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度最佳童书
从单本到丛书,从童话、小说到童诗、绘本、无字书,从主题创作到创意视觉,在月榜的基础上,我们编辑团队选出了年度最佳童书,它由10本文字类作品和10本绘本作品组成,与榜单一起推送的是两篇观察综述文章。
这些作者中,年龄最长者是87岁的金波,最小则是24岁的余雪连,多位是从其他领域跨界而来的作者。人类在童年时期的进取精神如果需要一部作品来形容,多半是古希腊荷马的冒险史诗《奥德赛》,这种童年精神长久隐藏在我们的体内,而年度童书唤醒的正是相似的感受——我们需要时常奔赴自己的“童年奥德赛”,汲取面向未来的力量。
年度最佳童书(文字类)
《昆虫印象》
金波/著,钱理群/点评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橘颂》张炜/著
新蕾出版社
《三江源的扎西德勒》
杨志军/著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桦皮船》薛涛/著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敦煌灵犬》
顾春芳/著,陈汉煜/绘译林出版社
《从前有一个故事:龙向梅童话集》龙向梅/著,Monica Liaw/绘
上海贝贝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时间熊,镜子虎和看不见的小猫》范晔/著,顾湘/绘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落叶蝴蝶》高源/著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使者》张剑彬/著
少年儿童出版社
《冷湖上的拥抱》
于潇湉/著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年度最佳童书(绘本类)
《我的家在紫禁城》
赵广超、麦家碧、谢立文等/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我的飞鸟朋友·你如此勇敢》
保冬妮/著
黄捷、郭棋、于澍/绘
接力出版社
《虫子间》朱赢椿/著
新经典文化·新星出版社
《亲爱的,你好,晚安》
萧萍/文,马小得/图
金婧、[加]吉妮·梅农(Jinny Menon)/译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鸭子小姐找租客》
于云/文图
信谊·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无所谓套装》
西尔维亚·普拉斯/著
小武/绘,南丁/译乐府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盲人摸象》小龙花/著
千寻·晨光出版社
《小石匠 : 云冈的故事》
郑岩/著,李星明/绘
海豚出版社
《月亮之歌》
刘奔/文,刘丰/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太阳虫》余雪连/著绘
平行小宇宙·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我们都在奔赴“童年奥德赛”
文 / 郑周明
每个月出现在我们编辑面前的好书如此之多,涉猎的题材之广泛,插画艺术之精巧,实在是惊喜多过缺憾。或也因此,月榜是交汇了原创与引进童书的世界,而年榜我们则希望集中聚焦于本土作者的创作活力,他们中年龄最长者是87岁的金波,最小则是24岁的余雪连,多位是从其他领域跨界而来的作者。人类在童年时期的进取精神如果需要一部作品来形容,多半是古希腊荷马的冒险史诗《奥德赛》,这种童年精神长久隐藏在我们的体内,而年度童书唤醒的正是相似的感受——我们需要时常奔赴自己的“童年奥德赛”,汲取面向未来的力量。
《敦煌灵犬》插画
这场“童年奥德赛”旅程的第一站,闪现在《使者》里依托真实历史的“少年革命者”的青春梦想里,也闪现在《桦皮船》里那个渴望成长为在山林中自然行走的鄂伦春少年,一艘桦皮船上火车、搭汽车又入水,忙碌的现代人对这般世外桃源的画面投去了羡慕的眼光,目送这对勇敢美好的祖孙二人。勇敢的还有《敦煌灵犬》里的中华田园犬“乐乐”,它重返莫高窟成为保护犬的冒险之旅是“丝绸之路”上的《奥德赛》缩影,因神话氛围而更空灵奇幻。
《三江源的扎西德勒》
《时间熊,镜子虎和看不见的小猫》插画
无论身处城市还是乡村,我们都惊人的对大自然怀有相似情怀,作家金波和学者钱理群两位老者,都忍不住在《昆虫印象》里对儿时昆虫如数家珍,并且不忘点明这背后的审美意义,大自然正像是童年的外化,它“有好奇的探究,有新鲜的发现,还有发自内心的敬畏”,人类的美德尽数藏在大自然和童年之中,在任何年龄阶段,都值得回望当时的那份纯真心灵。于是我们理解了,《三江源的扎西德勒》那种来自高原的粗犷沧桑与诗意的动物形象为何打动人心,也能理解借助童话的感受力和想象力,译者范晔和擅长画画的作家顾湘通过合作《时间熊,镜子虎和看不见的小猫》,为内心的情绪命名幻化出一个个奇怪的动物形象,展现万物生命在最初的时候,因没有定规而有无限可能性。在《从前有一个故事》这套童话集里,作者龙向梅将童话视为一个准备生长的小圆点,随意赋形,家乡的石头、青瓦、空气生发出了温暖的奇幻质地,长出了樱桃树、屋顶小人、小精灵等形象,每一个回想家乡草木的我们,又怎能否认这些不就是真切地存在于记忆与梦境的混糅中?
