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对学生进行怎样的教育(清明将至用适当的)
清明节对学生进行怎样的教育(清明将至用适当的)
2024-11-22 03:10:20  作者:浪漫牵引  网址:https://m.xinb2b.cn/know/jyb139065.html

清明节将至,每个家庭都会通过自己的方式缅怀和祭奠逝去的亲人。当孩子问及“死亡”时,如何给孩子解释?在亲人去世之后,是告诉孩子真相还是用“美丽的谎言”安慰孩子?

在专家们看来,围绕“死亡”的谎言和忌讳反而会将青少年带入认知误区,不同年龄的孩子需要适当的“生命教育”,方能引导他们对生命产生敬畏之心,正视生存的意义。

孩子们眼中的“生死”

“往常这个时候,该给它喂吃的了”,3月29日晚,在埋葬突然去世的宠物花枝鼠时,王女士8岁的儿子突然说道。

王女士平时喜欢养宠物和花花草草,以往所养的宠物去世时处理方式都比较简单,孩子的反应也很淡然。这次,王女士决定给宠物鼠办一个“葬礼”,也借此机会让孩子明白死亡到底意味着什么。

孩子们对待“生死”的态度各不相同,家长们也有各自的苦恼。

与王女士担心孩子对宠物的去世太过淡定正相反,困扰马女士的问题是,如今儿子不仅担心所有生命的逝去,连没有生命的垃圾都心疼。

马女士说,8岁的儿子性格有些多愁善感。有一次,孩子晚上睡不着,趴在自家养的小白兔旁边哭了好久,仔细询问之后才知道孩子哭的原因是“万一有一天兔子死了怎么办?”

今年大年初一,马女士买了活虾,没想到这些本来要上餐桌的食物被儿子抢了下来,甚至因为死了一只小虾哭了好久,还领着全家人一起给小虾举行“告别仪式”。

“他认为那些飘在空中的塑料袋,别人用过的没有扔进垃圾桶的口罩,都很可怜。所以,他就都捡回来收藏,让它们有个好归宿。吃过的橘子皮和糖纸也都带回来。”无奈之下,马女士只能带着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认为,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孩子没有弄清生死,认为是东西都有生命,因而会表现出分离焦虑。

对于儿子正上幼儿园大班的骆女士而言,她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孩子不再追问亲人会不会死这件事。从去年开始,他经常会深情地对妈妈说“妈妈你不要死”,这让骆女士有点哭笑不得,“我该如何跟孩子解释,妈妈暂时还不会死,也不想死?”

儿童对死亡的认知会经历三个阶段

“人类共有的焦虑就是对死亡的焦虑,这也是人最基本的焦虑,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含蓄地描述死亡的词,比如‘离开了’‘驾鹤西游’等,这是古今中外所共有的。不能说儿童在某一个时期对死亡敏感,而是在不同的阶段对死亡的认知会有不同。”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健康中心主任肖斌解释道。


不同年龄的孩子需要适当的“生命教育”。图/ICphoto

肖斌表示,儿童对于死亡的认知会有三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是3到5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自我意识已经在逐步发展,但还没完善,他们会认为死亡就像睡着了或者去很远的地方一样。

“比如三岁去幼儿园,有些小朋友会表现出‘生离死别’的感觉,经常会看到幼儿园外,孩子哭得不行,送的妈妈也跟着哭。”肖斌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认为“死亡”是暂时的离开,不是完全消失,家长回来了、睡觉醒来了就又会“活过来”。

而到了5到9岁这个阶段,孩子已经开始知道死亡会发生在人的身上,但他不认为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更关心的是别人的死亡,主要认知的死亡是指向别人。亲人死了会去哪里?死了会变成什么?当意识到和自己亲近关系的人会死,孩子们会感到恐惧和不安。这也就不难理解,这个阶段的孩子为什么会反复追问亲人会不会死这个问题。

9岁开始慢慢进入到青春期后,孩子到12岁便会逐渐意识到死亡是包括自己在内都不可避免的,它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肖斌介绍,这时孩子不会认为死亡是外在施加的神秘力量,而是会将其看作不可避免的规律。对于这个年龄段的个体儿童而言,生病了他们会主动吃药、主动接受治疗,自己也会有意识避免有危险的环境、场景等。

因此,肖斌认为,生命教育中如何让孩子理解“死亡”,很重要的教育阶段是在5到12岁,甚至可以更早从幼儿园阶段就开始启蒙教育,让孩子知道死亡是怎么回事。“要强调死亡的永久性,是不可逆的,特别是年幼的孩子,动画片或者影视作品可能会让他们以为死亡是可逆的,甚至对于危险缺乏敬畏。”

不要用“编故事”解释死亡

如何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讲述生命与死亡?如何给孩子解释亲人、宠物过世?如何回答孩子们关心的“为什么死?死后去哪了”这件事?

