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空母舰之前,海洋的主宰是战列舰,其自风帆时代诞生,1860年代开始变革,在1870-1890年代之间一度断代,但是期间的实验探讨一直没有中断,由1890年代开始复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末期逐渐式微。战列舰一直是各主要海权国家的主力舰种之一,称为主力舰。
根据各个国家战列舰性能不一,后人对二战时期的巅峰战列舰做了一个排行:
TOP、6 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美国)
“北卡罗来纳”级是美国1937年始建的一级战列舰,是二战前用于替代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建造的战列舰的第一级战列舰,该级舰一共两艘,分别为BB-55“北卡罗来纳”号和BB-56“华盛顿”号。
主炮是在科罗拉多级战列舰的主炮基础上的轻量化改进型,发射重型穿甲弹。副炮为10座双联装38倍口径5英寸高平两用炮(每舷5座),其中6座配置在主甲板上,另4座配置在上层甲板上。高炮最初采用28公厘和12.7公厘机枪,但在建成后随即换成盟军制式的20公厘及40公厘机炮。
TOP、5 黎塞留级战列舰(法国)
本级舰诞生自1934年6月25日法国海军最高会议关于法国海军新形势下的造舰计划,以抗衡新时期法国海军最大的威胁——意大利海军维内托级战列舰,新舰以PN-196为设计代号,以敦刻尔克级战列舰为设计基础,1935年10月22日开始建造,1939年1月17日命名为黎塞留号,1940年5月德国入侵法国,法国投降。
1940年6月黎赛留号在维希法国海军服役。次舰让·巴尔号1936年12月12日开工,1940年5月6日强制下水拖往卡萨布兰卡,法国解放后继续建造,1949年8月1日服役于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海军,三四号舰均未完工即被战火摧毁于船台。
本级舰标准排水量38500吨,满载排水量47548吨,装备新型四联装1935年式45倍径380毫米主炮塔两座,并列布置于前甲板;后甲板分列三点式布制三座三联装152毫米高平炮,舰体两舷布制六座双联装100毫米口径高射炮。舰首两座四联装主炮虽然在数量上逊于维内托级战列舰(3×三联装9门),但在一定程度上拥有较为密集的火力输出。
TOP、4 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意大利)
本级舰首批建造两艘,1937年法意英关系紧张后意大利再决定追加两艘改进型罗马号和帝国号。1934年前两舰开工,1940年竣工。1938年罗马号开工,1942年竣工。四号舰帝国号1938年开工,最后未完工。
前两舰成军服役不久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两舰参与了马塔潘角海战、第一、二次锡尔特湾海战等地中海战事,战争末期意大利资源缺乏两舰转而留港充当防空平台,在战争中受到一定损伤后均存活到战后,拆解。
本级舰满载排水量45000吨,采用适航性较高的长艏楼、球鼻艏、巡洋舰艉构型,装备三座三联装安莎尔多1934型381毫米口径主炮(前二后一)、四座三联装152毫米副炮和十二座90毫米单管高炮。装甲为带延伸结构的的盒型装甲舱和普列赛防鱼雷系统,装甲防御和水下防御体系完全独立,在设计上前卫且符合意大利海军特点需求。
TOP、3 俾斯麦级战列舰(德国)
在纳粹德国宣布撕毁《凡尔赛和约》之后,1935年与英国签订《英德海军协定》。德国海军开始准备建造俾斯麦级战列舰。英国曾要求德国将该型舰的排水量限制在35000吨,但德国以其不是华盛顿海军条约签字国为由断然拒绝。
1935年,“俾斯麦”级战列舰设计工作开始。最初的设计指标是:标准排水量35000吨,舰长250米,宽38米,吃水10米,四座双联装380毫米主炮,涡轮-电力装置。最大航速30节,最大续航力8000海里/19节。这是根据德国的实际情况决定的。
俾斯麦级的火力并不出众,同时由于其装甲防护沿用 “Incremental Armor Scheme”的设计模式(称为“全面防护”),装甲总重量达到同期战列舰中的最大比重,占标准排水量的41.85%,因此造成了大量排水量浪费。此外该舰在实现大防护尺度的同时,依赖大防护尺度提供的空间补偿,将主水平装甲安排在第三层甲板,让其与主舷侧装甲同时重叠在弹道上。
德国人虽然坦克、大炮、潜艇、飞机都不错,但是一直以来似乎军舰都不是强项,也难为了德国的设计师们。
TOP、2 依阿华级战列舰(美国)
20世纪30年代中期限制建造新战列舰的华盛顿海军条约期满。1936年美、英、法三国签订了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规定战列舰标准排水量不得超过35000吨,主炮口径不得超过356毫米。由于日本、意大利未签订该条约,1938年6月美、英、法三国将对战列舰的限制条款修改为标准排水量增加到45000吨,火炮口径增大到406毫米。
1938年5月,美国海军确定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后续的4.5万吨级新型高速战列舰的设计方案——依阿华级的设计方案。美国海军对之前建造的南达科他级战列舰的性能并不满意,主要是排水量偏小,限制了性能的提高。
在保持南达科他级防护水平的基础上依阿华级战列舰重点提高航速,大幅度提高主机功率,依阿华级的动力装置的主机功率是当时输出功率最大的舰船动力装置,设计航速高达33节,是历史上主机功率最大、航速最高的战列舰。
衣阿华装备3座三联装MK7型406毫米50倍口径主炮,标准排水量44560吨,满载排水量:55710吨(改装前),57265吨(改装后)。舰长:270.4米,舰宽:32.92米,吃水:10米,水线长:262.5米,航速:31节。
TOP、1 大和级战列舰(日本)
1942年2月12日,“大和”号接替“长门”号战列舰成为日本联合舰队旗舰。从1913年到1942年的29年里,日本海军共建成战列舰12艘。其中“大和”号(还有同型的“武藏”号)舰龄最短(1941年建成),排水量最大,火力最强,装甲最厚重,被誉为无坚不摧、固若金汤的海洋钢铁城堡。
因此,迷信大舰巨炮制胜论的日本海军对它的期望值很大,认为凭借像大和级战列舰这样的单舰威力就可驰骋太平洋,与美舰队抗衡了。然而,在美航母58特混舰队的打击下,“大和”号几乎无所作为。
大和号建成时,搭载3座3联装94式45倍径460毫米口径主炮,标准排水量65,000吨,试航排水量69,100吨,满载排水量72,808吨,舰体全长263米,水线长256米,垂线长244米,舰宽38.9米,水线宽36.9米,型深18.915米,平均吃水(试航)10.4米,满载平均吃水10.86米,航速27.46节。
不过不得不说,大和级战列舰防护性能比俾斯麦级差了不是一点半点;英国人为了炸毁俾斯麦级,出动了六百多架次飞机,最后还是俾斯麦级自毁而沉;而大河级仅仅承受了航空鱼雷9~12枚,航空炸弹22~24枚就沉没了,主炮弹药库如此重要的地方,竟然没能好好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