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西安核酸贴纸给大家送上一波秦腔文化,然而不少网友对贴纸中的秦腔人物却表示不太了解。本期就带你了解一下陕西的秦腔文化和其代表——西安易俗社。
秦腔——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源于古秦地陕西(今陕西、甘肃一带),故称秦腔,又因早期演出时,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又名“梆子腔”,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之一。
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它兴于明盛于清,在其孕育发展过程中,深受周秦歌舞、汉代百戏、唐代梨园戏的影响,技巧丰富。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秦腔溯源
秦腔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明中万年间抄本《钵中莲》传奇,在该剧第14出中,注明该段用“西秦腔二犯”的唱腔演唱,以此曲调演唱的唱词为整齐的上下句七言体,已经合乎后世的板式变化体规范。《钵中莲》这本作品证明秦腔在明代已经流传到我国东南部地区了。
(1933年《剧学月刊》中的《钵中莲》)
据查,明代最早的秦腔班社是周至人所创办的华庆班,曾驰名甘、陕一带。后来,秦腔在陕西省内又发展成东、西、中、南四路。东路即同州梆子,西路即西府秦腔,南路演变为汉调桄桄,中路为西安乱弹,即今通常所称的秦腔。
清代是秦腔的繁盛时期。秦腔的鼎盛时期在乾隆年间,这个时期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秦腔班社,据严长明的《秦云撷英小谱》记载仅西安一地就有36个秦腔班社。乾隆四十一年至四十五年,西安双赛班、秦来班等秦腔班社于西安骡马市路西,与街东药王庙戏楼相望,修筑梨园会馆。乾隆、嘉庆年间,秦腔演员魏长生曾三次到北京演出,据梅兰芳先生的《看同州梆子》记载:在一百八十年前,杰出的前辈艺人魏长生就以同州梆子轰动九城,使北京的六大班为之减色......此后半个多世纪,秦腔几乎一直是北京舞台上的一个重要戏曲剧种,同时也是流行全国许多地区的剧种。在流行过程中,秦腔与其他戏曲形式和民间艺术结合,逐渐递变形成各地多种多样的梆子声腔剧种,秦腔在各地流行的地位遂被代替而渐趋缩小。至清末,又变成流行于西北一带的地方剧种。
易俗社的出现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时任陕西督军府修史局总纂李桐轩和修纂孙仁玉,商议拟成立易俗伶学社,编写新戏曲,启迪民智、移风易俗,为推行共和新法令而服务。该社在1912年8月13日于陕西大会堂正式成立,设立评议部、编辑部、学校部、训练部,招收少年学员,先学初小、高小课程,后上“文史进修班”,达标者发给毕业证,在此基础上学习六年戏曲专业,合格者发给戏曲专科学校毕业证书,从事戏曲演出。易俗社将文化教育、戏曲训练、演出实践结合起来,培养了大批戏曲人才,创作和演出了许多优秀剧目,对戏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戏曲改良起到了示范作用。易俗社剧场与莫斯科大剧院和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腔改良和革命戏曲
1924年7月,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鲁迅先生应邀赴西北大学讲学,随后在易俗社先后观看了《双锦衣》等五场演出,适逢易俗社成立12周年,他亲笔题写“古调独弹”四字相赠,并将讲学所得的50块大洋一并相赠,以示敬意,他说:“西安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能有这样一个立意提倡社会教育为宗旨的剧社,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实属难能可贵。”
在易俗社的影响下,建立新型剧社、改良传统戏曲、编演新戏,辅助社会教育,成为陕西戏曲界的时尚。这一时期创作演出了大量提倡科学民主、针砭时弊和宣扬爱国精神的新剧目,从音乐表演和舞台美术等方面对秦腔进行了改革,培养了大批戏曲人才,上海百代公司和胜利公司先后为秦腔演员录制了唱片。
继西安之后出现了众多的“榛秦社”“三意社”“正俗社”等新型剧社后,西北各地也开始开展秦腔改良活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省区,也涌现了“平乐学社”“觉民学社”等新型剧社。随后,以陕甘宁边区为代表的革命根据地更是出现了一批以反映革命斗争生活为主题的“新秦腔”,成为教育群众、鼓舞士气、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在延安,抗战剧团、西北战地服务团、边保剧团、关中剧团,特别是陕甘宁边区第一个职业化革命戏曲团体——民众剧团等一批剧团相继成立,演出的剧目即有将传统剧目改编的新剧目,更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创作的如《血泪仇》等新编秦腔现代戏,开创了以戏曲形式反映革命现代生活的先河。
