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旅居,正在成为一场运动。这是一种对生活方式逆向反思的态度,也是对生活的一种主张。
立秋后,响堂的“炎值”依旧不断加码,山谷里妥妥开启了热浪模式。村口卖冷饮的孙姓老头家,“小白”和“阿黄”总是懒懒地躲在院子里,各自圈地乘凉,偶尔也会跟着来买冰棍的人跑到五棵树下小憩。新村民王克震说,这是典型的村口景象。
▲村口“小白”正在吃冰棍
响堂的夏仿若一幅色彩浓烈的画,山间的烟火气铺满了稻田。6月初,我们在大马营旁的稻田,组织了亲子插秧体验活动,让小朋友们在感受劳作快乐的同时,品尝到大米的香甜;7月,刘莱斯创作演唱的响堂村歌《山谷里的时光》上线,歌曲以稻田为封面,好评如潮;8月初,在经历了播种、幼苗期、分裂期之后,稻田进入了抽穗期。
▲响堂亲子插秧体验活动
由于种种原因,今年的抽穗期来得晚了一些。天气炎热,在水稻抽穗期,35℃以上的高温持续1小时就会引起颖花的高度不育;地势不平,在稻田周边靠近坡子的地方,经常有因为雨水冲晒而来的泥土堆,造成正常浇灌时,水没不过去,得重新栽种稻苗;杂草丛生,取水不便,稻田里的杂草需要定时清除,清理完了还会再长。稻田开辟前,这里曾是一片水泥地,周边没有十分便捷的取水途径,但稻田需要大量水来支持,所以,在经过改造后,我们决定以旱田直接播种的方式来运行。好在,现在的田间,已稻香悠悠。
灌水、犁田、插秧,挽起裤腿、踩着泥巴,等待收获自然的喜悦。
除了稻田自带的“网红属性”,在艺术赋能和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响堂也被激发出了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对生活方式的追逐
其实是一次自我革新的过程
依山傍水,春暖花开,是对高品质生活方式的追求。找个地方“躲”起来,融于山水之间,是“走出去”的第一步。或许,响堂读懂了这种追求。
▲响堂水库
距离主城约20-30分钟左右车程的响堂,拥有在南京得天独厚且稀缺的自然景观优势,以“艺术赋能乡村”的主题概念,打造出稻田、栀子花田、鹰嘴崖等系列户外研学内容,引进大马营、栀咖啡等乡野潮牌进驻,丰富微度假内容形态,增添对山谷旅居的“好感度”。在响堂,不仅可以在营地里吃到自己种的水稻,坐在山中小院的藤椅上看一场露天电影,甚至窝在小坡上的书房里发一下午的呆,什么也不做,都不会有人来打扰你......有别于传统的休闲生活模式,响堂能够提供出出行更便捷、形式更丰富、活动更多样、体验更优良、更具创意影响力的产品和服务,让度假者在“抽离”的时光中体验回归生活本身的乐趣。
▲村宴效果图
车程近、距离短、频次高、能停留1-2天,就是“城里人”反内卷反emo的最佳方案。在英国,有一种说法,真正的英国人是“乡下人”。英国人坚持认为他们不属于近在咫尺的繁华都市,而是属于相对远离自己的乡村;在俄罗斯,乡村别墅是“生活必需品”,是家庭的“第二住宅”。莫斯科40%的人在郊外有乡村别墅,其余的人则会选择租赁......这种乡村生活方式,近年来,也在国内蔓延开来。
▲民宿“宿里”效果图
对于这样的生活方式,餐饮和住宿是刚需。村宴是响堂的主力餐饮店,这间餐厅是利用过去村部所在的旧屋改造而来,响堂的网红稻田就在村宴的西边,山谷里的夕阳时分,窗外是青翠的山峦,眼前是金色的稻浪,桌上是质朴美味的食物,点起炉火,端起碗筷,收获从手到口,从口到心的享受。换个地方生活,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在住宿单元的落地形态上,响堂选择了莫干山系头部品牌——宿里,以轻法式风格融入山谷,长在稻田边,带领旅居体验者“像当地人一样生活”,融入“一城一生活”。所到之处,都是旅居者心中的“另一个家”。
新生活方式还有很多
响堂仍在不断摸索当中
目前,三角塘旁的南草坪,我们正计划在8月下旬开启一系列主题特色活动;稻田新消费场景、山谷骑行有望作为响堂长期体验项目呈现给大众。对于响堂未来的发展,有难题,也有收获。但随着一批又一批热爱山谷生活的新村民、旅居者加入我们,也让我们对响堂呈现出的形式有了更多的信心。
因为,这是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正在用“旅居”为品质生活注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