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海尔曾说过:“历史是一出没有结局的戏。每个结局都是这出戏的新情节的开始。”
历史如同一辆驶过的马车,车轨上混载着不同的故事结局,让后人感到神秘而新奇。
也正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在不断地记载和传承下,成就了如今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明。
关于中国的历史,就会想到朝代更替,每一个朝代都有它存在的意义,而现在我们最常提到的朝代之一,便是盛唐的文明。
盛唐的繁荣与安定之前,也是躲不开皇子夺位的故事。
唐朝的皇帝中,李世民曾经英勇杀敌,立下汗马功劳,但是由于他出身问题,让他起初是没有资格继承父亲的皇位。
就在这个制度之下,我们看到了史料中记载的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历史上一直是意见不太统一的,直到在多朝的古都陕西西安,一次工程建设中,李建成的墓志铭偶然被挖掘出土,揭开了唐朝皇帝李世民的神秘面纱。
李建成墓
李建成墓志铭作为多朝代的古都——陕西西安,继承了无数朝代历史的文明,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可能还是要说秦始皇兵马俑。
除了这个,现代的新闻中,我们也会经常听到一些西安建设地铁、修建大楼时打地基等发现历史文物,不得不停工,开始文物考古。
2005年的一次建筑工地施工,便发现了一个来自唐朝的古墓。施工团队首先挖出了两块石碑,石碑上保留着十分清晰的文字,记载着一些很详尽的历史。
秦始皇兵马俑
面对出土的石碑,施工团队密谋了贩卖计划,他们并没有第一时间联络文物局进行保护与探查,而是见钱眼开,希望将这个石碑走“黑市”卖出去,得到一笔巨款,然后工人们将这笔“天上掉下的馅饼”进行分赃。
在密谋商讨后,几个人联系到了文物贩子,很快将石碑卖给了文物贩子。
石碑的命运就这样转交给了文物贩子手里,几年之后,石碑并没有被贩卖出去,还刚好赶上了国家打击文物贩卖的违法行为,在公安机关的不懈努力下,石碑被成功追回。
命运坎坷的石碑,终于来到了历史文物研究相关的专家手里,多位专家对这两块石碑进行了十分仔细的研究与讨论。
石碑
该石碑来自唐朝,是盛唐的产物。两块石碑都是盝顶形,在石碑上,可以看到用阳文仔细篆刻的文字,书写着大唐姑息王墓志铭。
历史学家开始广泛查阅资料,了解到大唐姑息王就是宣武门事变之中,被杀害的太子李建成。
“大唐故息隐王墓志,王讳建成,武德九年六月四日薨於京师,粤以贞观二年岁次戊子正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葬於雍州长安县之高阳原。”
被历史文物学家翻译后的文字,便是上述的这句话。可以看出这段文字,仅仅描述了墓主人的名字,死亡时间以及葬在哪里。
对于墓主人生平事迹以及历史功绩而言,都没有提及,对于一届太子而言,显得过于简单。不少专家对于石碑上的墓志铭感到很失望,无法从中详细地了解到关于李建成的生平与事迹。
太子李建成剧照
石碑墓志铭的独特之处虽然石碑上没有墓主人李建成的生平,但是经过专家的几轮分析后,他们惊奇地发现,墓碑上存在着一处改动过的痕迹,而这个改动的痕迹,正是在李建成的谥号。
专家对该文字进行了多轮探讨,发现李建成的谥号“隐”,是曾经的“灵”改写的,也就是说李建成墓志铭里还是隐射着一些其他的东西,可以看出宣武门事变中另一个主角——李世民的真实面目。
在当时的时代里,人们对于“灵”这个字赋予这特殊的含义,这个字是对政变失败者的抹黑,而“灵”字改为“隐”,无疑是皇帝李世民对于李建成结局的怜悯。
只改一字,就可以知道李世民希望一切都既往不咎,可以只往前看,而非一直执念于过去。
石碑隐去了墓主人李建成过往的一些事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对“隐”字的呼应。
史料中对于玄武门事变的故事,虽然记载得相对详尽,但是,对于李建成谥号更改的事情,并未记载。而这两块石碑的文字,却补充着这一段历史。
