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中国的文化是神传文化,我们的文明几千年来一直引领着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只剩华夏文明留存至今。华夏文明的古老智慧:天文历法、易术、中医,包括文字等一经出现已经达到了巅峰,我们的这套智慧文明似乎是突然出现的,如果这些智慧不是累积而来的,那么到底是谁授予了我们如此智慧的文明呢?
我们就来一起探寻这神传文明的源头。要说文化就要先从文字说起。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空间最广、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史前的文明是高度发达的文明,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使用的都是象形文字?如果不是这种文字有其特殊超前之处,四大文明古国怎会同时使用呢?
关于汉字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
结绳说
一种说法是认为汉字最早是由结绳发展而来的。《易·系辞下》云:“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意思是上古时人们用结绳记事,后来的伏羲依据这个结绳画出了八卦,我们知道结绳,就是在绳子上一个结做个标记,如果说他演变成八卦是有可能的。后来伏羲又根据八卦创造发展出系统的文字。至于怎么用八卦推演出文字不得而知。
仓颉造字说
《说文解字》里说:“黄帝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春秋纬·元命苞》中这么说道“生而能书,及受河图录字,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执掌而创文字”,就是说黄帝时期,有一个史官叫仓颉,研究透彻了天地的变化,仰望星空观天象,俯看龟甲的花纹、鸟类的羽毛、山峦河流、人手掌的纹路等,创作出了文字。这里也有说是黄帝命仓颉造的字。
这么多的汉字真的是仓颉一人所造吗?
有人认为有可能,因为蒙古文也是一位高人所创造出来的。日本韩国现在的文字也都是人创出来的,而我们的汉字和这些后来人类创出的文字区别有多大?日语、韩语等使用符号文字的语言都有难以忽视回避的缺点。
那么汉字是高等文明创造并传授与人类的吗?还是说是经过人类长时间的累积形成的?
目前,中国史学界较普遍的说法是:中国文字源始于殷商时代,在此之前应该有一个演化的过程,是从早期的象形文字慢慢演化至殷商时代甲骨文。考古发现最早、最多的中华文字是商朝的甲骨文,甲骨文是刻在龟壳和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已很成熟了。
被吃掉的文字
而目前世界上公认最早的文字,是出现在古代中东地区的楔形文字,距今5000~6000年,然而,在河南贾湖发现的一些刻在龟甲上的甲骨文,距今已有8000年之久。
在河南省安阳商朝殷墟遗址,有大量的甲骨文被发现。《神农本草经》上记载,从秦汉时候起,就把“龙骨”作为一味药材,而民间又以刻有字的龙骨作为高品质的龙骨。所以秦汉一直到现在,用掉、吃掉的甲骨文,不知有多少!
迄今为止,考古学家发现了大约十五万块龙骨,上面刻有大量商代的甲骨文字,经过语言学家一百年来的研究,不重复出现的单体字有五千个左右。现存所有甲骨上总共有接近一万个甲骨文单体字。而现在出土的五千个单体字中,语言学家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只能辨认出一千多个字。商朝距离现在接近四千年,而当时的甲骨文字,流传下来被发掘的有五千个单体字,而且文法、词义、句型都是非常完善的一套体系。
如果它是人创造的,累积渐进的,那现在应该比四千年以前累积得更多,语法应该更精准,语句运用应该更优美、更深刻才对。而我们现在运用文字的能力和古人实在是相差甚远了,我们的上古先祖能熟练运用的文字至少一万个,据统计中国一个文学本科毕业生能认识三千多字,语言学者能熟练运用两千到三千个字。普通人日常能熟练运用一千字就不错了。
现代人都受过基础教育可比古时更普及,然而普通人则连千字文里的一千个基本字都不一定全部认得。如此说来汉字还是积累来的吗?
跟上古之人比我们现代人的语言、文字太贫乏了。上古时候田间干活的老妇都可以出口成诗,《诗经》就是孔子从民间收集来。
在看看现代人写的大白话也可称之为诗?
汉字不是积累来的
都说到汉字始源于殷商时期,实际上应该更早,因为在殷商时期发现的甲骨文已久非常成熟了,发掘出来的甲骨文,单体字的数量达到了5000个左右,它一经出现就已经是一套非常完整的体系了。汉字确实经历了一个长过程时期的演变过程,历经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书体变化。但是都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去演变字形,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的也是书写体,统一后的字体称为小篆,这种书体上承东周时秦国器铭与刻石文字,又融合各地书风而成。
再说说汉字的数量,有些人说汉字是人们经过长时间的累积得来的,那么汉字的数量应该是越来越多的。但是增加的不过是异体字,在汉字字形变革过程中,新的字体取代了旧的字体,但是对于新的字体而言,通过自然演变,在民间又有简化、草化、快写、随便写的现象、国家没有统一的书写规则前,没有一个统一的书写标准,所以一个汉字又产生多种写法,就出现了很多异体字。但其实这字其实都是一个字的不同书写方式而已。
几千年来真正造出的字又有多少个呢?秦始皇造了一个“秦”字,原来的“琹”是上面两个王下面一个木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觉得自己实乃千古一帝,就取春秋二字各一半组成了一个“秦”字。无独有偶,隋文帝造了个“隋”字,武则天根据“日月当空”之意,造了个“曌”字,她算史上造字最多的了,一共造了18个字,可是除了这“曌”字被作为她的名字之外,其他的字都毫无意义,就没有被沿用。
历史上造字的总共也就那么几个人,而且都大都是帝王,造的字都是自己的国号或名字,而且说是造字实则就是拼字和拆字,还是在原有汉字基础上去改造,她们并没有发明一套汉字体系,可见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已经非常完整的概括了万事万物,完全不需要再在系统上做更改补充了。包扣后来我们简化版的2000多个汉字,也只是根据汉字,“表音、表象、表意”的规都则去简化的。所有的改革都是基于原有的系统之上的。所以像仓颉这样的人,很有可能也只是汉字的整理者而不是发明者。
再看这些人类造出的文字,哪个可以和汉字的体系相媲美?曾经居然有人还在主张废除汉字,改用拉丁文,如果当时真的废除了,我们现在可能就跟韩国人一样,连自己的名字都叫不清楚了,韩文就跟我们的拼音没有区别。幸好只是简化,才得以把华夏文明之根留住。由此可见在殷商之前的上古文明已经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了。没有汉字就没有我们的经典,没有经典我们的文明就无法流传下去,另外三大文明古国为什么灭亡了?因为文字断代了,文明无法继续传承下去了。居然还有人认为印度、伊拉克把自己的文字都改了是明智之举,那你看看他们是改先进了还是落后了?
