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最大的奸臣是谁(这个人是宋朝名臣)
宋朝最大的奸臣是谁(这个人是宋朝名臣)
2024-11-22 09:22:54  作者:饮朝今  网址:https://m.xinb2b.cn/know/luy370710.html

绍熙五年(1194年),宋孝宗赵昚因病去世了。朝中的丞相赵汝愚认为宋光宗赵惇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于是,和韩侂胄等人商议,想要废掉光宗,让皇太子赵扩提前即位。几人达成一致意见,又得到了太皇太后吴氏的支持,于是,迅速地发动了政变,成功地将赵扩推上皇位,是为宋宁宗。

而光宗则被尊为太上皇,史称“光宗内禅”。政变成功后,发动者之间的争斗便随之开始了。韩侂胄是政变的主要推动者,又是太皇太后的外甥,还是宁宗的叔父,风头一时无两。在朝野上下的一片赞赏声中,他不禁飘飘然起来。仗着功臣和皇亲国戚的身份,韩侂胄随心所欲地安排官员的职位。


丞相赵汝愚曾经和他合作过,但是,韩侂胄还是一言不合就将他贬为节度副使。朱熹是当时的儒学大师,可只因弹劾了韩侂胄便丢掉了官职。一时间,韩侂胄在朝廷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反对他的人摄于他的威势,皆是敢怒不敢言。在韩侂胄独揽大权后,他向宁宗提议,想要再次北上抗金。

在南宋,抗金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大臣们一直为此争论不休,甚至,分为了主和派和主战派两派。四十年前,主战派的张浚在孝宗的支持下北伐,虽然,开始战况一片大好,但很快便被金军打的大败而归。此次战役过后,南宋君臣心照不宣,再也不提抗金之事。

他们在歌舞升平的临安整日醉生梦死,早已将故国遗老抛在了脑后。韩侂胄的北伐提议一出,就像一个大石头投入了平静的湖中,瞬时间激起了千层的浪花。主战派对他赞不绝口,甚至说:成就不世之功,正在此时。而主和派的人则担心冒然开战会动摇国本,引发灾难。


平心而论,韩侂胄此举也有自己的私心在。他凭借皇族关系和发动政变来一步登天,虽然拥有了极大的权力,但暗中不满他的人不在少数。而且,宁宗的皇后韩氏死后,贵妃杨氏在宁宗的宠幸下被立为新皇后。杨氏身为贵妃的时候就与韩侂胄势同水火,韩侂胄一直害怕她在宁宗面前诋毁自己。

现在,杨氏当上皇后,韩侂胄就更加担心自己的前程。在他看来,如果自己这几年没有建立盖世功勋的话,就很难长保自己的荣华富贵。不过,他在此时提出北伐,也不是胡来。因为,南宋经过高宗和孝宗两代人的治理,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专家经过研究,认为:当时全国的财政收入甚至达到了明朝中期的六倍。这样的财力,足以支撑抗金的军费开支。而且,金国当时的状况并不好。它的北方,蒙古部落正在迅速发展壮大,并不断地对金国进行各种骚扰。与此同时,金国的内部也不太平。投降的汉人和契丹人不服统治,不断地发动叛乱,令金人头痛无比。趁金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下,如果,南宋果断出击,那么,很可能赢得胜利,收复失地。


可惜的是,韩侂胄却因谋虑失策,从而一败涂地。他虽然提出了不拘一格录用人才,但大部分都是在空喊口号。陆游是坚定的主战派,而且,在朝野上下都有着很高的声望。这样的人,自然是韩侂胄极力拉拢的对象。嘉泰二年(1202年),韩侂胄特意启用陆游。陆游接到消息不顾年老体弱,立刻兴冲冲地来到临安,想要为北伐之战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不料,韩侂胄只是想要利用他的名望来控制舆论,根本不想重用他。陆游来到临安后,韩侂胄给他的只是一些编修史书的工作,根本不让他插足北伐之事。陆游向来看淡功名,只求能够为国尽忠,看到朝廷只肯给自己官职,不肯给自己机会,顿时心凉了半截。他思前想后,索性在第二年辞去官职,回家颐养天年了。受到冷落的不仅是陆游,还有举世闻名的辛弃疾。

当时,辛弃疾虽然年迈,但一直心系兴复大业。韩侂胄出张北伐之后,辛弃疾积极地为他出谋划策。在辛弃疾看来,金国虽然出现变乱,但仍然拥有者比较雄厚的军事实力,绝对不能小觑。但是,韩侂胄只是表面上赞同他的看法,实际上却对他不屑一顾。辛弃疾的忠告,反而令韩侂胄更加自大起来。他不仅高估了自己,还高估了自己的部下,从而,酿成了北伐之战的失败。


开禧二年(1206年),南宋军队的主将郭倪成功攻下了金国的泗州(今江苏盱眙)。韩侂胄听说之后欣喜若狂,马上上奏皇帝,并大肆吹捧郭倪。其实,郭倪并没有太大的神通,泗州之胜对全局的影响也微乎其微。可是,在韩侂胄夸张的邀功之下,宁宗高兴地昭告天下,然后,正式对金宣战,对郭倪委以重任,并下令让宋军全线出击。

郭倪读了一点兵书,获得了一点小胜,便整日里以诸葛亮自居。不料,两军一交战,他便被金军的精锐打的找不着北。宋军荒怠已久,搞一点小规模战斗尚且可以自壮声势,但一进行大兵团作战便马上暴露了弱点。金军呼声动天,越战越勇,宋军还没有交战几个回合便四散而逃了。郭倪见大势已去,不由地泪如雨下。由于他以前经常自称诸葛亮,后来人们便讥讽他为“带汁诸葛亮”。

