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沪上颜值最高、最会玩的交响乐团,距离成为百年名团还拥有89年——在微信号上,上海彩虹室内乐团这样介绍自己。
2010年,一群青年爱乐者在上海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组成一支乐团,取名“彩虹室内乐团”,带来打开古典音乐的全新方式。年轻的他们身上有一种“什么都敢演、什么都敢玩”的特质。
11月20日在上海交响音乐厅,彩虹室内乐团将带来“远离家园”系列第三场——“逝去的牧歌”音乐会。11月28日转场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乐团艺术总监薛源还将独自登台,献上钢琴独奏音乐会。
有意思的是,两场音乐会上都有勃拉姆斯的《六首钢琴小品》,不过,你会看到两种不一样的玩法。
上海彩虹室内乐团
“逝去的牧歌”音乐会上,勃拉姆斯的《六首钢琴小品》打头阵。这套作品作于1892年,是勃拉姆斯的晚期作品,饱含深情,蕴涵着对美好往事的无限追忆。
不过,观众看到的不是钢琴版,而是即将世界首演的乐队版。薛源实在太喜欢这组作品了,然而钢琴无法完全表达那些错综复杂的线条,于是将其改编成了乐队版。
贝多芬的《谣唱曲》压阵出场。这支谣唱曲选自贝多芬晚期的《第十三弦乐四重奏》,如大河般流淌,庄严、神圣、深情,让人忍不住落泪,却在那个年代遭遇了“曲高和寡”的境地。“总有一天,人们会喜欢它们的。”面对乐评人的挖苦,贝多芬说。
夹在音乐会中间的,是韦伯恩的两部风格相去甚远的作品——《五首乐队小品》和《慢速的乐章》。
韦伯恩曾经师从勋伯格,是第二维也纳乐派的代表作曲家之一,创作风格一路从晚期浪漫主义音乐走到自由无调性音乐、十二音音乐。
面对《五首乐队小品》,彩虹的乐手也纷纷直呼听不懂——如果说勃拉姆斯的《六首钢琴小品》已经碰触到调性音乐的“天花板”,韦伯恩的《五首乐队小品》便是“破壁”之作,在远离调性的路上越走越远。
与之相反,《慢速的乐章》抒情,浪漫,令人伤感,将浪漫主义音乐的调性发挥到了极致。据说这是韦伯恩在学生时代写的一首课堂作业,在他去世很多年后才被发现并演奏。或许这就是韦伯恩在“破壁”之前内心真实的流淌,而它也是很多乐手心中的本场最爱。
薛源
薛源先后求学于上海音乐学院、奥地利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专研指挥,同时在钢琴演奏上也有造诣。
在个人的钢琴独奏音乐会上,薛源聚焦的是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德奥音乐三个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人称“3B”。
巴赫《意大利协奏曲》打头阵。此曲将巴赫对意大利的所知所见、意大利音乐语言的独特魅力,充分释放,这也是他研究意大利音乐得出的结果。
紧随巴赫之后,贝多芬的《第25钢琴奏鸣曲》和《第28钢琴奏鸣曲》陆续登场。
在《第25钢琴奏鸣曲》之前,贝多芬已经创作了“悲怆”“月光”“黎明”“热情”等奏鸣曲,“这时的他可能是有点词穷了,所以写下了这首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过分稚嫩的曲子。”
薛源说,《第28钢琴奏鸣曲》则是一部极为反常的奏鸣曲:诗意慢板的第一乐章、爵士混搭赋格的第二乐章、梦幻的第三乐章、庞大辉煌的第四乐章(包含一段极复杂的赋格),它贯穿始终的多声部技法映射了巴赫时代的荣光,乐章间游离的调性则预示了浪漫主义的叛逆。
勃拉姆斯的《六首钢琴小品》遥相呼应,会再次出场。听完薛源改编的乐队版,如果你觉得不够过瘾,还可以来现场感受原汁原味的钢琴版。
“了解我的朋友们都知道,我的演出制作是比较任性的,尤其是我自己的独奏会。我可以弹我最想弹的曲目,邀请我最亲爱的朋友,并绝对任性地练习与演奏。如果你能在现场听出它们与那些循规蹈矩版本的区别,那便是我的荣幸。”薛源说,因为这里面,融入了他练习它们长达一年以来的灵感与思考。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