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书人对一枝秋
这个时代,我们的节奏太快,有时候难免焦虑,但是品读诗书,却能让人的心灵安静下来。比如闲时翻一下《红楼梦》。
1:抛书人对一枝秋《红楼梦》里雅致的女孩很多。
探春在轻巧的小物件上用心,黛玉在诗词上费精神,宝钗在配色打络子、画具配置上都在行,迎春善棋,惜春善画,宝琴善收藏……
几乎每个人都一个雅致的重心。
从来没有想过,史湘云也是个雅致的女孩。直到菊花诗一节,她吟出“抛书人对一支秋”。
黛玉看了句极是称赞道:
“据我看来,头一句好的是‘圃冷斜阳忆旧游’,这句背面傅粉。‘抛书人对一枝秋’已经妙绝,将供菊说完,没处再说,故翻回来想到未折未供之先,意思深透。”
赏菊宴关于菊花的诗如此之多,黛玉却单单欣赏史湘云的这两句诗,实在有些令人意外。
我们不禁生出这样的疑问:
作为《红楼梦》中的诗词大家,除了符合诗词格律之外,湘云的诗妙处在哪里?
写了怎样的意境?
黛玉所说的“翻回来想到未折未供之先,意思深透”,又指的什么?
其实,被黛玉湘云看中的“一枝秋”,关系到中国文化里的两个概念“瓶花”艺术和“文房清供”。
2:瓶花的历史和文房清供
文房清供是文人的至高生活境界之一。古人认为,文人生活要雅趣相随。为了营造一个雅致的读书、作画、会友独处的环境,书房成为了文人着重打造的地方。
除了基本的文房四宝,他们应用多种器具,将意趣呈现。比如笔格、笔床、笔屏、笔筒、香炉、袖炉、手炉、如意、扇坠、古籍、奇石、……诸如此类。
这些浓缩着文人致精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揭示了古代文人雅士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世界的一切,就被统称为文房清供。
“供”,代指圣洁高贵之物;“清”,昭示清雅不俗的心境。
瓶花,因为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士大夫寄托林泉之思的浓缩,自然成为了文人书房案头清供之一。
我们国家瓶花的历史非常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魏晋唐宋以前。
历史长河中的瓶花,一开始只是作为佛前供奉,经历了漫长的丰富和改变,才发展成为今天的模样。
因此不是所有的瓶花,都可以作为文房清供。基于书房的空间氛围,作为文房清供的瓶花就有着很多要求。
在张谦德、陈洪绶等名家所著的瓶花系列作品中,对于作为文房清供的瓶花做了这样的概述:器在择,意在简,境在趣。
3:器在择,意在简,境在趣中国的玩物之道,曾被称为“”识器”之道,被认为器若不精,风雅不在。
张谦德在《瓶花谱》中说:
“凡插贮花,先须择瓶。春冬用铜,秋夏用磁,因乎时也。堂厦宜大,书室宜小,因乎地也。贵磁铜,贱金银,尚清雅也。忌有环,忌成对,像神祠也。口欲小而足欲厚,取其安稳而不泄气也。”
意思是说瓶花选择花瓶,分季节,分居室大小,也分材质,而且选择的花瓶不能有“环”,也不能成对,口必须小,而且还要厚,能够安稳不泄气。
选择好了瓶子之后,再根据花瓶的大小、材质选择花枝。
大瓶插花“折花须择大枝,或上茸下瘦,或左高右低,右高左低,或两蟠台接,偃亚偏曲,或挺露一干中出,上簇下蕃铺盖瓶口,令俯仰高下,疏密斜正,各具意态,得画家写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
讲究的是“势”。
小瓶插花:“折宜瘦巧,不宜繁杂,宜一种,多则二种,须分高下合插,俨若一枝天生二色,方美。或先凑簇象生,即以麻丝根下缚定插之。若彼此各向,则不佳矣。”
意境主旨落在“巧”上。
选好花枝,插花更是讲究。
