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流行“吃瓜”,而之前是“打酱油”,不知都是啥时候开始成流行词的。即便如今流行着吃瓜群众,但打酱油在我脑海里还是有点挥之不去。我还记得这是多少年前为了夸张自己年纪大了,在别人面前的自嘲:“儿子都会打酱油了!”
现代人用词的想象和意境是越来越丰富,说明中国人的心思和文字想象力是强大无边的。从祖宗发明文字开始,这种无边的想象已经是灵魂附体在这些方块字之中。族人天马行空的理解力和触类旁通的聪慧便自血脉流传万古。
其实小时候是很烦打酱油的,拎个黑黝黝的酱油瓶,几百年都不会洗白的,总觉得有点脏兮兮,不想拿它。不像现在一瓶瓶封好的生抽老抽,光光鲜鲜的。没有酱油可打的时代,打酱油却成了另一个含义的词。
讨厌酱油瓶,并不能阻止自己对酱油的渴望,黑黑的酱油在那缺油少盐的年代也是一个美味。多少次的酱油炒饭,看着白白的米饭被酱油染成油亮的黄褐色,香香甜甜塞饱肚子,嘴边残留的淡淡酱油味,好似如今仍在回荡。
喜欢吃酱油也曾经被小伙伴们嘲笑过。家乡有过一家酱厂,也许是生产过酱油,幽长的门廊挺神秘的不敢进去,我就被那些傻小子多次告诫:什么乌七八糟的酱油,都是放在那些多么多么脏的缸里,像屎一样的,苍蝇叮,满缸的白蛆虫!难闻得要命。那时候懵懂的我听得一愣一愣,实在想象不出这样的美味怎么可能是那样的出处。却又没勇气混进那家厂去看看!这个疙瘩一直哽在自己心里。一直到多年以后知道什么是酿制和发酵,才有所释怀。
在这个没有酱油打的时代,想想我们中的多数其实都成了名符其实的酱油王。或走遍大街小巷,或穿行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飘荡在阳光下的灰霾之中,或坐在铮亮的办公桌前,把满头的乌发摩挲得稀稀拉拉。满目的伤感,喜悦,沧桑,愤懑,舞台剧不断地上演。岁月蹉跎,其实也没有太多的滋味太多的时光供你品尝。打酱油也许是个轻松活!从别人的窗口拎个酱油瓶飘过的,便是无数个你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