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背景
1938年5月,日寇侵占徐州,徐属各县相继沦陷,国民党县区政权随之溃散,城镇纷纷建立维持会,土匪蜂起,四处抢劫,人心惶惶,民不聊生。1939年4月,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先遣第一梯队,自山东越陇海铁路南下,在地方抗日革命武装的配合下,开辟了邳县南部、睢宁北部、铜山东部三县边缘结合地区,以古邳、五工头一带为基地,积极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联合各方抗日力量,开展对敌斗争。1940年夏,正式建立了邳南行政公署及区、乡政权。在以运河以西,陇海铁路以南,海郑公路以北,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带,交通要道均为敌伪占领,敌、伪、顽、匪相互勾结,斗争极为复杂、尖锐和残酷。当时根据地初建,人才奇缺,需大批干部充实地方武装及政权机构。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地委根据中共中央华中局的“开办各种学校,大批培养干部”的指示精神,决定筹办邳南公学,培养抗建人才,把社会上广大失学失业青年吸收进来,经过短期政训训练和必要的文化学习后,分配到部队及地方政权的各个机构中去。随之由王健民、李觉民具体筹办建校事宜。1940年3月,地委就办学方针、任务、方法及生活待遇等问题作了具体指示,要求学校实行半军事化组织管理,贯彻“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方针,建立“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校风,把公学办成新型的抗大式的培养抗日革命干部的学校。
学校创办与学员培养
从1940年3月始至7月,经四个月的积极筹划,调配教职人员,拟定招生简章,通过各级政权动员青年学生报名、审核,招录学生180人。于是年7月5日,在土山镇东小吴楼开学,按文化程度编2个班。校长王健民、副校长李觉民;另设教务组、训育组、总务组以及救亡室。师生生活实行供给制。学校无固定校址,经常随政府机关流动转移,过军事化、战斗化生活。第一期培训半年,于是年12月结业,由地委统一分配工作。第二期1941年春招生近百人,因日寇连续扫荡,延至6月份开学。是年底结业,大部分学员被分配到四师九旅参军,少部分参加地方工作。
此时期,根据地随着反扫荡的不断胜利而日益巩固扩大,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1941年10月,建立邳睢铜灵四县联合办事处。1942年初,改邳南公学为邳睢铜灵四县联合中学(简称联中),由联办主任纵翰民兼任校长,刘瑞林任副校长,陈涛任教导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张泰然、周维章任总务主任。办学的性质、办学宗旨、方针,教学原则、内容、方法以及组织管理、领导体制,供给制度等沿袭公学未变。只是根据形势的发展需要,采取长短期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扩大培训范围,分设中学、师范、财会、行政、职业、师训等班科。学制师范班1年,中学班2-3年(实际教学中,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分配工作),训练班每期3-6个月。是年4月正式开学,年底有学生117人。1943年教导分开,王绍艮任教务主任,陈涛任训育主任。暑假招生约200人。无固定校址,上课无教室,门板作黑板,背包作凳,双膝作桌;学生无课本,教材全由教师编写;有时来不术印发,就老师讲,学生记。课后组织讨论加深理解,疑难及争论的问题,由老师解答;有关生产知识和技能,采取在实践中得到验证,亲自参加开荒种地、纺纱织布等。这种教学形式一直同部队一样,随敌情变化而流动转移,直到1945年春,抗战接近胜利,在古邳原旧城小学校址安定下来。1945年春联办改为第三专员公署。6月,师范班随专署进入灵壁北部,合并灵北中学;7月,接管伪办的睢宁中学。是年暑假,联中分三校区分别招生。8月,日寇投降。11月1日,三专署改为七专署。随着行政体制的调整改建,教育事业亦由政府统筹规划,睢宁中学、邳睢铜中学、灵北的联合中学三校合并,迁入睢宁县城,以东关书院和城内黉学为校址,改校名为“苏皖边区第七行政区第一中学”,因第七行政区即原淮北区,故又称“淮北第一中学”。校长刘瑞林、副校长李惠远,教务主任王绍艮,训育主任妆党委书记沈湘汀,总务主任阎石庵、王之敬。是年有学生300余人,分别编为胜利、和平、民主、团结、建设、博爱等班级。1946年初,为了吸收新解决区青年,又招收师范及中学插班生100余人。至此,师生员工达到500余人。
1946年7月下旬,因国民党向解放区发展全面进攻,学校迁出睢宁,除派出一部分师生参加支援朝阳集战斗外,其余师生作战略转移,经泗阳,淮阴、涟水、沭阳,越陇海铁路入鲁南,过郯城、临沂、汤头至旋子村,辗转行军两个多月,先后动员数批学生参军、支前。9月下旬,抽调师生96人,由高维真(中学部主任)等率领,前往华东野战医院救护伤员,后来他们大部分转入卫校从事医务工作。10月,联中奉命与华中建设大学附中合并。至此,联中完成了其光荣的历史使命。
作用及影响
六年余时间里,这所学校除师范班按一年制毕业外,中学班学制虽为二年,但绝大部分学生都在学习期间,根据需要离校参军或参加工作了。先后输送到党、政、军各条战线约1000余人,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及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事实证明,邳睢铜灵四县联合中学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中学,也不等同于当时各解放区和建国后各地所办的联中,而是当时特殊环境下,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创办的、且被社会各界所共认的一所培养抗战及建设人才的干部学校。
四县联合中学,为了适应战争环境,其机构设置和教学组织,以精练、灵活的近于军事化管理为原则。其最高领导机构是校部,校部下设处(组),各处(组)分工明确,但具体工作中又相互联系。学生分班,班有班主任和政治辅导员,学生中选出正副班长,并设若干个小组。学校培养人才的总目标明确,以政治教育为主,文化教育为辅的教育方针,根据需要制定教学计划、原则及方式方法,打破传统的普通中学陈规,走理论联系实际的培养学生的新路子。其一系列的办学模式,虽是产生在特殊环境下,但是对当今的教育体制改革仍有借鉴意义。
(根据邳睢铜灵四县联合中学校史编委会所编《邳睢铜灵四县联合中学简史》整理)
【本文作者 沈昌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