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在浏览腾讯新闻看到这样一则新闻:
3月6日16时许,逃亡两年多的四川广安籍男子刘某某落网。其实早在半个小时前,办案民警就盯上他了,但由于刘某某和儿子在逛街,民警没有立即实施抓捕。
落网后,刘某某得知了民警实施抓捕的过程,对于推迟抓捕一事,他特别感动:“谢谢你们想得这么周到,没有在我儿子面前抓我,让我有尊严!”刘某某积极配合调查,主动交代了自己破坏市场经济秩序,非法从事传销活动的违法事实。
新闻的下方有许多人的评论,呼声最高的评论是这样:为民警点赞!能够最大限度的顾及孩子的内心,让孩子没有心里阴影,挺好!
民警在抓捕犯罪人时都能顾及孩子的内心不给孩子留下阴影。反观有些家长在顾及孩子内心这条路上越行越远。
我的朋友大杨已到被崔婚年龄,却一点找男朋友的欲望都没有。用她的原话说:小时候看到父母经常吵架甚打架的日子过够了,一点都不想走进婚姻,再來组建没爱的家庭。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吵闹,孩子从小在这样的氛围长大造成很大的心里阴影。如果父母顾及孩子的心内,就算想吵架也会避着孩子。不单在家庭中父母极少顾及孩子的感受,在外也会犯这种错误。
我在幼儿园带班时看到有家长一些行为给对孩子的心内造成伤害。都是无意识的犯之。不是有意为之。例如小志,每次亲子活动中,他准备向我们说话或我们问问题等他回答时,他妈妈总是抢他面前帮他回答了。滔滔不绝的把小志想说的话都说完了,没有耐心等孩子把话说完或怕孩子说得不好,都是不顾及孩子内心行为,无意中给孩子内心造成压力,从而形成怕说话说错话。这也是造成小志语言表达能力不好,很少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原因之一。
再如浩浩,那天早晨接园时,浩浩着哭腔走进课室,后面跟着气冲冲的姥爷。嘴里喊着让浩浩站着,靠墙,把手举起来。我看到浩浩很配合的完成姥爷要求的一系列的动作,嘴里眼睛里面充满着恐慌。在大庭广众之下,在老师面前都可以这样不顾及孩子的内心。许多的案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顾及孩子内心的民警和我们一些家长有如此大的明显对比。
2
顾及孩子内心和不顾孩子内心成长有什么区别?
先来说一下,什么叫顾及孩子的内心?顾及孩子的内心就是:遇到事情第一个衡量事情本身对孩子内心什么的利弊关系。例如民警抓捕罪犯时衡量孩子的感受,想到在他面前抓走,爸爸会让孩子失望或留下伤害,会留下阴影的利弊关系。选择缓后执行现场抓捕任务。或者夫妻吵架能衡量:若自己情绪波动很大,无法控制时的行为会孩子留下的伤害和阴影,能否转移吵架的阵地,孩子不在的阵地。关注孩子的内心就是让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中去成长,孩子的内心自然是健康的,阳光的。
若不能顾及孩子内心,就是一时冲动,口无遮拦,想打骂或批评孩子,都随着自己的情绪,不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给孩子心里留下了深深的伤害。不顾及孩子内心成长,像浩浩的姥爷在大庭广众上这样羞辱孩子,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变得自信,只留下阴影以后,面对羞辱的他的人都不敢反抗,只能服从。
很多时候父母对孩子的伤害都是无意的,我们这一代父母比上一代的父母更重视家长学习,像但面对孩子各种各样的情绪和行为问题,仍然是焦虑无措。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家说过:我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的保护儿童的心灵。如果做任何事都能顾及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就会更懂孩子,增加亲子沟通。我们教育像心灵的对话一样,家长能和孩子的内心相通,教育就成了简单的事。
3
那如何在日常生活养成顾及孩子内心的好习惯呢?
1.父母要更多的学习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内心想法。
例如三岁的孩子从幼儿园带回不属于自己东西的时候,作为父母切记,不要轻易给孩子扣上偷窃的罪名,心理学专家认为三岁前的孩子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与别人打招呼就拿走,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不知道别人东西是不能拿的。千万不要看到孩子把别人东西带回来,就发脾气,要了解孩子年龄特征行为以免造成孩子心里伤害走向别一端。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极其丰富的时代,随时可以学习到孩子每个不同年龄特征的行为习惯,让我们更懂孩子内心才可顾及孩子的内心。
2.回归事情本身,以顾及孩子内心作正面引导为向导来解决问题
有一天如果孩子告诉你,他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如果你气冲冲的去找老师理论,对孩子的内心并没有什么成长,因为是你帮他解决了问题。我们先心平气和的跟孩子了解事情前因后果,详细的分析老师这样做的原因,若是因为孩子上课不遵守纪律,老师批评是正确的,因为老师是为了他可以成为更优秀的孩子。我们要学会遵守老师的课堂纪律!若是其他原因,老师误会了孩子,就跟老师好好沟通,由老师跟孩子去解决这个问题,相信老师会处理好孩子,是在关注孩子心理成长的基础上。像你突然听到有孩子同学妈妈说:你孩子打了他的孩子。也不要先动怒,依然要回归到事情的本身去正面引导孩子。
3.尊重孩子经常与孩子交流,鼓励,肯定孩子。
多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听听孩子的建议,经常交流你会知道孩子更多内心想法,一次次的沟通中我的孩子告诉我,他在厕所便便,我在总在刷牙有刷牙水浅到他身上很不舒服。听了之后我赶紧修正行为不再那个时间去刷牙。孩子有很多想法,会被我们无意打断。在日常生活中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多跟孩子交流,鼓励孩子,肯定孩子,孩子倍感尊重,从而更有自信心。
4.公共场所上,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尊重孩子个体
不得不承认,有时候我们做父母的优越感都体现在公共场所上了,随时可见有大声斥责孩子不许调皮,甚至在公共场所动手打孩子的的家长也有。越在公共场所也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孩子不对的时候,我们可以实施低声教育。尊重孩子,先低声跟孩子讲明公共场所上的规则。总比等发现状况才大声制止或斥责好多了。孩子在公共场所到大声批评和我们大人被领导当面批评一样,心里很不爽,说不好还会辞职。我们的孩子感受不好的时候会叛逆,会越来越捣乱。所以控制好情绪,让自己缓下来的时候再跟孩子沟通。
5.优化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是在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环境。你尊重丈夫或者丈夫尊重你对于孩子来说,有爱的家庭氛围最能抵达孩子的内心。这样的氛围里面,在外面受伤了,也回到家也能被治愈。有爱的家庭氛围,互尊互重的家庭氛围是滋养健康内心的营养土壤。
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的先生—陶行知。让我们先变成小孩,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才可以做孩子的老师。当你蹲下来跟孩子同一视野的时候,你才发现孩子的目光其实只可以看到我们膝盖部位,在拥挤的人群中,你看到的是远方的美景,而孩子只能看到旁边人群的身体。所以变成孩子以孩子的角度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去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去呵护孩子的内心。
晓笛育儿分享记,欢迎关注,点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