通过李建成的墓志铭,我们可以看出李世民对于玄武门事变是有一定的恻隐之心的,他并不追究到底。
李建成墓志铭
从“隐”字的谥号来看,李世民用宽广的胸怀,来让大臣以及老百姓们,彻底根除心底对于政变的担忧与恐慌。
作为一名皇帝,他的宽广胸怀以及心系天下的感情,让他给唐朝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一直以来成王败寇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李世民为了夺得皇位,杀害了自己的兄长,却在李建成的墓志铭上进行更改,还是可以看出些许的兄弟之情。
李世民像
可能在当时的朝堂,会有人提议给李建成随意的施舍一个负面的谥号,可是李世民并没有如此,他终于在政治上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并不想成为一个真正冷血的人。
保持着“仁爱”的思维,也让李世民在之后的执政,能够将大唐政治文明推向一个巅峰时期。
李世民剧照
未娶李建成之妻不只是石碑墓志铭可以看出李世民对于李建成的怜悯,在李建成逝世之后,李世民也没有去继承李建成的妻子。
由于魏晋时期中原大地礼崩乐坏,人伦颠倒,大唐在建国初期,就继承了魏晋南北朝的不良风气,社会理念开放,对于继承和霸占兄弟媳妇的事情,李世民并没有觉得很丢人,甚至还将这个风气传给了自己的后代。
他也曾霸占李元吉的老婆,但是,面对李建成的媳妇,李世民选择了放手。
根据史料记载,后人推测李世民未娶李建成的妻子原因有三条。
第一条,相对于李元吉的妻子杨氏,李建成的妻子郑氏年纪上大很多。李建成的妻子郑观音在十六岁的花样年华,与丈夫结为夫妻二人,两人相互扶持,度过了很多的年月。
等到李建成败给李世民,已经经过了二十年有余,此时的郑观音已经不再是青春靓丽的外貌,有些人老珠黄。所以,对于当时的审美而言,郑观音已经不符合“美女”的标准。
相比郑氏,将杨氏纳入后宫无疑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抉择,不管是政治上,还是个人享乐上。
李世民画像
李世民坐稳江山时,李世民的弟媳杨氏才二十出头。外貌出众、明媚动人的杨氏,很快就俘获了李世民的芳心。如同一块吸铁石一般,深深地吸引了李世民的目光,所以,杨氏得到了李世民的青睐。
等到长孙皇后去世之后,李世民甚至曾经想过立杨氏为自己的正妃,然后立杨氏的儿子为太子。在《后唐书》里,这些都是有史料支撑的,当时的魏征极力阻拦,认为此举不妥,才没有让这件事成真。
若是杨氏真的成为正妃,那么,历史很可能重新改写,下一任的皇帝很可能不是李治,可能是另一个皇子吧。
李治
第二,要讲到李建成妻子郑观音对丈夫的感情,二人一直以来都是模范夫妻的典范,相敬如宾,感情深厚。
假设李世民没有在玄武门政变上夺得胜利,那么,李建成便能顺利地、按部就班地成为下一任的皇帝,而他的妻子郑观音也可以成为大唐皇后,名留青史。
如果没有突然的波折,郑观音的后半生就不会如此不幸,这场悲剧的制造者,无疑便是李世民。
所以,郑观音对李世民的怨恨,是我们常人无法感同身受的深度。
郑观音影视形象
所以,她极力反对成为李世民后宫中没有名分的情人,服侍一个杀害自己丈夫的凶手。
而李世民的弟嫂杨氏,对自己的丈夫并没有那么深刻的情感,他与李元吉成婚也仅仅数年,她并不希望丈夫逝世之后,自己成为一名寡妇。
杨氏很快就凭借自己的美貌,成功进入了李世民的后宫,虽然没有名分,但是也改变了自己后半生的人生。
李世民
第三,还是要看到妻子背后的家族,李建成的妻子郑氏,从小就是门阀世家,是不折不扣的大家闺秀,只是随着朝代的更替,家族在朝堂之上话语权逐渐缩小。
所以,就着政治利益而言,郑氏并不是纳入后宫的最佳选择。
而杨氏就有所不同了,杨氏也是名门世家,在朝堂之上,杨氏与李氏是表亲的关系,如果将杨氏纳入后宫之中,无疑可以让杨氏与李氏亲上加亲,进一步缓和杨李两家的爱恨情仇。
李建成剧照
总结最后,我们再结合石碑上的文字修改,可以看出李世民是对自己的兄长具有一定的怜悯之心的,可能对于兄长的妻子,他也有一定的怜悯,在情感上也不愿夺得郑氏为自己的情人之一。
或许,这种放手,也是李世民对兄长的一种成全与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