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徐凡表示,基于不同年龄孩子的理解力不同,家长采取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比如,3到5岁的孩子对死亡的认识有一定的模糊性,他们认为死亡是短暂的、可以逆转的。那么首先应该帮助孩子认识客观情况,比如“去世的人已经不会再回来了,但是他的爱一直陪伴着你,要客观而温暖地承认这件事,而不是编故事。”徐凡表示,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家长也可以给孩子分享成人的感受。

对于5到9岁的孩子,徐凡建议,如果他们对死亡已经有了很好的理解,则要引导孩子面对现实。更大的孩子,则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理解并继承逝者留下的精神财富,如何活在当下、珍爱生命。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儿童发展心理学硕士、北京青青藤教育集团教学总监刘芳说,她也曾听到不少幼儿家长反映,孩子总是追着家长问“你会不会死?”她建议,家长可以这样回答孩子,“我还很年轻,会陪你好长时间才会离开。”而对于“死后去哪里”的问题,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我也不知道,我听说的是怎样的”。

肖斌也强调,在对孩子解释“死亡”时,切忌“编故事”。比如,有的家庭在宠物或者亲人去世后,会给孩子解释是“去很远的地方旅行去了”,想通过时间缓解孩子的情绪,但这件事远没有完结。

“这种‘没有画上句号’的行为反而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很难好好地跟这件事说再见。”肖斌举例,有的家长把死亡比作睡觉,会让孩子混淆死亡和睡觉,会造成其对于睡眠和黑暗的恐惧。还有人把“死亡后去哪里”的问题描述为“去更美好的世界,那里没有伤痛”,看似感觉孩子不再有哀伤,但反而会造成诱惑。“比如有的小朋友受到挫折后会在笔记本上写‘我受不了这种痛苦了,我要到一个没有痛苦的世界去’。”

打破文化壁垒,让孩子换个角度看“生死”

“虽然中国文化中忌讳谈论‘死’这件事,但在遇到清明节、中元节等与死亡相关的节日时,教育者可以借此契机,根据孩子的经验,给他们讲生与死这件事,也是很好的生命教育。”清明节前,刘芳所在的幼儿园在活动中融入生命教育相关内容。

刘芳经常到北京的多个幼儿园调研。她发现,在目前的教育中,没有专门的课程讲解“死亡”这件事,但幼儿园会在关键的时间节点对幼儿进行与生命有关的启蒙。

在今年的相关活动中,刘芳所在的幼儿园采取的是文化比较的形式。中班老师给孩子们介绍了中国“清明节”的祭祀方式,又带着孩子们一起观看《寻梦环游记》这部影片,了解墨西哥的“亡灵节”的习俗。孩子们会比较发现两种文化在祭祀方式上的不同,“比如中国祭祀时会身着黑衣、默哀、烧纸,而墨西哥则是全家人去装饰墓地,带上逝者生前最爱吃的东西,在那里拿着吉他唱歌。”

刘芳认为,打破文化壁垒,换一个角度让孩子看待死亡这件事,会让孩子对生命意义有新的认识,“教育孩子不要因为任何事情伤害自己,善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在中小学阶段,学校对生命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去年11月,教育部便发布了关于印发《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通知,其中提到,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全面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

领悟生存的意义也是积极的生命教育

对于家长们而言,在不回避的情况下,也可以用更积极的方式让青少年理解死亡。

肖斌认为,以前人们生活的环境让个体和周围人群的联系非常紧密,可以看到长辈或者熟悉的人生老病死的过程,而现代社会,孩子往往没有机会建立这种紧密连接,很难从小便能理解生命的规律。

他的建议是,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到大自然去,“观察生命”不失为一种做法。比如花开花落,比如动物有幼年,也有衰老、跑不动的时候,帮助孩子们理解生命规律的必然性,更积极看待生命的价值,减少恐惧心理。


“观察生命”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生命规律的必然性。图/ICphoto

其次,在清明节祭祀时,可以让青少年参与缅怀先辈、英雄人物等活动,引导孩子思考生命的价值,这有助于降低个体在处理生与死之间的焦虑感。“生命虽然会结束,但逝去的人依然会与生者有一定的情感连接。”肖斌解释道。

