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名闻遐迩,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美誉,屹立于四川省乐山市岷江东岸、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之处。那么究竟是何人开凿这座顶天立地的巨佛?
由于年代久远,现存多种说法,较有史实佐证的为唐《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载:“开元初,有沙门海通者,哀此水险……作古佛像”。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713年),凌云寺的僧人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召集人力、物力修建。海通禅师圆寂后,工程被迫停止,多年后,先后由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和韦皋续建。直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完工,历时90余年。
大佛的始建者海通禅师是贵州人氏,当年在凌云山上出家为僧。他见三江水流汇聚山下,惊涛拍岸,过往船只时常发生船毁人亡的恶事。于是海通禅师发宏誓,开凿佛像,欲仰仗无边佛法,易暴浪为安流。
海通出外化缘二十年,募集造佛经费,筹得一笔钱款。当时有一地方官前来索要。他打听到海通募化了许多银子,就带着一群衙役来到凌云山上,索贿营造经费,海通怒目呵斥:“目可自剜,佛财难得!”遂“自抉其目,捧盘致之”。公元713年,海通主持开凿修建大佛。然而,当大佛修到肩部时,海通就圆寂了,大佛的修造工程也因此停顿了下来,石青等老石匠也相继去世。
约十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自捐俸金二十万两,继续修造大佛。由于工程浩大,需要巨大的经费,朝廷特赐当地的麻盐税款,充作造佛经费。当修到大佛的膝盖处,章仇兼琼因造佛有功,迁任户部尚书,到京赴任,工程再次停工。因此,修造大佛的工程又被迫停顿。
四十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自捐俸金五十万两,征集工匠,继续开凿,朝廷也诏赐盐麻税款予以资助。在三代人的努力之下,前后历经九十余年,乐山大佛终于彻底完工,并且通体施金,华丽的佛衣和宝相庄严的佛体交相辉映。
人们为了纪念海通禅师,就把他当年住过的山洞叫做“海师洞”。至今,洞内还有一个盘膝而坐、神情坚毅、手托盛眼珠的玉盘的海通塑像。
乐山大佛为古弥勒佛的坐像,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51个,耳长6.7米,鼻和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9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大佛临江而坐、双手抚膝、足踏大江、神势肃穆。
大佛的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约25厘米的窟窿,维修工人从中掏出许多破碎物,细看乃腐朽了的木泥。南宋范成大在《吴船录》中的记载:“极天下佛像之大,两耳犹以木为之”。由此可知,长达7米的佛耳,不是原岩凿就,而是用木柱作结构,再抹以锤灰装饰而成。但这究竟是唐代贞元十九年竣工时就是如此,还是后人维修时用这种工艺修补,已不可考证了。
此外,乐山大佛还具有设施隐而不见、巧妙无比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大佛身后,有左右相通的排水洞穴,可以避免山泉对佛像的浸蚀;大佛头上发髻的第四层、九层、十八层各有一条排水道与佛体衣服折皱连成排水渠道网,也避免了雨水对佛体的浸蚀。可见,乐山大佛的设计是非常科学的。竣工后,曾修造了十三层高的天宁阁覆盖,可惜天宁阁毁于明末的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