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的产生(华夏文明的真相之神传文化)
华夏文明的产生(华夏文明的真相之神传文化)
2024-06-28 09:14:30  作者:春衫和泪穿  网址:https://m.xinb2b.cn/know/mae388070.html

都说中国的文化是神传文化,我们的文明几千年来一直引领着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只剩华夏文明留存至今。华夏文明的古老智慧:天文历法、易术、中医,包括文字等一经出现已经达到了巅峰,我们的这套智慧文明似乎是突然出现的,如果这些智慧不是累积而来的,那么到底是谁授予了我们如此智慧的文明呢?

我们就来一起探寻这神传文明的源头。要说文化就要先从文字说起。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空间最广、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史前的文明是高度发达的文明,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使用的都是象形文字?如果不是这种文字有其特殊超前之处,四大文明古国怎会同时使用呢?

华夏文明的产生(华夏文明的真相之神传文化)(1)

关于汉字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

结绳说

一种说法是认为汉字最早是由结绳发展而来的。《易·系辞下》云:“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意思是上古时人们用结绳记事,后来的伏羲依据这个结绳画出了八卦,我们知道结绳,就是在绳子上一个结做个标记,如果说他演变成八卦是有可能的。后来伏羲又根据八卦创造发展出系统的文字。至于怎么用八卦推演出文字不得而知。

华夏文明的产生(华夏文明的真相之神传文化)(2)

仓颉造字说

《说文解字》里说:“黄帝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春秋纬·元命苞》中这么说道“生而能书,及受河图录字,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执掌而创文字”,就是说黄帝时期,有一个史官叫仓颉,研究透彻了天地的变化,仰望星空观天象,俯看龟甲的花纹、鸟类的羽毛、山峦河流、人手掌的纹路等,创作出了文字。这里也有说是黄帝命仓颉造的字。

这么多的汉字真的是仓颉一人所造吗?

有人认为有可能,因为蒙古文也是一位高人所创造出来的。日本韩国现在的文字也都是人创出来的,而我们的汉字和这些后来人类创出的文字区别有多大?日语、韩语等使用符号文字的语言都有难以忽视回避的缺点。

那么汉字是高等文明创造并传授与人类的吗?还是说是经过人类长时间的累积形成的?

目前,中国史学界较普遍的说法是:中国文字源始于殷商时代,在此之前应该有一个演化的过程,是从早期的象形文字慢慢演化至殷商时代甲骨文。考古发现最早、最多的中华文字是商朝的甲骨文,甲骨文是刻在龟壳和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已很成熟了。

被吃掉的文字

而目前世界上公认最早的文字,是出现在古代中东地区的楔形文字,距今5000~6000年,然而,在河南贾湖发现的一些刻在龟甲上的甲骨文,距今已有8000年之久。

在河南省安阳商朝殷墟遗址,有大量的甲骨文被发现。《神农本草经》上记载,从秦汉时候起,就把“龙骨”作为一味药材,而民间又以刻有字的龙骨作为高品质的龙骨。所以秦汉一直到现在,用掉、吃掉的甲骨文,不知有多少!

迄今为止,考古学家发现了大约十五万块龙骨,上面刻有大量商代的甲骨文字,经过语言学家一百年来的研究,不重复出现的单体字有五千个左右。现存所有甲骨上总共有接近一万个甲骨文单体字。而现在出土的五千个单体字中,语言学家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只能辨认出一千多个字。商朝距离现在接近四千年,而当时的甲骨文字,流传下来被发掘的有五千个单体字,而且文法、词义、句型都是非常完善的一套体系。

华夏文明的产生(华夏文明的真相之神传文化)(3)

如果它是人创造的,累积渐进的,那现在应该比四千年以前累积得更多,语法应该更精准,语句运用应该更优美、更深刻才对。而我们现在运用文字的能力和古人实在是相差甚远了,我们的上古先祖能熟练运用的文字至少一万个,据统计中国一个文学本科毕业生能认识三千多字,语言学者能熟练运用两千到三千个字。普通人日常能熟练运用一千字就不错了。

现代人都受过基础教育可比古时更普及,然而普通人则连千字文里的一千个基本字都不一定全部认得。如此说来汉字还是积累来的吗?

