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侯之士——刘备、曹操
《三国演义》中大多数王侯将相都是在黄巾起义中崭露头脚,其中以刘备最为典型,刘备在文中的“仁德”想必读者有目共睹,尽管身处乱世,以“织席贩履”来勉强度日,但始终不忘自己肩负的重任,以恢复汉室为终生之大计。
作者罗贯中为了彰显刘备的仁义、胸怀天下、仗义重礼的士人形象,在文中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刘备,将刘备塑造为一个“仁者”的典范。为刘备贴上一个标签,那就是“以天下为己任”的道德情感。
逐渐在后期的诸侯争斗中,渐渐具备了“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理性,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仁者。于是,当刘备刚刚卷入天下大乱、诸侯之争时,刘备趁着与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机会,打出了自己鲜明的旗帜与口号:“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黄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从这一段誓言中可以看出,刘备具有“为国为民”和“同生共死”的社会责任和个人的道德准则。
于是,刘备在这种“仁德”的驱动下,发生了三让徐州、携民渡江等流传千古的佳话,为自己赢得了民心的同时也获得了社会人士的赞誉和尊敬。另一个重要的王侯士人形象就是曹操。虽然出生于宦官之家,但是从宏观的社会视角来看,其个人作为也应当是士人之列。曹操是作者在《三国演义》中塑造的最为典型的一个反面角色。
作者给曹操的定位是一个狡猾、奸诈、阴险之人,但是曹操的军事能力在当时的三足鼎立时期也可以说是屈指可数,正因为生性多疑的特点,在文章第四回误杀吕伯奢以外一家八口,且说了一句让后人备受争议的一句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后面的章节中,作者又编排了借刀杀祢衡、大兴衣带诏狱、勒死董贵妃等情节,以这些环节来突出曹操的凶狠残忍。
(二)足智多谋的忠诚之士——诸葛亮
《三国演义》中最为足智多谋的就数诸葛亮了。诸葛亮,字孔明,诸葛亮的首次出现是徐庶与刘备的话别之中。徐庶被刘备的依依不舍之情和爱民的道德情操以及宽厚仁慈所感动,终于为其举荐了深居茅庐的诸葛亮,当时诸葛亮隐居茅庐,过着“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的闲云野鹤的逍遥自在的生活。
但是这并不是真正的要拒诸侯和当时局势于千里之外,遗世而独立。而是“凤翱翔于千初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在等待一个恰当时机,字里行间透露着对外在环境的警觉与关注。后来的“三顾茅庐”事件中刘备凭借自己的真诚与仁德打动了诸葛亮,诸葛亮也找到了一个可以依附之主,诸葛亮自从加入刘备的集团,可谓是鞠躬精粹,殚精竭虑,想尽各种办法来辅佐刘备统一天下,实现刘备的夙愿,以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
无论刘备如何落魄,境遇如何悲惨,诸葛亮始终不离不弃,在托孤一事中,诸葛亮的忠诚更是被刻画的淋漓尽致,在文中第85回中这样写道:“先主命内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曰:“肤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圣谕?”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王,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耽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在之后的行动中,更加体现出诸葛亮的忠贞不二,孱弱的后主懦弱无能,多听信小人谗言,诸葛亮六出祁山之后将其频频召回,但是诸葛亮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功劳而不予理会后主,仍然像对先主一样言听计从,诸葛亮与刘氏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当时树立君臣关系的楷模,诸葛亮是优秀的士大夫和忠臣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