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桂东
发酵大豆当肥料、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在胶州市铺集镇,有这样一家农场:种植的是非常传统的红富士品种,依靠过硬的品质吸引全国的客户提前下单抢购,每斤的价格比一般苹果贵1到2元。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近日,记者就来到了位于铺集镇的青岛苹安果家庭农场进行探访。
记者来到这家农场,红扑扑的大苹果已经挂满了枝头。农场的负责人张洪平说,再过一个星期,这些苹果就上市了。他们家种植的品种以传统的红富士为主,北上广等大城市大客户早就已经下了订单。
“刚开始种苹果,完全是凭借一腔热情。”张洪平说,他本来开了一家机械厂,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在2008年左右年收入也近百万。手里有了一点积蓄以后,他就想着要做自己喜欢的农业,种出口感好、质量高、吃着放心的苹果。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2008年,他将承包的200亩土地,种植上了传统的红富士苹果。由于忙于工厂的生意,他雇了专门的工人来负责,但是效果并不好。考虑到刚开始苹果还在生长期,前几年赔钱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时亏到第五年,就有点受不了了。”张洪平说,他一边忙工厂,一边又分心农场,结果两边都没弄好。工厂的收入也不好,挣的钱都投入到农场里了,但是一直不见盈利。亏到2017年的时候,他已经非常后悔了,当时没想到难度这么大。“前后已经亏了将近500万,如果放弃就打水漂了。”张洪平说,由于两边不能兼顾,他索性将工厂交给其他人管理,自己一心扑到农场里。
门外汉炼成苹果专家靠品质卖出好价刚开始的时候,他对于种苹果技术可以说一窍不通,大部分的事情都交给其他工人。但是种出的苹果不仅产量低,坏果率也高,一直没有办法挣钱。
从2018年开始,他抛开工厂一心扑到了果园里。他四处跟有经验的种植户学习,同时咨询果树专家,很快掌握了基本的种植知识。也正是从这一年,苹果的产量提升了上来,同时坏果率也降低了。
张洪平说,即使10年时间亏了近500万,也没改变过要种出放心苹果的初心。他给自己苹果的定位就是吃得放心。在种植的初期,他就进行土壤的改良。为此,他到10公里之外的养牛场拉牛粪喂树,增加土壤的有机质;还在果园里打井保障水源。在种植的过程中,全部使用大豆发酵以后的有机肥。这样种出来的苹果,无论是口感还是甜度上,都强于一般的苹果。
也正是通过前几年的铺垫,终于在2018年迎来了转折点,不仅苹果迎来了大丰收,苹果的收购价也是一路走高。由于前期积累的口碑,他们家的苹果更是紧俏。许多老客户都来抢货,价格就这样升上来了。
随后,他还获得了“山东省精品采摘园”、“山东省示范家庭农场”的称号。2020年6月,获评国家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
苹果迎来大丰收亩产6000斤纯收入近万元张洪平说,现在苹果新品种日新月异,不少果农也是更新换代。但是,他走的确实一条逆向的路:还原老口味的红富士。通过科学的种植,提升苹果的口感。“很多都是回头客,品尝了以后都说口感好。”张洪平说,现在“苹安果”的品牌已经小有名气。每年到了收获季,来自上海、北京、福建等地的客户,都纷纷开车来购买苹果。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他们家的苹果大丰收,亩产6000斤左右。普通苹果的收购价5元左右,比市场价高出1到2元。虽然跟其他相比产量低一些,但是总体算下来,纯收入还是要高。除去各种支出,他一亩地的纯收入近万元。
不过,眼看苹果不愁卖,价格也更高,他并未打算扩大规模。张洪平说,下一步他打算再继续缩小一点种植面积。一方面自己年龄越来越大,难以管理更大的规模。最主要的原因,他还是想继续提升苹果的品质,擦亮自己“苹安果”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