《从前有一个故事》《橘颂》插画
金波曾在晚年时写信给自己的孙辈谈论当人老去,儿童如何与老人对话相处的问题。老人之所以喜亲近儿童,在于他们在生命的两端都沉浸着童年精神。作家张炜在《橘颂》中打开了一个老人看待生命的诗意视角,“橘颂”猫的加入则带来了童话与寓言的氛围,在生命流转中我们感受着宁静又高远的时空;《冷湖上的拥抱》通过石油工人的题材联结起儿童与父辈的重建相识、对祖辈石油工作的精神认知,悄然融合了宏大叙事与主题写作;来自青年作家之笔的《落叶蝴蝶》则以坦率的方式直面成长期少女和重病爷爷之间的家庭生活,落叶与蝴蝶两个意象看似对立,也有互相转化的机缘。
这场“童年奥德赛”旅程的下一站,同样弥漫在我们挑选的十部绘本之间,只是它们更为突显精巧创意的形式与插画艺术的感召力。犹记得本月初在上海国际童书展的现场,看到许多成年人向出版编辑们询问适合自己看的绘本推荐,不必意外,当下热衷于阅读绘本的群体中,成年人也占据了不小比重,一部富有艺术性的绘本,往往打动的是全年龄群体。而我们站在这十部绘本面前,总会很直接地被某些细节所触动。
《我的家在紫禁城》《小石匠:云冈的故事》插画
在无数重述传统文化的绘本中,我们打捞出了两种,一套是故宫题材开山之作的7册本《我的家在紫禁城》,借助动漫形象麦兜和朋友们的视角,故宫之旅一路从森林向建筑艺术成型,每一册风格各异但共同聚合成了超越时间的美学张力。另一本《小石匠:云冈的故事》联合了专家研究者和“90后”插画师,将看似严肃的佛像历史还原到一个小石匠的温暖视角,同样用心的还有用纸,插画师在作画时特意选择了手工的雁皮古法生宣纸,呈现出石头一般的肌理。
许多人说好的绘本有一种治愈力,这种力量来自哪里?它或许是《月亮之歌》里为越过崇山峻岭的勇敢者而照亮的月亮,或许是《太阳虫》里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要朝向阳光而去的小飞虫,更是《亲爱的,你好,晚安》中以交响乐结构创作的儿童诗,诗人萧萍用苹果的意象将治愈带给疫情期间的每个个体。这正是属于绘本的治愈力,就像里尔克的那句诗,“凭着这温柔的姿态,你可以把握整个世界。”
《月亮之歌》《盲人摸象》插画
还要提到绘本的创新力,由知名书籍设计师朱赢椿打造的《虫子间》为少儿推出了一本专属版本,它由观察日记、现场照片、创意手绘和虫子小课堂等内容组成,为读者带来富有“松弛感”的虫子世界。另一本具有创新意义的是《盲人摸象》,它融合苗族古歌《蝴蝶妈妈》的传说,重述了《盲人摸象》的寓言,画面中一头大象幻化为一只轻盈的蝴蝶,继而衍生出万物,变化万千,无穷无尽。
这同样是勾勒这十部绘本的一则寓言——从有限的翻阅中,触摸到历史记忆、生活感召、治愈力与创新力,小小的童书,就这样聚合成了一大部属于童年的史诗。
新媒体编辑:郑周明
配图:出版资料
每天准时与我们遇见的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