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试验区在举世瞩目中诞生。2015年4月,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式扩区运行,张江高科技园区37.2平方公里纳入其中。扩区以来,在自贸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联动”的叠加优势中,以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助推了一批创新成果在张江接连涌现。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
释放改革创新活力
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出台了《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方案》,10省市正式进入试点。在市食药监局的指导下,张江园区拟定了《张江高新区核心园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合同生产试点风险保障资金实施意见》、《张江高新区核心园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合同生产试点风险保障资金操作细则》,有效保障试点落地。
2018年9月5日,和记黄埔的试点品种呋喹替尼正式获批上市,这是通过MAH试点上市的第一个一类创新药。截至2019年11月试点结束,本市共受理54家申请人申报的137件MAH试点申请(133个品种),其中31个一类创新药;浦东44家申请人申报99个品种,其中31个一类创新药,申报的创新品种主要集中在张江。
在医疗器械方面,2018年2月,上海远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单道心电记录仪成为试点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后获批上市的首个产品,上市时间比法定时间缩短了82%。
生物医药特殊物品进境便利化
助推生物医药企业发展
为解决生物医药特殊物品进境难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对入境特殊物品安全监管,根据国办批复的生物医药“上海方案”,2019年12月,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牵头建立了张江入境特殊物品安全联合监管平台,并在上海海关的支持和指导下,试点探索生物医药特殊物品联合监管机制,提升通关的便利化水平。此次改革事项,首次试点探索实现100人份以上大批量以及研发用的人体血液进口。
这一政策突破,助推了生物医药企业发展,有利于高质量生物医药企业的聚集。经海关同意,西门子实验和科文斯医药成为首批试点单位。
承接行政审批事权下放
提升政府服务能力
张江科学城积极做好市级56项、区级65项委托实施事项的衔接和落地工作,签订工作备忘录,组织人员上门培训,确保委托事项顺利实施。同时,积极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展投资建设项目“多评合一”,办理时限缩短到20个工作日以内;碧科生物、济煜医药等项目推行环保审批告知承诺制度,当场办结;落实“五个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挂图作战计划,实行项目审批“双经理人”制度,实现了逸思医疗、艾力斯等重大产业项目从土地出让合同签订到核发施工许可证24小时内“秒批”。
张江科学城企业服务平台、企业服务地图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建立和完善“一张网、全覆盖、多层次”一体化招商服务体系,打造“线上 线下”的综合服务平台,挂牌设立“张江科学城企业服务中心”。将张江科学城95平方公里划分为562个网格单元,建立了楼长和片长、分中心客服、中心客服的三级线下服务体系,由119名楼长和24名片长组成服务队伍。
截至目前,实现服务企业数量超过2800余家,服务企业次数近12000次。实施“精准招商 创新驱动 协同发展”,推动镇级工业园区转型升级,进一步放大产业集聚效应。2020年1月15日,张江科学城企业服务线上平台正式上线。
此外,张江科学城推行帮办服务,为落户张江的企业进行全流程帮办服务,同时,为重大项目落地实行专人负责制,为项目建设提供全过程服务。
张江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
极大提高通关效率
2017年3月份,张江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完成了业务资质审批(海关监管场所和国检查验场站),成为上海首家也是唯一的机场区域外的空运货物海关监管场所。2018年3月,上海海关在张江成立上海海关驻科创中心办事处,2019年12月成立上海科创中心海关,这是全国海关成立的首个科创促进服务机构。海关将机场货站和监管仓库口岸功能延伸至张江,通过流程再造,实现“三个一”即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整体通关时间从原先的2-3个工作日缩短为6-10小时,极大提高了通关效率。
今年是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也是上海自贸区挂牌成立7周年。今年上半年,张江在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也稳步推进社会经济发展。上半年,张江科学城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以及实到外资额均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未来,张江科学城将继续发挥自贸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叠加优势,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和最好水平,深化改革制度创新、提升政府服务能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自主创新策源功能,加速打造“科学特征明显、科技要素集聚、环境人文生态、充满创新活力”世界一流张江科学城。
信息来源:张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