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门德尔松、拉赫玛尼诺夫、柴科夫斯基、威尔第、西贝柳斯……这些音乐家的名字,或者大家都听说过,在这里,我们借由RCA出品的一套以时代发展编撰的100张唱片分别介绍这些音乐家的作品,当你想了解他们的音乐作品,想走进博大恢弘的古典音乐世界,想拥有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但是又无从入手时,那么,请从这里开始。
◆ ◆ ◆
玛祖卡舞曲——波兰人民的灵魂
肖邦一生与钢琴为伴,练习曲、前奏曲、奏鸣曲、谐谑曲、圆舞曲、夜曲、叙事曲、船歌、即兴曲、玛祖卡舞曲、波兰舞曲、钢琴协奏曲……他几乎谱写过所有形式的钢琴作品,其中玛祖卡舞曲的创作被认为是波兰民族色彩最为突出的作品,肖邦借用了波兰固有的民间舞曲形式,以他独特的创意将这种乡土舞曲在形态和内容上进行了升华,因此使玛祖卡舞曲成为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伟大艺术。肖邦虽然使玛祖卡舞曲更为理想化,但是并未抛弃它原有的泥土芳香,从肖邦的玛祖卡舞曲中,我们可以强烈体会到波兰这个美丽国家的形象,因此这些舞曲被公认为是“波兰人民的灵魂”。
肖邦在生前一共出版了41首玛祖卡舞曲,加上去世后作为遗作整理出版的10首,共计51首。玛祖卡原文Mazurka,又称Mazurek,波兰乡土舞曲,发源于玛祖为塔(Mazovta),乃克拉科维克(Krakoviak)舞的一种,被称为“乖僻的克拉科维克”。肖邦的玛祖卡赋予更精炼的旋律,增加了跳跃感,在变化中赋予诗意。
这张专辑中按乐曲编号顺序收录了51首玛祖卡中的前25首,其中包括:
1.升F小调,Op.6.1。Op.6的四首作于1830年,出版于1832年,呈献给布拉蒂伯爵小姐。这首第一号为两个插入部的回旋曲形式,A(升F小调)-B(升C大调)-A(升F小调)-C(升F小调)-A(升F小调)。著名的肖邦音乐评论家哈涅卡评价:“仿佛是乡下人个个围着跳合适的舞蹈。”
2.升C小调,Op.6.2,三段体,ABA。第一段升G大调开始转入升C小调;第二段A大调,是典型的利地亚调式,活泼的乡村风格;第三段升G大调、升C小调。
3.E大调,Op.6.3,ABA,三段体。第一段为E大调;第二段为B大调,伴有半音阶的和声装饰;第三段A大调。
4.降E小调,Op.6.4,仅24小节,有一种忧郁情绪,三个8小节构成。
5.降B大调,Op.7.1。Op.7的五首作于1830-1831年,出版于1832年,呈献给约翰斯。这首五号是51首玛祖卡中很精彩的一首,构成为回旋曲式:A(降B大调)-B(F大调)-A-C(降B小调)-A,哈涅卡评价说:“全曲到处是弹性速度(Rubato),最后为农夫愉快的脚步声。”
6.A小调,Op.7.2,此曲为51首中的杰作,三段体。第一段A小调,第二段A大调,第三段A小调。哈涅卡评价说:“这像是墓场上的舞蹈,转为大调还是不能避免紊乱,这是因为心情太沉重的缘故。”
7.F小调,Op.7.3,这是极为优美的一首,三段体。最初为序奏,中段为降A大调并经过多种转调,第三段重复地一段。评论家库勒普斯基评价说:“在深切悲痛的主题下,低音部分晴朗的节奏,中段具独创性,洋溢着热情与幻想。”
8.降A大调,Op.7.4。情绪如万花筒般千变万化,A-B-A-B-A-C-C的回旋曲式,其中A、B为C大调;A、C为降D大调。
9.C大调,Op.7.5,非常短小。四小节序奏后是8小节乐句,然后在属调上反复,在属调主音终了而往复回旋,反复的组合营造出诗的意境。
10.降B大调,Op.17.1。Op.17的四首创作于1832-1833年,出版于1834年,呈献给胡勒帕夫人。自这首第十号玛祖卡之后,乐曲结构更为丰富。此曲构成为三段体,第一段降B大调,有两个乐句;第二段有四小节序奏,E大调;第三段重复第一段。尼克斯评价说:“此曲有一种威风凛凛的武士性格,起始部分大胆而灿烂,最终的部分以强烈的节奏表示马刺及脚跟踏地的声音。”