跟上古之人比我们现代人的语言、文字太贫乏了。上古时候田间干活的老妇都可以出口成诗,《诗经》就是孔子从民间收集来。

在看看现代人写的大白话也可称之为诗?

汉字不是积累来的

都说到汉字始源于殷商时期,实际上应该更早,因为在殷商时期发现的甲骨文已久非常成熟了,发掘出来的甲骨文,单体字的数量达到了5000个左右,它一经出现就已经是一套非常完整的体系了。汉字确实经历了一个长过程时期的演变过程,历经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书体变化。但是都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去演变字形,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的也是书写体,统一后的字体称为小篆,这种书体上承东周时秦国器铭与刻石文字,又融合各地书风而成。

再说说汉字的数量,有些人说汉字是人们经过长时间的累积得来的,那么汉字的数量应该是越来越多的。但是增加的不过是异体字,在汉字字形变革过程中,新的字体取代了旧的字体,但是对于新的字体而言,通过自然演变,在民间又有简化、草化、快写、随便写的现象、国家没有统一的书写规则前,没有一个统一的书写标准,所以一个汉字又产生多种写法,就出现了很多异体字。但其实这字其实都是一个字的不同书写方式而已。

几千年来真正造出的字又有多少个呢?秦始皇造了一个“秦”字,原来的“琹”是上面两个王下面一个木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觉得自己实乃千古一帝,就取春秋二字各一半组成了一个“秦”字。无独有偶,隋文帝造了个“隋”字,武则天根据“日月当空”之意,造了个“曌”字,她算史上造字最多的了,一共造了18个字,可是除了这“曌”字被作为她的名字之外,其他的字都毫无意义,就没有被沿用。

历史上造字的总共也就那么几个人,而且都大都是帝王,造的字都是自己的国号或名字,而且说是造字实则就是拼字和拆字,还是在原有汉字基础上去改造,她们并没有发明一套汉字体系,可见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已经非常完整的概括了万事万物,完全不需要再在系统上做更改补充了。包扣后来我们简化版的2000多个汉字,也只是根据汉字,“表音、表象、表意”的规都则去简化的。所有的改革都是基于原有的系统之上的。所以像仓颉这样的人,很有可能也只是汉字的整理者而不是发明者。

再看这些人类造出的文字,哪个可以和汉字的体系相媲美?曾经居然有人还在主张废除汉字,改用拉丁文,如果当时真的废除了,我们现在可能就跟韩国人一样,连自己的名字都叫不清楚了,韩文就跟我们的拼音没有区别。幸好只是简化,才得以把华夏文明之根留住。由此可见在殷商之前的上古文明已经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了。没有汉字就没有我们的经典,没有经典我们的文明就无法流传下去,另外三大文明古国为什么灭亡了?因为文字断代了,文明无法继续传承下去了。居然还有人认为印度、伊拉克把自己的文字都改了是明智之举,那你看看他们是改先进了还是落后了?

最完美的文字

汉字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完美完善的文字了,为什么这么说?

就拿英语来说,英语是由26个字母组合的拼音文字,西方字母文字的特点是多音单意,中华汉字的特点是单音多意。只要学会了最基本的字之后,只要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即可给万事万物定名。比如尸体尸,繁体字是尸字下面一个死。

《说文解字》里说:“ 尸,陈也。象卧之形。凡尸之属皆从尸。”就是陈列。像人躺卧的样子。再看“屎”字,就是米的尸体,尿字就是水的尸体,是不是非常形象呢?

