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诗
北魏 .温子昇
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捣流黄。
香杵(chǔ)纹砧(zhēn) 知近远,传声递响何凄凉。
七夕长河烂,中秋明月光。
蠮螉(yē wēng)塞边绝候雁,鸳鸯楼上望天狼。
温子昇是北魏时期的文学家,尤善诗文,诗风清新质朴。他的诗与当时的文学家邢勋、魏收齐名, 被称为“北地三才”。曾自创乐府新题《敦煌乐》和《凉州乐歌》,乐府曲调《安定侯曲》,对后世影响很大。
这首乐府诗描写了一位长安城的女子在七夕到来的时候,对远在边塞的丈夫的思念。七夕在古代叫做乞巧节,是女子们乞求织女,给予她们智慧和美满姻缘的节日。所以七夕表现女子对情人的相思,也就成了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题。
整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以及层层渲染、对比反衬等手法,表现了女子独居的寂寞哀伤和对戍守边关的爱人的刻骨相思,以及早日结束战争的美好愿望。
从女子的角度来写出征,表现边塞的将士生活,从个人的家事推及到反抗外侮的国事,视角独特,立意深远,是闺怨诗的典范之作。
“长安城中秋夜长”,简单的一句话交代了诗歌的时间和地点,长安城内的一个秋夜,首句即渲染出秋夜悲凉之感。为何秋夜如此漫长?这是因为相爱的人分隔两地,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寂寞孤独让她辗转难眠,才觉得这秋夜格外漫长。
一个长字,让我们仿佛听到了漫漫长夜里,女子难眠之时,在黑暗中传来的声声叹息,创设出一种悠远寂寥的意境。
“佳人锦石捣流黄”,锦石、流黄本为华美之物,配上容貌娇艳的美人,本是一幅美妙的捣衣图景,可是在悲凉秋夜的烘托下,却反衬出佳人的格外寂寞。
容颜娇美又如何,锦衣玉食又如何,爱人不在身边,相思的忧伤仍然难以排解。本是明亮的色彩,却被这深沉暗淡的背景所笼罩,这一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由生出诸多慨叹。
接下来作者从多个角度来着力渲染女子的相思之意。香杵(chǔ)纹砧(zhēn) 知近远,传声递响何凄凉。”调动听觉写捣衣之声,有远有近,此起彼伏,在这寂静的秋夜越发孤寂,同时也暗示这样的相思是万千女子的共同悲伤。
那声声捣衣声中既有对爱人的无尽思念,也有对这无休止的战争的痛诉,直抒胸臆地表达,让女子的相思表现得淋漓尽致。
“七夕长河烂,中秋明月光。”为何会觉得七夕的银河格外灿烂?为何会觉得中秋的明月格外明亮?七夕和中秋本就是家人团圆、互述衷肠的日子,当万家灯火都在共赏银河明月之时,我却仍是孤单一人。
他人的欢喜团圆和女子的落寞处境形成强烈的反差,更加让人感受到女子苦苦相思而不得的哀伤。
自古以来,明月就是相思的寄托,中秋望月怀人,从月亮中寻得一丝光辉,可以抚慰离人孤寂的灵魂。
在三国曹植的《七哀诗》中就有这样的诗句:“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馀( yú)哀。“这里就是借明月来表达妇人的无限愁思。明月的光辉照在妇人的身上,越发显得她形单影只,茕茕(qióng qióng )孑( jié)立。
此时相思之情在层层渲染之下已到达顶点,然而最后一句“蠮螉(yē wēng)塞边绝候雁,鸳鸯楼上望天狼。”作者却宕开一笔,不从相思入笔,而是转而描绘了妇人独登高楼遥想边关的场景,升华了主题。
蠮螉(yē wēng)就是居庸关,为什么这里要突然写到边关看不到大雁呢?这是因为自古秋雁就是家的象征,秋雁消失意味着家已经很久未见,也就是边关已经很久没有消息传来。之所以杳无音讯,是因为天狼未灭。
天狼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九歌·东君》一文中,后在《晋书 · 天文志》中有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可见它自古以来就是外敌侵略的象征。借助天狼这一意象,借妇人遥望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消灭外敌,阖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这种化实为虚的写法展现了温子昇高超的艺术创作能力,也让整首诗的境界从一个妇人思夫的小我境界上升到为国事而忧,甘愿受相思之苦的大我境界,可谓匠心独运,感人肺腑!
整首词言浅而情深,言近而意远,把思妇内心的辗转,刻骨的相思刻画得淋漓尽致。无论是漫长的秋夜,还是那皎洁的明月,亦或是那凄凉的捣衣声都让人无语凝噎。如同后世李白在《捣衣篇》中的那句“明年若更征边塞,愿作阳台一段云。”宁愿化作巫山顶上的一片浮云,随夫而行,也不愿再独自承受这沉重的相思,令人怅惋。
#诗词##创作挑战赛##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快乐清秋##头号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