11.E小调,Op.17.2,三段体。第一段由两个旋律组成;第二段为C大调,其最后部分被强调扩大;第三段反复第一段,有四小节尾声。尼克斯认为,此曲可称为《追求》,因为“从悲伤到闲谈,无所不包,全曲以憧憬及悲哀为基调,第二段一次次反复,像是在质问,但没有回答。然后开头那段悲伤的旋律恢复,一切又都重新开始。”
12.降A大调,Op.17.3,三段体。第一段有降B小调的两个乐句;第二段有E大调和B大调两个乐句;第三段为第一段反复。尼克斯认为此曲表现的是“怀疑、不安、无可救药”。
13.A小调,Op.17.4,此曲有《小犹太人》的标题,三段体。第一段有一段序奏,中段为C大调,第三段有28小节的尾声。尼克斯评价:“在第一段转入A大调之前,一切都是那么凄凉,没有欢乐。而渗透到心里的颤音,使梦想也因残酷而惊醒。开始的六和弦上方的终结、半音阶的和声、奇妙的回旋及跳跃,都带来悲观的性格。”
14.G小调,Op.24.1。Op.24由四首组成,作于1831-1835年,1836年出版,呈献给贝尔德伯爵夫人。A-B-A三段体,第一段为降B大调,第二段为降E大调,第三段重复第一段。此曲使用增三度,充满了异国情调。
15.C大调,Op.24.2,三段体。第一段有四小节序奏,C大调、F大调(利地亚调式);第二段降D大调;第三段重复第一段,最后是尾声。
16.降A大调,Op.24.3,三段体。第二段为C大调,尾声经装饰后独具魅力。
17.降B小调,Op.24.4,三段体,第一段有四小节序奏,降D大调;第二段为降B小调、降D大调;第三段重复第一段,尾声为降B小调。
18.C小调,Op.30.1,Op.30的四首作于1836-1837年,1837年出版,呈献给武尔登堡公爵夫人,三段体。中段为降E大调。
19.B小调,Op.30.2,三段体。第一段升F小调,第二段A大调,第三段升F小调。库勒普斯基认为第三段不断反复的乐句“有尤吉斯基(Vjejski)的诗《杜鹃》的特征”。
20.降E大调,Op.30.3,三段体。第一段A小调,有序奏;第二段降C大调、F小调、降B小调;第三段重复第一段。
21.升C小调,Op.30.4,这是51首玛祖卡中最为重要的作品,三段体。第一段为四小节的序奏及反复,A小调;第二段升C小调、B大调;第三段四小节反复第一段,尾声。哈涅卡评价说:“这是规模最大的一首玛祖卡,它最后的连续五度、四度增强了其意图的表达。”
22.升G小调,Op.33.1。Op。33的四首创作于1837-1838年,出版于1838年,呈献给莫斯德卡伯爵小姐。这首第22号,三段体,中段为B大调,哈涅卡认为:“这是心地善良的玛祖卡。”
23.D大调,Op.33.2,这首明朗的玛祖卡后来由法国著名女高音薇阿德?卡尔夏(Garcia)改编成轻快的独唱曲,为一般人所喜爱。该曲的结构为A-B-A三段体,第一段为D大调、A大调、D大调;第二段为降B大调、升F小调、A大调(这其中有一个小节被反复了16次);第三段D大调、A大调、D大调、尾声。在16次反复处,钢琴家库勒普斯基评价道:“不管是悲伤还是痛苦,这里都有强烈的舞蹈气氛,或描绘出正为某一种思考而精力集中的孩子们,这是他们童稚无邪最纯真的表现。”总之,这是一首极度显示了玛祖卡舞曲特质的乐曲。
24.C大调,Op.33.3,三段体。第一段C大调,第二段降A大调,第三段为第一段重复。
25.B小调,Op.33.4,三段体。第一段为A-B(降B大调)-A-B;第二段为C(B大调)-D(B大调);第三段为第一段的重复乐段,最后是尾声。
(曲目太多,先推荐以上四首~)
波兰腔最浓的语言:玛祖卡