在《说文解字》里的汉字将近一万个,而现今中国书面常用的汉字大概有三千字左右,日常用字大概一千二百个左右,就是说只需要认识这一千多个字基本上看报纸阅读书籍,以及各领域的论文、文献,包括古代的典籍,都没有什么问题。

而英文针对每个事物,都有一个单独的词。比如,猪是pig,肉是meat,猪肉是pork,这三个单词看起来没有任何关系,英语只要出现新的事物,就要造一个新字。不像汉语以字为语言的基石,所有词都是不同排列组合的字所形成的,且每个字单音多意。有的词汇是两个字组合,就有很多意思了;三个字的组合,代表的含意就更多了。虽然汉语入门比较难,但是越往后学就越简单。

汉字看似笔画多比英文字母要难书写,但是有部首偏旁,有字根和词根,学会了这些之后其他的新字和词只需要整合就行,不需要记忆大量的单体字。

即使是知识大爆炸的现代,用这一千五百到两千字,就完全可以应对了。

英语体系在六、七百年前,单词并不多,到了十六世纪,英语语言体系才开始成熟,到达了巅峰,那时英语体系一共只有三万个单词,莎士比亚不仅都能运用,而且应用得很好,所以莎士比亚的作品才能有如此高的文学价值。但是以后每出现新事物,英文就要造一个新字。

一开始的时候,三万、五万个单词还可以背,后面新词越来越多,到了二战时期,英文一点点的累积起来,大概就有三十万个单词了。二战时期,当时的英文单词量,已经是莎士比亚时期的十倍了。工业革命以后,各个领域新鲜事物大爆发,牛津辞典年年翻新,现在英语牛津大辞典,单词已经接近百万个。在现代这个信息知识大爆炸时代,各方面各领域的新事物层出不穷。人的记忆力能记多少英文单词呢?

即使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即使口语很好,沟通只是日常用语。想看懂英文报纸、纪录片需要熟练掌握二万个单词;而掌握三万个单词才能看懂英语期刊、杂志;想成为有一定知识水准的人,得掌握八万个单词。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西方隔行如隔山,就是各专业不相通。即使熟知八万个单词,学医的,是看不懂工程学的书的,学工程学的可能连英文的法律条文都看不明白;英语各领域分得很细,专业单词全都不同!所以在国外专家特别多,在各自领域夸夸其谈,感觉特别厉害,因为专业术语说出来你根本听不懂。往后随着新事物增加,牛津大辞典也会几何成长,等再过一百年,牛津大辞典得有多厚啊,完全突破了人脑的记忆量!

而我们的汉字是单音多意,一个字有多种含意。只要认识2000多个字,我们就能读三千年前的经典,还能读懂其中的意思。而真正用英语写文章才六百年的时间,现代人读莎士比亚的作品,也不是人人都能读懂理解。

另外,汉字从声母、韵母的发音上讲,能发出的音比英语以及其他语言都多很多。

象形字蕴涵的信息量最大,一个文字里就有其形、灵、声。

象形和字母的本质区别为,采用象形文字,我们每说一个字,脑海里都有图像、景象出现。

看到“山”字,一座大山样子就出现了,看到到“水”的时候,水的画面就呈现了。比如“猪”这个字,在古文中是“豕”,它就像一头猪趴在那儿,有鼻子有脚有尾巴。再看看英文单词“pig”,你能联想到猪吗?

汉语是最简化的,同时又可以体现最大的讯息量,而且古今相通,即使现在有2000多个字简化了,但是只要根据“表音、表象、表意”这个规则去演化,我们任然可以看得懂繁体。

虽然那些曾经使用汉字的国家为了去汉化,树立自己的民族自信,他们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可是结果怎么样呢?他们创造出来的是符号文字有很多的缺陷,导致于任然需要和汉字混用,他们对新兴事物只能靠音译了,现在韩国开始主张恢复使用汉字,否则他们都读不懂自己的历史了。

华夏文明的产生(华夏文明的真相之神传文化)(4)

汉字实在还有太多的优点,它确实是一套具有完善体系的文字,而且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说是神授实在是不为过的。我等华夏儿女应当为之自豪。