因瓶花的审美在于"趣"与"适",所以在插花的过程中,也将中国文化的精神融入到了里面。比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插花的意趣分为"生趣、意趣、艺趣",它们将花与人看做平等的生命,在方寸之间,利用花枝本来的形态,展示自己的态度,通过最有机的融合,让其"适其境""适其趣""适其道”。
实现的是一花一世界,一瓶一人生的诠释。
瓶花因为缘起佛前的供奉,也将生活的“简”,融入到了瓶花的韵致里。
本着“斗清不斗奢,”删繁就简的原则,在错落必有致,落形必有语之间,让花以不失本来的形态,不失本来的手法,保持俯仰呼应,疏密得当,虚实相生的重新构架,呈现人与自然的相互映照。
最终,人因一花而愉悦,花因一人懂得而舒展。
4:瓶花处处满红楼在红楼的各房陈设之中,瓶花随处可见。
贾府中的丫鬟,每日都要将新鲜的花卉,送到各房中插瓶。小姐们不能像男人们一样拥有书房,瓶花成为了她们闺房将文人意趣附着的地方。
刘姥第二次进入大观园的时候,贾母一时兴起,就带着刘姥姥进行了一场“大观园”一日游,呈现了姑娘们闺阁瓶花的种种。
我们发现,几乎每个女孩的世界里都有一境瓶花作为点缀。
比如:走到探春的住处,秋爽斋就是完全按照书房的式样布置的。在这里瓶花就很抓人眼球。
“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
再比如走到薛宝钗的住处,陈设全无,只有瓶花。
“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
但是这种素净,贾母认为不是一个女孩的正常状态。她精通陈设,于是贾母给宝钗上了一课。她说爱素净不是一物没有,而是要讲究境界的。真正的“简”,需要烘托,需要和谐,需要“相映成趣”。
她让丫鬟拿来了这样三件:
"你把那石头盆景儿和那架纱桌屏,还有个墨烟冻石鼎,这三样摆在这案上就够了。再把那水墨字画白绫帐子拿来,把这帐子也换了。"
于是立刻改变了宝钗的房中气场。宝钗的数枝句菊花,因为有了文化底蕴的烘托,更加展现出,淡而不俗。
在红楼中还有这样一个场景,着重点出瓶花。
第五十回,众人在芦雪广联诗,红梅盛开,非常撩人,于是李纨就让宝玉去栊翠庵折梅花。
李纨命令丫鬟拿来一个美人耸肩的花瓶插瓶。而宝玉乞来的这枝梅花:
“只有二尺来高,旁有一横枝纵横而出,约有五六尺长,其间小枝分歧,或如蟠螭,或如僵蚓,或孤削如笔,或密聚如林,花吐胭脂, 香欺兰蕙,各各称赏。”
这里的瓶花虽然简易,但不管是插花的瓶子,还是梅花的式样都是极其精致的。我们脑海中也因为这段文字描写,形成了这样一幅瓶花的图景:
美人耸肩而立,瓶中红梅虬枝伸展,真是美人抱梅,双艳图的再现。
5:现代家居,瓶花是你的人格养育
文人的风骚,在历史的长河中,但一个家庭的氛围却因为一些小小的细节,显出不同。
有人说一个好的家,必不可少一瓶花。
瓶花走到这个开放的时代,已经从文人底蕴的丰富中,延伸了更多的意义。它更多的成为了当下,快节奏生活中养育人格精神的一种隐性替换方式。
台湾花艺专家黄永川先生说:“人生要很多际遇,你才会丰富。”
生活的本质,总是存在缺憾。
不能到达的地方,不能实现的山居境空,不能安静的心灵世界,诸如此类。
但是人们却把自己对于理想生活的美好,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去实现。文房清供与瓶花都是这种理想生活的承载,都是幽微之处,抚平人心境的重要方式。
“一草一木总关情”,那幽微之处,互相掩映而妙趣层生的瓶花,虽为方寸之地,却因为人的“移情”而令千姿百态,意味深长。
请闲时买一瓶花插吧,这样你“惊醉梦醒”的时候,就能领略有别于当下的另一种人生况味。那时让人与自然感应,因一束花,我们当下被水泥汀包裹的人生,也就不再僵硬,反而栩栩生姿了,焦虑也就缓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