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的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因此被世人称之为“钢琴诗人”。他的钢琴作品是世界上普及范围最广的古典音乐作品,特别是其中最具波兰特色的玛祖卡舞曲,不仅充满了他自由奔放的个性,更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多彩而妙想纷呈的世界,是肖邦使玛祖卡舞曲成为有史以来未曾有过的伟大艺术。如果说波兰人肖邦能够代表他的民族讲话,那么“玛祖卡”就是波兰腔最浓的语言。
出生于波兰的钢琴巨匠鲁宾斯坦,其气质与肖邦有很深的渊源,他明快、强弱有度的演绎,将肖邦《玛祖卡舞曲》表现得无与伦比,因此这款录音被公认为《玛祖卡舞曲》最佳的演奏版本。
鲁宾斯坦曾不止一次录制过肖邦的玛祖卡舞曲,这张唱片就是他在1965-1966年之间,将近80岁时在美国唱片公司RCA的录音。相比其他人的演奏,鲁宾斯坦的触键已经没有了任何砸琴的成分,他弹的不是很重,他特别注重的是把音弹准,所以显得有些小心翼翼,这和霍洛维茨的风格迥异。鲁宾的演奏听起来一点也不夸张,天然而淳朴,速度稍慢,指法偏向简单明了,好像娓娓道来的倾诉,有着面对面闲聊般的亲切与温暖,且略带点忧郁的摇曳感……这种感觉让我们联想到钢琴大师傅聪演奏的版本,亦有相同的氛围,至于傅聪,那也许是东方人特有的气质造成的含蓄效果,而至于鲁宾斯坦,亦可能体现出理解程度的差异,所谓“有意为之”和“无为而至”,应该就在于此。
鲁宾斯坦的演奏正如肖邦本人明确的那样——这样的舞曲并不适合跳舞,因为它们都很短,最长的不到六分钟,舞曲的特征并不明显,节奏上也比较自由,变化也很丰富。这些玛祖卡舞曲虽然很短小,但肖邦的感情内容却是十分丰富的,而且层次很分明。正因如此,越是短小的乐曲也就越难弹奏,因为稍有差错就会尽露无遗。但鲁宾斯坦十分精准地把握了这种短小的舞曲,他处理的非常好,音色上稍微弱一点,就很容易凸现对节奏和力度的控制,这样的处理并不意味着进行了音色上的牺牲,正相反,由于相对含蓄,鲁宾斯坦玛祖卡的音色之美不但令别的钢琴家望尘莫及,就是比较他自己演奏的其他肖邦作品,也难有相提并论之作。因此可以说,鲁宾斯坦这样做就是为了把音乐中的波兰特色演奏出来,而这也正是他所具备的无可比拟的优势之一。
这套录音中充满了原始的即兴趣味和抒情气质,也因此隽永而特别耐听。尤其是其中的B小调(Op.33-4)和升C小调(Op.50-3),妩媚、多情、十分迷人。鲁宾斯坦很成功的捕捉了玛祖卡舞曲的天真自然和流畅感——这正是所谓的游刃有余。我们从鲁宾斯坦的录音版本中,发现他始终在追寻他所钟爱乐曲细节上和整体上的完美。很少有玛祖卡舞曲的演奏,能够像这套录音是从长年的经验中逐渐茁壮而成熟的。
但肖邦的《玛祖卡舞曲》都不是很长,却形态各异,乐曲表达的内容、心情、高度和节奏出入很大,虽然连起来听很是过瘾的,但对于演奏者的艺术造诣也是十分严峻的考验。鲁宾斯坦本人则是以戒慎恐惧的心情在面对这份挑战的,要将每一首性格不同的玛祖卡舞曲的表情都揣摩正确是相当困难的,然而在这套录音中,我们能够在每一首玛祖卡舞曲中找到热情和喜悦。鲁宾斯坦的每个句子,每颗琴音,都像是用心酝酿过的,每每透出那多少都带点忧郁的肖邦式的自恋,你可以想象这是肖邦本人在弹。
▼《玛祖卡舞曲》最佳的演奏录音 最具收藏价值的终极版本
80岁高龄鲁宾斯坦倾其毕生心血的研究力作
RCA出品的
《肖邦[玛祖卡舞曲]全集Ⅰ(1-25)》
历史录音
高逼格的音乐享受!
你值得拥有~
点击阅读原文
你懂的
未
完
待
续
文字来源 | 星外星资料库
图片来源 | 星外星资料库 & 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星外星古典小镇
爱音乐,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