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孙科
日前,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发布,与此同时,一份“在校大学生数量排名”的榜单,也在网络引发热议。
梳理两份排名,在校大学生数量,郑州全国第二;中部六省,河南拥有数量最多的综合性大学……教育大省的头衔,河南实至名归。
而榜单上,百强高校,河南仅有2所;9个国家中心城市,郑州上榜高校数量排名垫底……“大而不强、多而不优”成为难以回避的课题。
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背景下,河南高等教育质、量并举,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图源:郑州大学
中国大学排名出炉郑大、河大、河师大位列河南前三4月19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发布了“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
排名对象是教育部最近一次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21年9月30日)中办学层次为本科,并且同时符合“2020年有本科毕业生”、“专任教师不少于100人”的高校。
其中,主榜为综合性大学排名,共有590个大学参与其中。
在这份榜单中,河南有31所高校入榜。
排名前10的本土高校分别为:郑州大学(51名)、河南大学(95名)、河南师范大学(128名)、河南农业大学(140名)、河南科技大学(155名)、河南理工大学(176名)、河南工业大学(196名)、郑州轻工业大学(215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21名)、中原工学院(241名)。
与2021年相比,河南前10名的位次变化不大:河南科技大学与河南理工大学“调换”了位置,中原工学院“挤掉”信阳师范学院,进入第10名。
从名次提升上看,在全国层面,相比2021年,郑大、河大都提升了2个名次,10名“尖子生”中,进步最大的是中原工学院,一年时间提升了59名。
主榜中,河南有31所高校入榜。
中部六省对比,河南入榜高校,也就是综合性大学的数量上高出湖北、湖南6所,稳居中部六省第一。
而在前100名高校“比拼”中,河南表现欠佳,只有郑大、河大两所高校上榜。不敌湖北的6所,以及湖南、安徽的3所,中部六省排名第4。
榜单反映出的“多而不优”的高校现状,是河南高等教育的痛点。
“即便郑大、河大进入了前100名,排名也并不靠前。”河南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河南大学资深教授、中原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耿明斋表示,河南高校的层次亟待提升。
《2021年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郑州普通高校在校生(含本专科)127.4万人,研究生约5.76万人,总量达到133.16万人。
根据近日大家热议的《2021年主要城市在校大学生数量排名》榜单,郑州在校大学生数量位于全国第二,仅次于广州的155.83万人。
这和河南强大的人口腹地有很大关系。
“郑州普通高等学校有68所,本地高校多,河南又是生源大省,因此,学生数量也会增多。”郑州师范学院国家中心城市研究院院长助理徐艳红说。
而在“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9个国家中心城市,北京27所高校入榜,上海18所,西安17所……而郑州,仅为10所,排名最后。
两组排名对比,折射出郑州高等教育的尴尬。“郑州普通高等学校数量虽多,可在质量上,需要提升的空间很大。很多高校都是职业院校和二本、民办高校,缺乏高质量大学。”徐艳红说。
量身定制郑大、河大“双一流”建设人大、哈工大等列入“入豫”合作办校清单一面是常年处于高考“地狱模式”榜首,一面是一流高等教育资源的匮乏,河南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渴求,由来已久。
在耿明斋看来,河南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需要获得相关支持。我省应当加大对现有高校的投入,提高省内高校的办学能力、办学水平,面向全球引进更多高端人才。引进更多高水平国内外大学,鼓励民间人士来河南建设高水平大学。
科教兴省,河南已在下一盘大棋:
河南省将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十大战略”之首。
2022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量身定制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打造河南高等教育“双航母”。推动7所高校11个学科创建国家“双一流”,调整优化高校结构布局、学科学院和专业设置。
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近几年,河南大动作频频:
与北京、上海签订教育合作协议;
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推动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电力大学等省外高校与河南科技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等省内高校结对合作,在科技创新、生态保护、人才培养、教育科研等领域深入开展省校合作、校校合作;
哈工大郑州研究院(一期)项目已成功申报为郑州市一类民生工程;
今年2月,南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建“中国人民大学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签约……
从教育大省,到教育强省,河南已在高速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