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的地方戏曲之中,北京戏曲一直是地方戏曲中的一大分支。而北京戏曲之中也包含了很多种类的曲种,京剧,曲剧,评剧在北京的传唱度都占据着中流砥柱的位置。 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则是更贴近人们生活的北京小曲。
什么是北京小曲?
北京小曲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曲艺。从明、清流行的一些唱本,从《北京俗曲略》等一些有关的资料,可以见到明清时期在北京流行的时调小曲名目繁多、色彩各异,而且流传深入到社会各层。
北京小曲的表现形式
北京小曲最早是以时调小曲作为艺人的演绎曲目,用来招揽门客或者挣点养家糊口的零碎钱财。这些小曲,在社会各个阶层均有着不同的生存土壤。比如青楼弹唱小曲用以邀客酬宾,还有专业曲艺从艺者组成一个小团体,在街头或进园子进行演出,由此来赚一些养家糊口的费用。
可是随着新社会的到来,像明僮、像姑、青楼、窑调等等陆续被查封禁止。这就让小曲减少了一大半的生存空间,剩下的这些符合正能量宣传的,也就剩下专业曲艺艺人用来演出的一小部分小曲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有一些走街串巷的艺人自弹自唱,但这些艺人大多是因为身体残疾生活贫困,不得不通过精彩的小曲演绎用以糊口。
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一些在茶园中、舞台上、庙会上的专业小曲唱家,这部分人是真心喜欢这门艺术,不忍其落得一个无人问津的下场。这部分人中不乏一些名家,比如清末民初北京有名的小曲唱家,女有郭筱霞、宋大红等,男有萧玉清、尹福来、赵俊良等。而尹福来的代表作就是原版的《探清水河》。
北京小曲之光
探清水河作为北京小曲中的佼佼者,也是近两年爆火的为数不多的戏曲之一。但是在旧社会的时候,他曾经因为歌词而被当做禁曲。这个小曲讲述的是旗人青年佟小六和松大莲自由恋爱,被当时的社会风俗所不容,被逼双双投河自尽的故事。这个故事在当时是十分家喻户晓的,在北京乃至整个华北地区都有着一定的传唱度。但是由于它属于言情类的小曲,在保守封建的年代一度被称为“黄色民歌”、“窑调儿“,名声十分不好,禁止演唱。
但是幸好遇到了郭德纲这位怪才,将这个不被人看好的小曲融入进了相声当中,通过自己的演唱盘活了这个即将消失的北京小曲。当然,除了郭德纲,不得不提到的还有张云雷,德云社的相声演员,郭德纲的弟子。近年张云雷的大放异彩也带领着相声和戏曲进入了越来越多人的视线之中。越来越多的粉丝通过学唱小曲的方式为其进行应援。而张云雷的代表作《探清水河》则是其中最火的一首,也是他的成名之作。众多的德云女孩们以一种追星的狂热感追捧着张云雷,甚至出现了拿着荧光棒进园子听戏,万人同唱《探清水河》的场景。这也让《探清水河》变成了脍炙人口的北京小曲中的“扛把子”。
戏曲,作为中国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至今,是需要我们去传承的,我们也应该去认真思考对于戏曲的传承与改变,让他可以顺应我们的时代的发展,融入更多的新鲜元素,保证戏曲的新鲜感,让他变成更为人所接受与追捧的艺术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