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家的是《红楼梦》中的一个下人,说尼姑净虚是秃歪拉,这又从何说起,秃歪拉是什么意思,曹雪芹把尼姑的肮脏和不净带入了红楼,写出了一个出家人的不洁和权势,给人一种晦涩和贪婪的感觉,从而对红楼中的尼姑有了遐想,尼姑作为女人,在古代其地位如何?带着这些疑问,今天写写红楼梦中的尼姑。
尼姑本是翻译过来的,中国文化起初并不存在尼姑二字,早在公元前313年,也就是西晋的时候,有一本《比丘尼传》,详细记载了我国的第一个尼姑——净检,是从西方传教而来,剃发修行,受十戒。
所谓十戒,在佛教中指的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不歌舞及旁听、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
佛教在中国发展比较晚,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唐朝,因为汉朝大一统,唐朝社会安定,如果是战乱年代,佛教自然不会很昌盛。
佛法云:无相实相、法性空理。
女子出家为尼,最早是一种传教士,也算是颇有文化之人,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然而能说会道,通经者少之甚少,佛教自形成之后,万物阴阳,佛法要传于世,被人们所信仰,只有男的肯定不适合发展和传播,更需要女性悟万女之灵,播佛法之事,于是尼姑诞生了。
大乘佛法中云难明难了不可观,文学巨作《大学》中也道出了明明德,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尼姑的产生源自于事物的发展,也是一种辨证的演变过程,从精神世界来说遵循了人类五行阴阳之说,更富有神话色彩,女娲为之女,尼姑者缘道而从佛。
所以在古代,尼姑本是神圣的职业,是受人敬仰的,一定程度充当着人们的老师,授业解惑,宣扬正义,说大一点,就是普渡众生,佛法无边。
然而曹雪芹笔下的尼姑,且是别有一番滋味,下面就写一下《红楼梦》中的尼姑。
《红楼梦》演绎的是群芳,女人比较大,大多故事都是围绕着女人而言,尼姑也就不例外,有带发修行的,有已经修行好几年的,还有打算出家修行的,最有名气的就是红楼梦中的馒头庵。今天避开妙玉、就说净虚和智能儿师徒两个。
净虚。这是一位大师级别的尼姑,在红楼中很有身份,是很多小尼姑的师傅,然而这个尼姑六心不净,哪怕是为钱,还是替别人消灾,纵使王熙凤做了一件伤天害理的事情,是一桩金钱交易,最后弄得两死一伤(心伤)。
这个老尼是想棒打鸳鸯,长安有一女,是个大财主家的千金,李衙内看上了这位美女,但是这位金哥梅花有主,许配给了长安守备的儿子,守备仗势欺人,辱骂张家一女许两人,还要状告,老尼想让王熙凤施展才华,把备守家的退了,替有钱人出气,王熙凤说:
我说行就行,你叫他拿3000两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口气。
这里看出,老尼是受人委任,想替别人出气,有没有好处,全文没有明确说出,但是老尼说:
有,有,这个不难,既如此,奶奶明日就开恩也罢了。
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
王熙凤写了一份书信,快马传给守备,守备一看是贾琏的名字,自认倒霉,不敢和贾府为敌,只能退缩,这就是不看僧面看佛面,结局是悲剧,财主家的女儿上吊自缢,守备的儿子为爱殉情。
凤姐一箭双雕,落了个3000两雪花银。
而尼姑戒律中就有不妄言,不蓄金银财宝。可这个净虚实在是太虚,干这样的事情有辱佛门静地,可见尼姑并未看透人世间的一切,正如好了歌说的,唯有金银忘不了。
智能是老尼的徒弟,和秦钟相恋,王熙凤和净虚弄权期间,黑夜来临。秦钟找到了智能,原文这样写:
一口吹了灯,满屋漆黑,将智能抱到炕上,就云雨起来。
这是佛门静地,这师徒两个都在干嘛,这就是《红楼梦》中肮脏的尼姑庵。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秃歪拉。这就和把和尚叫秃驴一个意思。骂人的话,就是指光头。
可周瑞家的作为王夫人的陪房,王夫人吃斋念佛,周瑞家的没有被渲染,反而对尼姑不尊重,可见尼姑在《红楼梦》中的地位着实不高,因为馒头庵似乎就是为贾府而设的私庵,真正古代的尼姑庵是很受人敬仰的,而且是正义的化身,不过在文学作品中大多不是很完美,比如金庸笔下的灭绝师太这些修行之人,都是心肠毒辣,和王熙凤一样。
秃歪拉这三个词语出自《红楼梦》第七回,看原文:
周瑞家的因问智能儿,你是什么时候来的,你师傅那秃歪拉哪里去了,
周瑞家的这样称呼净虚,完全是不把尼姑放在眼里,也有些看不起,的确,他们做的这些事有些龌龊,王熙凤和尼姑都是一丘之貉,人面兽心,人前一套,背后做什么谁都不知道,这样的人性太可怕,曹雪芹多么想写出慎独,可惜这些人无法摆脱世俗的烦恼而达到逍遥。
智能也不能躲开情和欲,违心不净,佛奈她何,最后善有善报,大地一片白茫茫真干净,妙玉都是那样的下场,可想智能和净虚能好到哪里去。
总结:
《红楼梦》又名《情僧录》,给僧人和尼姑披上这样的外装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品读这本名著的时候万不可有邪念和仇恨之心,要看懂是非曲直,作者的意图是体现人物个性,诉说当时的社会现状。来映射一个时代的阶级矛盾,至于风月之事,智能是小孩子,岂能看破红尘,人非圣贤,孰能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