸟”称呼林占熺。


·为感谢菌草扶贫和援助,斐济首相赠送纪念品给林占熺。陈霖/摄

那时,因为文化差异,他们还差点闹了笑话。原始社会重男轻女,当地人知道林占熺的两个孩子都是女孩,想帮他找个妻子生儿子。

林占熺知道,这是文化差异,但人家毕竟是好意,就告诉他们:“谢谢你啊兄弟。我跟妻子有约定,她只能有一个丈夫,我只能有一个妻子。”

如今,林占熺分享的巴新友人给女儿改名为“菌草”的故事,无疑是这种“好意”与情谊的延续。

从南太地区到非洲、拉美,许多人通过菌草摆脱了贫困,改变了命运。林占熺表示:“我们为发展中国家培养了菌草技术骨干一万两千多人,培养菌草留学生24人。”


·2018年,林占熺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与当地农民庆祝丰收。

林占熺的学生们曾送给他一个特制的地球仪,上面标注了菌草覆盖到的107个国家。作为回礼,他给每个人都送了一本他写的《菌草学》并题词:为国争光、造福人类。

总监制: 吕 鸿

监 制: 张建魁

主 编: 许陈静

编 审: 苏 睿

  • 列车运行图调整车站能不能买到票(部分车次电子客票已售罄)
  • 2024-11-25部分车次电子客票已售罄9月8日,北京市郊铁路发布限员提示根据北京市疫情防控相关要求,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乘客健康有序出行,市郊铁路各线严格执行列车防疫限员规定,列车达到规定人数后将停止检票进站假日期间,乘坐北。
  • 枯竭油田又产生石油(一直说要枯竭的石油)
  • 2024-11-25一直说要枯竭的石油就像如今的“手机电量焦虑”一样,人类在很久以前就担心地球上的石油会不够用,估算着石油的“续航”极限几十年前,有人给出的答案是50年几十年后,有人的答案还是50年石油会枯竭吗?技术发展,石油“用之不竭”。
  • 这才是女神的必备单品(就是这个小姐姐)
  • 2024-11-25就是这个小姐姐晚上好啊今天是“穿衣榜样”栏目~要写的这位大家可能有些眼熟,最近在推送、微博里经常会放她的图,每次出现都会被你们追着问这位小姐姐是谁~▼她是最近很火的韩国博主fever在大家的印象里,是不是觉得韩国博。
  • 网游名字古风
  • 2024-11-25网游名字古风夏日的奇遇.时光荏苒等谁归嗟梦心海几缕悲欢许你春秋黒木明纱青衫烟雨爱在西元前盛开的彼岸花月出撒江河在水伊人摘个星星一笑醉人间。
  • 脏乱差的屋子整理(教你这样快速整理)
  • 2024-11-25教你这样快速整理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还有人说,家里越乱越能激发自己的灵感,不过如果你在家里看到这样的情景,心情真的舒畅么?据说是史上最乱的房间其实我们也并不需要追求各种畅销整理家的如下图的空无一物的家这样的。
  • 统编教材语文要素解读心得体会(统编新教材观察)
  • 2024-11-25统编新教材观察来源:中国青年报“我国语文教育向来注重革命传统教育,希望通过革命领袖人物、英雄人物的事迹传承红色文化经典”华中师范大学陈秀玲教授说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北京市第十八中学附属小学听了一节一年级。
  • 如果男人对你不好如何回击(面对男人的贬低与指责)
  • 2024-11-25面对男人的贬低与指责Manda找到我时,情绪非常低落,原因是她老公又在贬低、指责她她新买了件衣服,本来兴高采烈地想给对方看,结果对方张口来了一句:“就你这身材,你照了镜子没?”她大专毕业,想自考个本科文凭,结果老公又是一。
  • 陈平讲中美贸易谈判(重磅专访林毅夫)
  • 2024-11-25重磅专访林毅夫(东西问)重磅丨专访林毅夫:中美能躲过“修昔底德陷阱”吗?中新社北京4月18日电题:专访林毅夫:中美能躲过“修昔底德陷阱”吗?中新社记者庞无忌2020年,中美经济总量差距进一步缩小,中国GDP占美国的。
  • 地铁和高铁有什么区别
  • 2024-11-25地铁和高铁有什么区别行驶环境和速度不同首先高铁和地铁所处的环境是不一样的,地铁通常都修建于地下,主要在一个城市内进行穿梭,而高铁都修建在地面上,它们往往都穿梭于数座城市之间其次,高铁和地铁的行驶速度也有很大的差距,地铁的。
  • kvm学习及应用的七个阶段(分享一本深度实践KVM)
  • 2024-11-25分享一本深度实践KVM概述《深度实践KVM:核心技术、管理运维、性能优化与项目实施》在中国运维领域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一,作者团队是国内的KVM技术专家、虚拟化技术专家和运维专家,是国内第一批研究并将KVM应用到大规。
  • 黄宏赵本山合演的小品(同样都上春晚演小品)
  • 2024-11-25同样都上春晚演小品黄宏和赵本山都是我喜欢的小品演员,也都是东北出来的喜剧演员,他们的表演各有千秋今天写这篇文章只是对他们的表演风格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并没有捧一贬一的意思,因为他们都给我们带来了欢乐,都值得尊重黄宏和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