日本侵华后,以易俗社为代表的秦腔剧社,在民族危亡之际体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气节。“九·一八”事变以后,易俗社组成了90余人的演出队伍,开启了万里巡演之路,路经五省一市十一县慰问当地驻军,轰动各地。1936年西安事变前,在杨虎城将军的提议下,易俗社在自己的剧院里,以精彩的演出吸引南京来的军政大臣,从而促使逼蒋抗日能够顺利进行,后还将“西安事变”这一事件改编成了秦腔现代戏作为建国30周年的献礼搬上舞台。1937年,为鼓舞士气,易俗社携新创作的《山河破碎》《还我河山》等爱国主义剧目应邀前往北平演出,演出引起极大的反响,社会评论“振聋发聩”。“卢沟桥事变”后,易俗社扔坚持演出,并在《京报》上发表文章,大呼“还我河山”。
新秦腔发扬光大
1951年5月5日,新中国政务院发布《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提出“改戏、改人、改制”的工作方针,秦腔艺术从剧团建制、人才培养、剧目建设、舞台美术等方面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各地的民间秦腔班社全部改为国营、集体建制,其中西安易俗社在1951年7月改为国营,成为第一个示范性秦腔剧社,这些改制的剧团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秦腔文化艺术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1953年,全国第三届赴朝慰问团西北分团成立,易俗社则参加了中国人民赴朝慰问文艺工作第五团,45人赴朝五个月共演出600余场;易俗社还在1949年开始招收女生,并排演《刘胡兰》《保卫和平》等主题鲜明的新剧目。
秦腔艺术蓬勃发展、多方开花,除去往全国各地巡演,加强交流、传播秦腔文化外,1958年、1960年,两部秦腔艺术片《火焰驹》《三滴血》分别由长春电影制片厂、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完成,上映后便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陕西的秦腔多年来注重加强传统艺术和时代的融合。1977年,易俗社创作了秦腔现代戏《西安事变》,剧中的周恩来说陕西话、唱秦腔,是以秦腔艺术塑造伟人的勇敢尝试,这部剧不仅登上献礼建国30周年的舞台,还荣获文化部颁发的创作一等奖的殊荣。1981年,易俗社又以刘少奇为原型,创作了秦腔新剧《白龙口》,亦大获好评。
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的审美需求逐渐变化,促使古老的秦腔艺术要与时俱进以适应潮流。1984年3月,陕西省振兴秦腔委员会成立,按照“抢救、改革、继承、发展”的原则力求使秦腔“在振兴中提高,在改革中前进”。1987年5月,陕西省振兴秦腔汇报演出团赴京演出《卓文君》,获得高度评价,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观看了演出,并接待了演员,文化部给予陕西省振兴秦腔汇报演出团表彰奖励。
白驹过隙,21世纪的秦腔艺术受到现代文化的巨大冲击,专业演出团体生存艰难,优秀演艺人才缺乏,传统表演技艺正面临失传的危险。2000年,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在西安人民剧院开幕;2006年秦腔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陕西开始加强古老艺术的传承工作;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甘肃秦腔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有限公司、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猛进秦剧团获得“秦腔保护单位”资格 。
举办节会、对外展示、人才培养,秦腔在不断改革和发展中取得了一些新成绩,如1998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创作演出的现代戏《迟开的玫瑰》,获“文华奖”“中国艺术节大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曹禺戏剧文学奖”等国家级大奖,并荣登2005-2006 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榜首,同时被中宣部确定为2006年全国优秀文艺作品,受到表彰;2009年5月,秦剧《大树西迁》获“中国戏剧奖·优秀剧目奖”;2005年,天水秦剧团创作演出的大型现代秦剧《山里红》参加第三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荣获金奖。但相比于过去的巡演盛世,这种古老而独特的艺术还需加大保护力度、促进传承振兴,真可谓任重而道远。
(作者:贺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