然而我们现在简化版的汉字是丢失了灵魂的汉字,它不再有原来正体汉字的能量,为什么这么说?下期继续分享。

  • 遗迹猎人冷门好作(一个小团队针对经典美式RPG的文艺复兴)
  • 2024-06-28一个小团队针对经典美式RPG的文艺复兴随着《怪物猎人:世界》DLC冰原揭开下半年游戏潮的序幕,憋了大半年的3A大作即将开始登台竞逐玩家的钱包不过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如今玩家们的口味早已被品质精良的3A作品喂刁,即便是当下半年这些备受瞩目。
  • 吃了甜食对血管有什么坏处(易诱发心血管病)
  • 2024-06-28易诱发心血管病大米和白面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两种主食近些年来,健身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受到欢迎,大家都想有一个好身材,于是很多人便抛弃了大米和白面这两种主食白面和大米受到年轻人排斥的原因主要是这两种精制主食是属。
  • 路虎卫士最新款试驾 奢华越野的新标杆
  • 2024-06-28路虎卫士最新款试驾 奢华越野的新标杆在越野SUV领域,美国的Jeep牧马人、日本的丰田普拉多都是典型的越野SUV代表而在欧洲奢华越野的概念,一直被奔驰G级垄断如今路虎·卫士Defender车型再次复兴,可以说在奢华越野SUV领域,终于形。
  • 徒步虎跳峡的几种路线和攻略(世界十大经典徒步线路之一)
  • 2024-06-28世界十大经典徒步线路之一我有很多想要走的地方,想要徒步的线路,要说中国的徒步线路在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非云南虎跳峡高路徒步线路莫属因为“虎跳峡徒步线路”最先是由老外走出来的在世界许多地方,人们或许不知道中国云南省,但却知。
  • 二手房交易之前必须做的事情(二手房交易全流程)
  • 2024-06-28二手房交易全流程随着房价的日逐升高,很多人由于资金压力,将选购新房的目标转向二手房市场但是买卖二手并不是简单地“一手交钱一手交房”这么简单,相比新房二手房交易更为繁琐定金给越多越好吗?什么时候才应该给首付?怎么才能知。
  • 粉丝花甲家常做法 清蒸(这样做一锅吃着真香)
  • 2024-06-28这样做一锅吃着真香一提起花甲,大家最常吃的做法应该是爆炒了吧,不仅简单而且味道好,吃着也过瘾那么花甲除了爆炒这个做法,还能怎样做来吃呢?今天铁头就来跟大家分享花甲的另一个更过瘾的吃法,喜欢吃花甲的朋友,可以试试哦,做法。
  • 江山如此多娇画的作者(江山如此多娇作品的四大秘密)
  • 2024-06-28江山如此多娇作品的四大秘密#书法作品##书法艺术##书法家##最佳新主播#众所周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十周年来临之际,受周恩来委托,郭沫若邀请当时已久负盛名的大画家关山月、傅抱石为新落成的人民大会堂宴会大厅创作巨幅山水作品他。
  • 一图读懂好差评(从特别好评到多半差评)
  • 2024-06-28从特别好评到多半差评截至2022年5月16日,《侠之道》Steam平台近30天的差评率已经高达63%,而在第三学年发布以前,《侠之道》仍然维持着90%以上的特别好评率从特别好评到多半差评,短短十几天的时间,《侠之道》这款。
  • 男人爱上一个女人有下面五种表现(男人这几个做法)
  • 2024-06-28男人这几个做法第1章杀人夺子大周朝江宁侯府的矮院里一名身穿青色衣裳的女子被拖行在雪地上皑皑白雪间,只见她身后血污如红色绸带一般,殷红鲜艳女子被丢在雪地架起来的火堆旁边,已经奄奄一息,膝盖和额头也在渗血,眼睛被钉了一。
  • 废旧物品制作创意动物(20个废旧材料34)
  • 2024-06-2820个废旧材料34前言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创意来源生活,又改变生活;当艺术与创意融合,不仅能创造出令人瞩目的世界作品,还能让废旧材料重焕“生机”,比如,这20个废旧材料制成的创意动物艺术品,生动逼真,活灵活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