最完美的文字
汉字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完美完善的文字了,为什么这么说?
就拿英语来说,英语是由26个字母组合的拼音文字,西方字母文字的特点是多音单意,中华汉字的特点是单音多意。只要学会了最基本的字之后,只要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即可给万事万物定名。比如尸体尸,繁体字是尸字下面一个死。
《说文解字》里说:“ 尸,陈也。象卧之形。凡尸之属皆从尸。”就是陈列。像人躺卧的样子。再看“屎”字,就是米的尸体,尿字就是水的尸体,是不是非常形象呢?
在《说文解字》里的汉字将近一万个,而现今中国书面常用的汉字大概有三千字左右,日常用字大概一千二百个左右,就是说只需要认识这一千多个字基本上看报纸阅读书籍,以及各领域的论文、文献,包括古代的典籍,都没有什么问题。
而英文针对每个事物,都有一个单独的词。比如,猪是pig,肉是meat,猪肉是pork,这三个单词看起来没有任何关系,英语只要出现新的事物,就要造一个新字。不像汉语以字为语言的基石,所有词都是不同排列组合的字所形成的,且每个字单音多意。有的词汇是两个字组合,就有很多意思了;三个字的组合,代表的含意就更多了。虽然汉语入门比较难,但是越往后学就越简单。
汉字看似笔画多比英文字母要难书写,但是有部首偏旁,有字根和词根,学会了这些之后其他的新字和词只需要整合就行,不需要记忆大量的单体字。
即使是知识大爆炸的现代,用这一千五百到两千字,就完全可以应对了。
英语体系在六、七百年前,单词并不多,到了十六世纪,英语语言体系才开始成熟,到达了巅峰,那时英语体系一共只有三万个单词,莎士比亚不仅都能运用,而且应用得很好,所以莎士比亚的作品才能有如此高的文学价值。但是以后每出现新事物,英文就要造一个新字。
一开始的时候,三万、五万个单词还可以背,后面新词越来越多,到了二战时期,英文一点点的累积起来,大概就有三十万个单词了。二战时期,当时的英文单词量,已经是莎士比亚时期的十倍了。工业革命以后,各个领域新鲜事物大爆发,牛津辞典年年翻新,现在英语牛津大辞典,单词已经接近百万个。在现代这个信息知识大爆炸时代,各方面各领域的新事物层出不穷。人的记忆力能记多少英文单词呢?
即使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即使口语很好,沟通只是日常用语。想看懂英文报纸、纪录片需要熟练掌握二万个单词;而掌握三万个单词才能看懂英语期刊、杂志;想成为有一定知识水准的人,得掌握八万个单词。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西方隔行如隔山,就是各专业不相通。即使熟知八万个单词,学医的,是看不懂工程学的书的,学工程学的可能连英文的法律条文都看不明白;英语各领域分得很细,专业单词全都不同!所以在国外专家特别多,在各自领域夸夸其谈,感觉特别厉害,因为专业术语说出来你根本听不懂。往后随着新事物增加,牛津大辞典也会几何成长,等再过一百年,牛津大辞典得有多厚啊,完全突破了人脑的记忆量!
而我们的汉字是单音多意,一个字有多种含意。只要认识2000多个字,我们就能读三千年前的经典,还能读懂其中的意思。而真正用英语写文章才六百年的时间,现代人读莎士比亚的作品,也不是人人都能读懂理解。
另外,汉字从声母、韵母的发音上讲,能发出的音比英语以及其他语言都多很多。
象形字蕴涵的信息量最大,一个文字里就有其形、灵、声。
象形和字母的本质区别为,采用象形文字,我们每说一个字,脑海里都有图像、景象出现。
看到“山”字,一座大山样子就出现了,看到到“水”的时候,水的画面就呈现了。比如“猪”这个字,在古文中是“豕”,它就像一头猪趴在那儿,有鼻子有脚有尾巴。再看看英文单词“pig”,你能联想到猪吗?
汉语是最简化的,同时又可以体现最大的讯息量,而且古今相通,即使现在有2000多个字简化了,但是只要根据“表音、表象、表意”这个规则去演化,我们任然可以看得懂繁体。
虽然那些曾经使用汉字的国家为了去汉化,树立自己的民族自信,他们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可是结果怎么样呢?他们创造出来的是符号文字有很多的缺陷,导致于任然需要和汉字混用,他们对新兴事物只能靠音译了,现在韩国开始主张恢复使用汉字,否则他们都读不懂自己的历史了。
汉字实在还有太多的优点,它确实是一套具有完善体系的文字,而且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说是神授实在是不为过的。我等华夏儿女应当为之自豪。
然而我们现在简化版的汉字是丢失了灵魂的汉字,它不再有原来正体汉字的能量,为什么这么说?下期继续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