刘芳建议,针对低年龄的孩子,家长还可以通过一些绘本、影视作品,为孩子解答类似的问题,比如绘本《我爷爷变成了幽灵》《一片叶子落下来》《活一百万次的猫》,电影《寻梦环游记》等,都在用不同的叙述方式去帮助孩子们理解生命,甚至抚慰心灵。

徐凡认为,以持续一贯的态度让孩子领悟生存的意义和使命,也是积极的生命教育。她建议,从小让孩子学会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比如把提醒老人吃药的责任,把检查家里是否锁门的责任交给孩子,他们会完成得很好。”

通过承担责任而不是苍白地讲道理,孩子会逐渐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找到生活的支点。“一个时时刻刻关心别人的孩子,怎么会轻易地断送自己的生命呢?”徐凡说道。

校对 张彦君

  • 务说文解字原文(每况愈下原为每下愈况)
  • 2024-11-22每况愈下原为每下愈况《说文:屮部》:“每,艸盛上出也从屮,母声”译文:“每,形容草木茂盛上长的样子从屮,母声”《说文》屮部,象形字,今为母部“每”是象形字“每”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时期“每”字的甲骨文从女或母,其上部的形状像。
  • 福建二手车排放迁入标准(福建省推行二手私家车转移登记)
  • 2024-11-22福建省推行二手私家车转移登记来源:福州广电-福视悦动注意啦!福州市办理二手车过户有新变化!政策内容2021年9月23日起,福建省即将推行二手私家车转移登记“全省通办”,届时福建省籍居民购置非营运二手小微型汽车凭身份证在全省任一地。
  • 从跪坐到盘坐(从跪坐到)
  • 2024-11-22从跪坐到中国人的坐姿经历了坐、跪、跽、踞和跏趺再到垂足坐的演变,从最原始的席地而坐到后来的“正襟危坐”,再到现在的“沙发坐”其实,变化的不仅是中国人的坐姿,还暗含了坐具的变换最原始的席地而坐人们并不感觉到十分。
  • 陈晓和陈妍希的最近情况(陈晓带娃探班陈妍希录浪姐2)
  • 2024-11-22陈晓带娃探班陈妍希录浪姐2陈晓陈妍希这对夫妻,恋情开始的高调又甜蜜,但是婚后夫妻俩明显低调了好多,关于婚变问题更是时常冒出来而陈晓时而颓废的颜值,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久违未同框的夫妻俩,最近却也悄悄开启了甜蜜模式,在陈妍希带着公。
  • 五险一金具体有什么用(五险一金的作用)
  • 2024-11-22五险一金的作用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为解决公民退休后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提前退休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医疗险能报销去医院的门诊费,也能一定比例上报销住院产生的住院、医疗费是社保中用处最大,。
  • 巾帼枭雄柴九和宝琦(巾帼枭雄之康宝琦)
  • 2024-11-22巾帼枭雄之康宝琦TVB的电视是我最近几年回看最多的,很奇怪每看一次,总会产生不一样的想法同样的剧情,同样的演员,在人生不同阶段观看,总觉得有不一样的心境第一次看《巾帼枭雄》的时候,特别喜欢四奶奶康宝琦,她的出现彻底改。
  • 筑牢禁毒防线守护一方净土(人人争做禁毒卫士)
  • 2024-11-22人人争做禁毒卫士说,禁毒工作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衰、人民福祉,毒品一日不除,禁毒斗争就一日不能松懈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我市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宣传毒品的危害,倡导大家从我开始,筑起禁毒、防毒第一道防线市强制隔离戒。
  • 巧克力是怎么保存的(巧克力怎么存储)
  • 2024-11-22巧克力怎么存储巧克力比较脆弱,熔点较低,很容易溶化,不太好存储,如果想长时间保存巧克力,温度和湿度都有影响,所以想要巧克力存放时间长,存储的环境就要特别注意1、由成分看保质期从成分上来看,不同的巧克力保质期不一样,。
  • 如何制作蜜汁蒜香鸡腿(蜜汁蒜香鸡腿简单做法)
  • 2024-11-22蜜汁蒜香鸡腿简单做法食材:鸡腿2只;蚝油一勺;生抽一勺;料酒一勺;蜂蜜一勺;盐适量;老抽适量;姜四、五片;大蒜五、六瓣鸡腿剔除骨头后加入料酒、生抽、蚝油、蜂蜜各一勺、老抽适量、盐适量(调味料有咸味盐要少放)几片姜片、蒜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