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表示《水浒传》的后半段看得太过压抑。宋江带着山寨的兄弟们投靠了朝廷,随即替朝廷征辽、征方腊。而梁山上的诸位好汉们在这一系列战争斗死的死,残的残,原本一百零八位头领,到最后死得只剩27位,牺牲了70多位。
结果这仅剩的27位好汉也没什么好下场,"狡兔死,走狗烹",梁山好汉们被利用完毕,哪里能有什么好结果?付出了如此巨大的牺牲,仅仅只为宋江换来了楚州安抚使这么个官职,值得吗?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个楚州安抚使到底是个多大的官,具体又是是做什么的,放如今相当于啥官。如果不说,或许你还真猜不到。
宋江原本是郓城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押司。宋朝的官与吏是两种体系,押司只属于吏,不属于官。对于宋江这样的吏来说,这辈子恐怕都不可能入朝为仕,平步青云,这就是为何他会辗转投奔梁山,再由梁山招安进入朝廷的原因。
宋江是个有野心有抱负的人,他从来就不甘心自己一辈子在郓城县做个混吃等死的小人物,所以他广结天下英豪,为自己谋得了"及时雨"这个好名声,也为将来上梁山聚义奠定了基础。
所谓结交好汉,其实就是一群地方草寇互相吹捧,这些和宋江交好的江湖人大部分都是地痞流氓,是那个时代的悍匪恶霸。是的,这也是《水浒传》被诟病的一个原因,梁山好汉中的大部分成员虽然讲义气,但其本性却充满着"恶",动辄打家劫舍。
比如说梁山中稍微正面点的前任寨主晁盖,本也是郓城县东溪村的大流氓头子,平日里就喜欢争勇斗狠,因夺了西溪村的青石宝塔而被人唤作托塔天王。晁盖在夺了生辰纲之后,宋江利用职务之便掩护晁盖逃跑,而晁盖为了报救命之恩,遣人送了金条来感谢宋江。
只不过这金条和感谢信被宋江的外室阎婆惜发现。此时的阎婆惜跟张文远情投意合,为了防止阎婆惜走漏消息出卖自己,宋江两刀将阎婆惜送上了西天。背了人命官司,宋江从此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他先是被发配江州,后又因题反诗被人告发而上了梁山。
宋江的经营能力着实不错,主要是他有心计,原本的晁盖根本玩手段玩不过他,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梁山在宋江手下逐渐发展壮大,尤其是聚义厅排位时更是直接开始划分阵营。等晁盖在曾头市殒命后,梁山开始了宋江一家独大的局面,其巅峰期有一百零八位头领和数万精锐兵马。
随着梁山的势力越来越大,朝廷开始屡屡派兵前来讨伐。纵使整个山寨易守难攻,朝廷的正规军屡屡败在了梁山手下;但宋江明白,一寨之力是无法跟国家相抗衡的,更何况他本身就一直抱着入朝为官的想法。
因此在朝廷为了减轻牺牲转变思路从剿灭改为了招安后,宋江那叫一个欢喜。宋江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来了朝廷的招安诏书,立刻收拾包裹带着其他好汉们归顺了大宋。
当时北宋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外有辽国大军虎视眈眈,内有方腊叛军割地为王。
梁山在归顺朝廷之后自然要有所贡献,因此宋江便带着手下兄弟先征辽国,后伐方腊。但说是替朝廷排忧解难,实际上宋廷却是打着让这些恶霸们互相消耗的念头,因此在战争结束后宋江返京时,身边的兄弟只剩下了二十七个。
虽然宋江也不是故意要兄弟们去送死,但兄弟在他的眼中也的确只是助力自己逐梦北宋官场的"燃料",比起其他梁山好汉们的性命,他更在意自己的前途。然而牺牲了这么多人,付出了这么多年的努力,朝廷最后却只封赏给宋江"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
武德大夫是什么官职?宋徽宗时期给武官定下了五十三阶,武德大夫位于第二十八阶,相当于之前的旧官宫苑、左右骐骥、内藏库使,并没有实权,放到现在顶多是中校军衔。但需要明白一点的是,宋朝的武官是没有兵权的,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因此这个官职比我们想象中的更低。
北宋时期的楚州位于如今的江苏淮安,楚州安抚使在宋朝是各路负责军务治安的长官,说白了就是地方军事长官,一般是知州、知府兼任,但宋江并没有担任知州、知府,所以说白了又是一个没有太大实权的武官名头。
至于兵马都总管是地方高级军政的职称,而不是官职,跟上面的楚州安抚使加起来,可以理解为如今的一市区军区领导,但是是手上没有实际兵权的那种。出生入死只得了这么个官职,再想想高俅只靠踢蹴鞠就当上了太尉,这宋江心里别提有多憋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