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方圆
我们在前面两篇文章中写道了“改革大家”张居正和“罢工皇帝”万历皇帝的故事,接下来这篇文章我们将来谈一下万历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他就是抗倭名将——戚继光。我们之所以要将戚继光拿出来说,是因为戚继光最能体现明朝中后期的军事困境,而我们前面两篇文章所说的只是经济和政治上的困境,所以戚继光自然就应该拿出来讲一下,毕竟他是那个时期的军事困境的最好表现者。
戚继光雕像
戚继光是在万历十五年年末的时候去世的,但在他生前,他就已经是一位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军了。但是对于这样一位可以说是民族英雄的死,朝廷居然没有做出任何反应,甚至连在最基本的记录都没有,更不用说什么大办丧礼,厚葬之说了。所以,这当然是一种极不公平的待遇。
不过,这在明朝,被不公平对待的武将,也不只有戚继光一人。
我们都知道,从宋朝开始,古代的朝廷就开始重文轻武,甚至有“不怕文官贪污受贿,就怕武将造反”的说法。到了明朝的时候,这一点就显得尤为突出,明朝皇帝对武将处处不信任,处处加以限制,生怕他们拥兵自重,反过来打自己一拳。就比如在打仗这件事情上,按道理来说,中央朝廷就应该让统帅掌握所有的资源来保证战争的胜利,因为皇帝居于庙堂之上,对前方战事可以说是不了解的,所以就不能瞎指挥,而是应该将决策权和其他一切资源都交给前方统帅。但是在明朝,就后勤供应来说,就根本不会交给武将来管理,甚至按纯军事目的,对后勤进行合理部署,都不被允许。
再具体战争过程里就更不用说了。不懂军事的文官甚至可以对将领指指点点。如果一旦武将当机立断,立刻投入战斗的话,那么就一定会被视作是贪功冒进,就是逞所谓的匹夫之勇。但如果反过来谨慎行军的话,就又会被说成是“畏缩不前,贪生怕死”。总之,无论你武将怎么做,都是错的,想要对,那就必须得听文官的“号令”。
当然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有效的杜绝武将叛乱,但是其代价也许更加严重,因为这就直接导致了明朝军队的战斗力非常低下。举个例子,在1555年的时候,有一股倭寇在南京城附近烧杀抢掠,一共杀了4000多人。这看起来似乎也是一股力量不小的军事力量,但是结果却出人意料,这群倭寇只有区区七十人,这还是大约,甚至还没有七十人。那当时驻守在南京附近的军队有多少呢?答案是十二万。是不是很讽刺?所以由此可见明朝军队的战斗力已经是低到何种程度了。
万历皇帝——剧照
所以说,戚继光奉命去讨伐倭寇,单靠这些军队是万万不行的,想要取胜就必须得进行军事改革。而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重新建立军事组织。
首先来说,那些来军营混日子士兵肯定是不能用了,必须得输入新的血液,也就是从新招募新兵。而戚继光招募新兵的标准也很简单,只要满足淳朴、听话两条就可以了。而训练方法也非常简单,那就是事无巨细的对士兵进行组织训练,至于细到什么程度呢?就拿制作干粮来说,都有明确的标准。在具体的战斗训练里,士兵也不需要拥有超常的武力,每天都在进行相对简单的动作拆解。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士兵们在战斗中能够很好的配合。紧接着,戚继光在士兵已经能配合良好的基础上,发明了“鸳鸯阵”。
戚继光练兵——剧照
从表面上看,这“鸳鸯阵”似乎是一套比较复杂的阵法,组成阵法的一共十二个人。其中一名队长,两名盾牌手,四名长枪手,两个狼筅手,两名镗钯手,还有一名火枪手。这里简单解释一下,盾牌手在队伍最前,负责防御和吸引火力。狼筅手,在两侧,伺机用狼筅,也就是两三米长,带枝叶的毛竹,把敌人扫倒,然后长枪手一拥而上,把敌人戳死。镗钯手和火枪手负责后方守卫。倭寇虽然个人战斗力很强,但是他们习惯单兵作战,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不是“鸳鸯阵”的对手。
由此可见,戚继光确实是一个军事天才。但同时在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在“鸳鸯阵”中,有一个人是配备火枪的。当时的火枪,也被称为“鸟铳”,也就是欧洲的“火绳枪”。这种枪虽然操作比较复杂,杀伤力也比较有限,但对付散兵倭寇和游牧骑兵,还是很有效果。至少比大毛竹做的狼筅有效。而且在当时,除了鸟铳之外,明朝也拥有着小型的火炮。
那既然这样,戚继光为何不大规模地组建火器军,而是要废那么大力气搞什么“鸳鸯阵”呢?这就是戚继光心中的苦了。
张居正像
其实早在戚继光之前,就有人有过这样的想法,他就是名将俞大猷。俞大猷曾经说过,不应该把倭寇放到陆地上来对付,而是要把他们堵在海上打,而海战很简单,只要谁的船多,谁的武器好,那谁就能赢。这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大船胜小船,大铳胜小铳”。但是这说起来简单,如果真的要实现这一想法,那整个国家的生产模式,都得要改变。为何这么说呢?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像狼筅、镗钯、刀枪剑盾这些东西,并没有什么精细化的要求,刀砍断了,大不了换一把钝的,也还能用。但是鸟铳就不一样了,它必须要统一化生产,而且对生产标准要求很高。如果达不到要求,或者无法统一生产,就会出现戚继光说的那种,弹药和口径不相符,引火线无法点等情况。但是要实现大规模精细化生产,就必须对人员、材料和经费进行集中管理和调配,成立单独的生产系统。同时,军队也要进行精英化的重组,甚至要重新定义军人的地位。
不仅如此,这不还不止是技术条件的限制,文官集团也不能允许,因为这样的军队已经超出了文官集团的理解和控制范围了。所以即便这样的想法很有建设意义,也能大幅度改变明朝的局面,但是终究还是难以成功。
在这些一系列的限制条件下,戚继光只能妥协,妥协,再妥协。最后只能采取一种更为实际,更为原始的军事组织方式来对付倭寇。但即便是这样,他也得需要当时文官集团领袖张居正的支持,为此,戚继光曾经还在张居正回乡葬父的时候,专门安排一支鸟铳队护送。
但是这一切的努力都在张居正死后也被彻底清算出局了。最后戚继光还被罢官免职。一代名将,只能含恨默默死去。由此看来,明朝此时的政治结构已经面临着崩塌的危机了,文官集团和一切的非“同类”集团的冲突和互撕,已经到了顶峰状态。亡国就在眼前。
资料参考:《万历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