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已经很多天了
在这些天里
小伙伴们是不是被各种“码”
搞得一脸懵?
粤康码、穗康码、行动轨迹码、校园健康码
.....
现在听到“码”小编都有点慌了
告诉我,傻傻分不清的不止我一个!
那么
问题来了!
这些码都有什么作用?
又有哪些区别呢?
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好好捋一捋
看仔细了!
粤康码
2月16日,“粤康码”在“粤省事”小程序上线,不仅能覆盖广东全省范围,还通过打通湖南、四川等省份数据,实现人员健康信息互认,便于对外地返粤的务工人员的健康排查。
01
“粤康码”实行“红绿码制度”,疫情重点人群是“红码”,其他为“绿码”。
02
企业职工获得“粤康码”后,企业可通过在“粤商通”APP上读取职工“粤康码”获取健康状况。因此“粤康码”应用场景与企业复工结合更紧密。
03
从有效期来看,“粤康码”长期有效,可截图保存供查验。可添加家庭成员,协助他们登记信息并进行人脸识别认证。
04
与湖南、四川等省份数据互通,信息互认。
粤康码获取入口
在【广州本地宝】公众号后台
对话框内输入【粤康码】
即可获取粤康码申请入口
穗康码
2月23日起在广州小区(村)通行人员(包括车辆驾乘人员)需要出示“穗康码”。
01
广州市居住人员在“穗康”小程序上自主申报健康信息,选择广州范围内的居住小区(村)地址后才能获取“穗康码”。
02
“穗康码”需由查验人员用网格查验系统扫码后才能获取持码人的健康信息。
03
“穗康码”有效期7天,失效后需重新填报健康状况才能生成新码。可代亲属领码:一是代亲属输入健康信息和居住地后,上传其近照,生成头像 穗康码的页面。二是扫码读取亲属已有生成的“穗康码”,收藏并在查验时可替亲属出示。
04
使用范围仅限于广州市内通行。
穗康码获取入口
在【广州本地宝】公众号后台
对话框内输入【穗康码】
即可获取穗康码申请入口
行动轨迹码
“行动轨迹码”是由电信运营商新推出的新功能,可自查近14天有没有去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高风险地区。电信、移动、联通用户可直接通过手机号码获取行动轨迹。
湖北籍人士没有回湖北过年,不需要隔离,但是要提供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布的个人轨迹证明信息,证明本人14天内未离开过广东、未到过疫情高发地,并到社区(居委或村委)或本人所在单位申领证明。
行动轨迹码获取入口
在【广州本地宝】公众号后台
对话框内输入【健康证明】
校园健康码
日前,海珠区教育局开发启用了“校园健康码”,将繁琐复杂的各类统计,如健康数据统计、疫情排查等整合到“校园健康码”线上平台,发挥平台线上采集、按时提醒、一键汇总、综合分析等功能,把收集到的每个学生的疫情防控数据(开学前14天或更长)进行汇总整合,生成个人专属“健康码”。
图源:广州日报
学校可从健康码的颜色分辨学生健康情况,并以此作为学生能否正常返校上课的参考标准。
广州地铁及有轨电车
扫码登记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对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乘坐广州地铁时要全程佩戴口罩,进站时要测量体温。车站采用远距离红外测温设备,还设有安装使用的车站则还需要进行人员检测。另外,乘坐地铁和有轨电车,上车后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车门上方的“防疫乘车登记”二维码,按提示登记姓名、身份证号码(选填)、性别、上车车站、下车车站信息。
广州公交扫码登记
随着复工复产,公交车的客流量也在上升。乘坐公交同样需要佩戴口罩、测体温。广州市交通运输部门利用测温新手段,在市内公交车上安装公交人脸识别测温仪,秒级检测、自动预警,让测温防控工作更加安全、智能,测温最快只要1秒。
另外,防控疫情期间,广州乘坐BRT、使用现金或未绑定个人信息的羊城通普通卡乘客乘坐公交(非BRT线路)及水巴,均可通过公交车、船或码头上的乘车登记二维码进行乘车登记。
广州大巴扫码登记
为了提高疫情溯源效率,市交通运输部门发出倡议,自即日起至疫情结束,鼓励乘坐广州市道路客运的乘客实行乘车登记。非实名购票乘坐道路客运(客运班车、旅游包车)的全体乘客,均可通过车辆上的乘车登记二维码进行乘车登记。
适用范围:没有实名购票的所有乘客
1、乘客打开微信,扫描车辆上的乘车登记二维码,进入登记界面。
2、核对当前客运车辆信息,点击登记并确认弹出的手机号码授权,即可完成登记操作。
3、再次乘坐时,只需对弹出的手机号码信息按确认即可完成乘车登记。
广州出租车扫码登记
防控疫情期间,广州出租车要实名登记,乘坐广州巡游出租车的全体乘客,均可通过车辆上的乘车登记二维码进行乘车登记。
1、乘客打开微信或其他有扫码功能软件,扫描出租车上粘贴的乘车登记二维码,进入广州市巡游出租汽车乘车登记界面,即可进行乘车登记。
2、进入登记页面后,若乘客首次进行乘车登记,则填写个人信息、验证手机号进行登记;若乘客已完成登记,再次乘车扫码时界面则显示“欢迎乘车”,点击“开始乘车”按钮即可。
▌说明:本文由广州本地宝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来源:广州本地宝pc综合
▌编辑:西兰花
如果您喜欢本文,欢迎评论、收藏、转发、点赞。获取更多广州本地资讯消息和办事指南,敬请关注广州本地宝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