金国占据了上风之后,步步紧逼,并扬言要南下灭宋。宁宗无奈,只好遣使向金议和。金国方面颐指气使地要求南宋将两淮地区全部割让,并增加岁币。除此之外,金国还得寸进尺,令南宋必须将韩侂胄的项上人头交出。金国的要求一出,南宋朝廷一片哗然。北伐大败,主和派自然占据了主动。其中的史弥远和杨次山更是不断诋毁韩侂胄,想要置他于死地。


为了让宁宗下旨处死韩侂胄,两人还买通了韩侂胄的亲信,一同向宁宗发起请求。宁宗虽然对韩侂胄很是宠信,且感激他的拥立之功,但此时也不禁犹豫起来。杨皇后素来厌恶韩侂胄,为了使宁宗下定决心,她索性和史弥远联合起来,将韩侂胄骗到宫中,然后用铁锤打死了他。韩侂胄的死讯传来,宁宗只好下令将他的头颅割下,然后送往金国,并答应了金国的全部条件。

韩侂胄过于自大,不懂用人,错误地估计了战争形势。北伐的失败,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在南宋君臣偏安一隅的情况下,他率先提出北伐的主张,还是值得肯定的。当年,以秦桧之奸,尚且没有送出岳飞的头颅。但是,身为南宋最高统帅的韩侂胄,其项上人头却被轻易送出。为了议和,南宋政府竟然如此下作,这不能不令人悲叹。

当时,南宋朝内的忠义之士纷纷反对把韩侂胄的人头送到金国。大臣王介不畏主和派的淫威,慷慨陈词道:“韩侂胄的头颅当然不重要,但是,南宋的国体非常重要!今天金国要韩侂胄的头颅我们送去了,明天金国要我们的头颅,难道我们也要送去吗!”可惜的是,在主和派“侘胄臭头颅,何必诸公争”的宣传下,王介等人的呐喊很快就被忽略掉了。


议和之后,南宋朝廷便一头扎进了江南的风花雪月中,再也不提收复失地的事情了。当得过且过成为了一个国家的生活方式,那么它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参考资料:

【《宋史·卷四百七十四·列传第二百三十三·奸臣四》、《宋史·公主传》】

  • 好养又有寓意的植物(这些常见的植物)
  • 2024-11-22这些常见的植物神奇的大自然让植物充满了生机和气息,而人们总是将其赋予美好寓意和兆头,来表示着来年的顺利,今天就来和大家说说那些有着吉祥名的植物吧1、发财树发财树学名又叫马拉巴栗,是常绿乔木,只从名字就能感受到对人们。
  • 雪媚娘变身黑媚娘的做法(雪媚娘变身黑媚娘怎么做)
  • 2024-11-22雪媚娘变身黑媚娘怎么做食材:黑米汤圆粉50g、玉米淀粉15g、牛奶89g、糖20g、黄油5g、汤圆粉适量;黑米糯米粉和玉米淀粉混合,牛奶在微波炉里叮几十秒,加入白糖,把白糖搅化,慢慢倒入混合粉里,边倒边搅,混合后大火蒸十五。
  • 职业院校青年教师培训(培养双师型职教教师)
  • 2024-11-22培养双师型职教教师今天(9月3日),上海市职业技术教师教育学院第一届2022级研究生开学了第一届新生共52名,未来就业方向是成长为一名“双师型”职教教师上海市职业技术教师教育学院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办学,是上海先行先试、。
  • 燕双鹰的黑色狙击枪(半人半鬼神枪第一)
  • 2024-11-22半人半鬼神枪第一1949年10月1日,历经数百年沧桑的古都北京迎来了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时刻,开国大典宣告了旧时代的灭亡和新中国的诞生,与此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一野十八兵团及四野一部迅速挥师南下攻克贵阳,揭开。
  • 呼市中考语文作文模板(呼市智考语文总结)
  • 2024-11-22呼市智考语文总结呼市学习帮,帮提升开头介绍名来历,结尾赞美把晴点说明文是一种对事物作客观说明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予读者知识小学生对说明文的写作最感头痛,往往举步维艰其实,说明文只要理顺了头绪,把阅读说明文和写作说明。
  •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有哪些(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汇总)
  • 2024-11-2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汇总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位置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对应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的角平分线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全等三角形周长相。
  • 太子花心实际只爱太子妃的古言(海铃太子妃)
  • 2024-11-22海铃太子妃你就是那春茶,我就是那刚烧开的水~,我想泡你啊from《太子妃升职记》如此恶搞的台词,只要是看过的人一定不会忘记吧没错,这就是那部被网友一直大喊太污太污但是追得停不下来的网络热播剧《太子妃升职记》而这。
  • 国庆节高速堵车怎么解决(国庆节高速堵车时要注意些什么)
  • 2024-11-22国庆节高速堵车时要注意些什么十一出游其实是不建议自驾游,因为很多景区都不好找到车位,特别是那些比较有名的景区,想要找停车位是很困难的,我们这时候可以选择跟团,还有外出的时候可以选择带一些现金,因为有的地方可能不支持扫码支付高速路。
  • 长着一双富贵眼(人人都有一双黄金瞳)
  • 2024-11-22人人都有一双黄金瞳最近大火的电视剧《黄金瞳》,赢得观众的一致好评小绵羊张艺兴的演技也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对于可以穿透物质,穿越时间历史的一双黄金瞳,带来的不仅是利益,还有功成名就的喜悦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其实都有这样一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