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过节、婚嫁满月、乔迁之喜等重大喜事,总少不了拜访请客,红包封礼这些习俗。红包给多少,随礼随多少,相信很多参加过各种婚宴满月宴乔迁宴升学宴之类宴席的朋友们,都感到很头疼且心疼。
以前小时候,最开心的莫过于就是过年了,因为可以有假放、有新衣服穿,还能到处去串门吃零食,关键是还有很多红包拿。嘴里塞满满的零食,裤兜里装满满的红包,今天去阿姨家拜年,明天去姑妈家串门,在路上遇到不认识的叔叔阿姨,嘴甜一下还能多兜两个红包。过几天觉得差不多了,还能拆红包,红色的一块绿色的两块笼笼统统加起来也有好一些了(以前的旧纸币就是这么的颜色的)。
但是从我工作了之后发现,原来不是每个地方的红包都是一块五块和十块的,也不是每个地方都是只有结婚了才需要派红包的。我的外地同事,每年最怕的也是过年,因为回到家要买各种的年货,什么好烟好酒,糖果零食都要备齐,别人上门都得派个烟吃个饭,关键红包一给就是好几百一个。我那时候就很好奇问,那一年到头赚的钱岂不是过个年就没了?她说,他们那只给最亲近的人会给红包,所以会比较大一点,像路上碰到的小孩子啊,是不会派的。这时候我发现,我们广东人给的红包虽然很"小气",金额都不大,五块十块一个,但是我们也大气在"人人有份",在路上遇到邻居家的小孩或者邻居亲戚的小孩,只要碰上了,都能给一个两个的,金额虽小,祝福满满。
读书的时候知道有的同学抱怨不想那么快毕业,不想那么早找工作,还想多拿两年红包,我就纳闷了,毕业了还能跟过年红包挂钩?原来他们那边风俗是,只要工作了就得发红包了,而我们这,只要你没结婚,不管你是十几二十还是三四十岁了,都不需要你派出去,可以一直拿一直拿,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的地方是只要工作了就得派红包,反正我很喜欢我们这里,只要不结婚,我就都还是小孩子,红包也可以有我的一份。
还有时常在网上看到逢节假日,就都是办喜事的好日子,经常有的人吐槽国庆放一周,喜酒喝一周,然后,一两个月的工资就没了,全随礼随完了。我就很好奇究竟喜酒随礼得随多少可以把一个月的工资都给出去了。就这个问题,我也问过很多不同地方的同事朋友,其实真的都各不相同,但是基本都有关系好的,500起步,上不封底,1000~2000之间的是给的真不少。可我们这边呢,基本操作200元,回礼还能给你回一半(很多时候收礼只收一半金额,假如你给100,就只收你50),甚至有的只会在你给的红包上面折个角表示已经收了,然后红包原封不动还给你,吃酒却能拖家带口全家一起上,同事朋友关系的可以携眷出席,亲戚的一家几口全来凑个热闹,沾个喜气。
当然,我知道也不是所有广东人都是这么的"小气",也有不少家庭条件好的过年红包特别大,喜酒随礼发发发,只不过我写出来的是这边大致的情况,至少我家乡这里就是这样子的,过年红包都不大,但是亲朋好友街坊邻居甚至去菜市场都能收到红包,彩礼礼金要不多,三万五万旨在意头,不是大富大贵人家不差钱,更不是为了做样子出噱头,而是真的就是,家有喜事,你能来就是最好的祝福了。
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不一样,即使是我们这边,家庭条件不同,也会有所区别。那请问你们家逢年过节收到的红包又有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