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称得上中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皇帝之一,因为他不仅向契丹人自称“儿皇帝”,还将燕云十六州拱手相让,导致中原政权数百间抬不起头。作为一位皇帝,石敬瑭既没有尊严,又没有底线,但颇让人意外的是,石敬瑭的侄儿石重贵却是一个“硬骨头”,他即位后便和契丹人开战。尽管石重贵最终亡国,但他的勇气还是留下了美名。
可惜的是,石重贵除了这份骨气,一无是处。
石重贵本没有做皇帝的资格,不过他生在了五代十国,一个“皇帝,兵强马壮者为之”的时代。石重贵是石敬瑭的侄儿,他出生后没几年父亲就去世了,所以石敬瑭将他收为己子。
石重贵天资聪颖,谨言慎行,做事情很稳重,很得石敬瑭喜爱和器重,不论是到哪都带着他。兴许是家族特性使然,石敬瑭看到石重贵的天赋,想好好培养,请来了名士王震给石重贵讲《礼记》,但是石重贵却对王震说:“非我家所做”。石重贵爱好骑马射箭,颇有沙陀一族的古风。
由于后唐皇帝的猜忌和怀疑,石敬瑭于晋阳起兵造反,后唐遣大军围攻太原。石重贵在这一战中脱颖而出,他为石敬瑭出谋划策,并亲自披甲上阵,与后唐作战。石敬瑭看在眼里,对这个养子非常赞赏。
后来石敬瑭以割地为条件,换取到了契丹人的支持,成功击败后唐军队,入主洛阳夺得帝位。临行前石敬瑭问契丹皇帝应让谁留守太原,耶律德光亲自点名石重贵,可见他这个时候名声已经传到了契丹人那里。
然而,石重贵的问题在这个时候也逐渐暴露出来,他留守太原,独揽大权,正是大展宏图的时候,可石重贵在这段时间没有做出任何政绩,除了得到一大堆官衔以外,他政绩平平,“未著人望”。
不过石敬瑭也没有其他人可以信任了,有叔父作为靠山,石重贵步步高升,很快就任开封尹,加封检校太傅,封为郑王,俨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和身份。
不过石敬瑭是有私心的,他器重石重贵,但石重贵毕竟只是他的养子,而不是亲生儿子,所以石敬瑭不想把皇位传给他。可惜石敬瑭的七个儿子大多早夭,唯一活着的石重睿尚且年幼。石敬瑭病重后,任宰相冯道为托孤重臣,希望他辅佐石重睿。冯道又不傻,石敬瑭一死,朝中的势力一目了然,除了石重贵,没人能当这个皇帝,所以他联合侍卫亲军指挥使景延广一起拥立石重贵为帝。
乱世造就英雄,周世宗柴荣继承了姑父的皇位,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千古流芳。年长柴荣七岁的石重贵也想成就一番事业,只是他所面临的环境,并不轻松。
石重贵接手的后晋看似有契丹作为靠山,但一方面契丹以宗主国自居,想以后晋作为入主中原的跳板,对后晋虎视眈眈,而其余政权则视后晋为大敌,吴越、后蜀都将枪口对准了后晋。要命的是,后晋内部也是矛盾重重,一个军阀建立的国家,毫无忠诚度可言,石重贵上位后,很难震慑住下面的将领。
屋漏偏逢连夜雨,石重贵即位后,后晋连年受灾,旱、蝗、涝、饥接连打击,饿殍遍地,民不聊生。
后晋面临的是内外交困的绝境,石重贵如果理智的话,应该先和契丹虚以委蛇,安稳国内的形势,恢复生产,积蓄力量。可是石重贵却气血上涌,听从了景延广的建议,向契丹皇帝称孙却不称臣。
相比于石敬瑭毕恭屈膝的丑态,石重贵的硬气当然是令人赞赏的,可是这份骨气对于后晋来说,却是一个噩耗。契丹早就觉得后晋不老实,想要取而代之,石重贵正好给了他们机会。开运元年(944年),契丹遣赵延寿、赵延昭率五万骑兵从雁门长驱直入,攻打后晋。石重贵六神无主,派遣使者向契丹求和,遭到拒绝。在诸位将领的簇拥下,石重贵被迫亲征,他的指挥昏庸而混乱,但由于中原军民饱受契丹人的欺凌,拼死作战,所以竟然将契丹人连续两次打了回去。
挫败契丹人的攻势后,石重贵以为都是自己的功劳,开始志得意满,放纵自己。石重贵暴露出他的本性,他回朝后做的第一件事既不是封赏将士,也不是赈济灾民,而是大肆纳美女入后宫,就连石敬瑭旧妃也不放过。
石重贵喜好舞乐,就连和契丹军作战的时候,他也要在军中每天听乐不止。战士们在前线奋勇杀敌,石重贵却忙着外出打猎,建造宫殿,从全国选拔乐工优伶。荒谬的是,阵亡的将士们所获得的抚恤,还不如优伶们随便一曲舞乐得到的赏赐多。
石重贵上位时,后晋连年遭灾,百姓流离失所。石重贵不仅没有念及灾民,反而在百姓都要易子而食的惨况下,派遣恶吏搜刮民脂民膏。
石重贵倒行逆施,最终只能尽失民心,而他所宠幸的将领也多为小人,最后葬送了后晋。契丹军来袭时,石重贵让杜重威和张彦泽率军,可这两人一个投敌,一个篡权,卖了后晋。
战败后,石重贵想要自焚,但最后也没能死成。石重贵的结局和北宋的徽钦二帝相似,他全家像奴隶一样被迁往天寒地冻的地方,契丹贵族看中他的哪个女儿嫔妃,就强行将其夺走。就这样,石重贵在屈辱中死在了建州的土地上。
纵观石重贵的一生,他公开向契丹叫板,和契丹开战,看似颇有勇气,可他的所作所为皆为将领官员裹挟,两次打败契丹也都是军民血战的成果,与他没有半点关系。石重贵和历史上的其他昏君并没有什么不同,他除了骨气,一无是处。只可惜,石重贵到死都没能明白,他的骨气也是中原百姓给他的,没有他们,他连最后的尊仰都保不住。
参考资料:
薛居正《旧五代史·晋书·少帝纪》
欧阳修《新五代史·晋本纪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