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行每业都有明确的地位划分,相声名家马志明曾说,艺人属于下九流第八档,戏子比曲艺还高,相声演员说是戏子,算是高攀了。
在旧时代,艺人的地位很低,但如今时过境迁,相声已登上大雅之堂,并催生出多位优秀相声艺人,前有马季、侯宝林,后有郭德纲、姜昆,他们皆为相声发展做过突出贡献。
在曾经的电视相声中,姜昆可谓是风云人物,17次登春晚,人气红遍全国,另外他又被称最佳跨界主持人,曾八次主持央视春晚。
人红是非多,姜昆遭遇过不少争议,备受关注的便是他与郭德纲的那些恩怨,虽同为相声演员,但在艺术上见解不同,为相声该俗还是该雅的问题,争论不休。
在事业上,姜昆严肃硬气,但私下生活里,他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提携过赵本山,为收十年的儿子寻爹,照顾癌症弟弟多年,与妻子恩爱四十载。
不禁感叹,原来相声大师也会重情重义,也有柔情一面。
一、赵本山:他的知遇之恩,我会铭记一辈子在进入演艺圈之前,姜昆吃过不少苦,曾参过军,下乡当过知青,干了八年农活,因对相声感兴趣,开始尝试写剧本,并拿去参加全国曲艺表演。
因表现出色,有幸加入地方宣传队,后被中国广播艺术团选中,专攻相声,拜师马季,他的相声之路才算真正开始。
在历经重重磨炼后,姜昆逐渐有了名气,1983年,成功登上央视春晚,并担任主持人,之后事业攀升,成为相声界的标杆人物。
成名之后,姜昆开始提携优秀演员,其中便包括赵本山,两人相识结缘的背后,还有一段故事。
1987年,姜昆带着团队全国演出,历经多地,皆受到观众的欢迎,唯独到铁岭巡演时,遇到意外。
当时姜昆和几位搭档,站在台上倾力表演,可底下观众的反应出乎意料,没几个人鼓掌,观众脸上面无表情,甚至听到有人说:这演得是啥啊,还不如我们铁岭的赵本山。
姜昆从观众这里得知赵本山,心里虽愤愤不平,但又想见识下他有多厉害。
于是,姜昆又带着团队来到铁岭艺术团,当时赵本山和潘长江在台上表演了两个节目,就把底下的观众逗得前仰后合,现场气氛无比热烈。
而姜昆一脸严肃,他其实想笑,但又不能笑,事实证明,观众更喜欢赵本山的喜剧,姜昆不得不服。
姜昆并非嫉妒小人,他当时除了说相声,还是春晚负责人,见识到赵本山的喜剧魅力后,他便想拉一把,邀请他来参加央视春晚。
虽然节目被导演组砍掉,赵本山当年没能如愿登春晚,三年之后才得以踏上春晚舞台,但赵本山一直感谢姜昆的知遇之恩。
曾坦言:没有当年姜昆对我的鼎力举荐,也许就没有我的今天,所以他对我的这份知遇之恩,我会铭记一辈子。
后来赵本山当上省曲艺副主席,因缺席一次重要的文艺座谈会,引起不少争议,甚至有人说赵本山的时代要结束了。
有记者想听听圈内人的看法,跑去问姜昆,他则连忙摆手回避,朋友有难,他绝不会跟着踩一脚。
所谓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姜昆与赵本山同为喜剧界前辈,他们的作品为观众津津乐道,他们之间的深厚交情,更值得我们感动与学习。
二、不顾妻子反对,在外收养儿子从姜昆与赵本山的友情,看出姜昆是个有情有义的人,这份情义对外人如此,对家人则更甚。
感情生活上,姜昆与妻子李静民结婚四十余年,伉俪情深,关系非常好。
两人早在1968年相识,当时姜昆还在乡下插队,虽互相有好感,但队里有条禁律:青年人不允许谈恋爱。
没办法,两人只好将爱意藏于心中,八年之后,才终于走到一起,不久后领证结婚,结为夫妻。
婚后,姜昆的事业进入上升期,整天在外忙工作,长期不着家,李静民并未过多抱怨,还放下自己的事业,全身心照顾家庭和女儿。
明明可以是女强人,却偏偏成了家庭主妇,但李静民不后悔,哪怕是老夫老妻,仍不忘深情告白,她曾说道:“到现在他身上还有很多吸引我的地方,嫁给他,我一辈子不后悔。”
得此贤妻,三生有幸,姜昆自然要宠爱妻子,事事言听计从,家里的事也由她来管。不过,姜昆却曾做过违背妻子意愿的事。
1998年10月,担任团长的姜昆,和几位同事来到福利院送温暖,他们打算每人带一个孤儿回去生活一周。
六岁男孩谢潭分给姜昆,也许是天生有缘,姜昆对这个男孩顿生怜悯之心,尤其是得知他出生不久就被父母遗弃,因营养不良,从小体弱多病,是个可怜孩子,姜昆更是无比心疼,当天下午,他便带着谢潭回家。
当时妻子李静民,在国外陪女儿姜珊读书,家中只有姜昆一人,于是他既当爸又当妈,给谢潭洗澡洗头,熬汤做饭,晚上睡觉讲故事。
虽然面对着素昧平生的人,谢潭却感受到浓浓父爱,两人间的隔阂与陌生感,正一天天化解变淡。
转眼间,七天过去,谢潭要回福利院了,姜昆却发现,他喜欢上这个孩子,谢潭对“爸爸”同样有了依赖感,在分别的那个下午,他站在福利院门口,手里拿着“爸爸”送的足球。
姜昆从里面出来,正好看到谢潭闷闷不乐的样子,来到他身边,问道:我做你的爸爸,你同意吗?
这句话正中谢潭下怀,立马反应过来,扔掉手里的足球,露出灿烂的笑容,抱着姜昆呼喊:太好了,我有爸爸了,我有家喽。
可家里还有妻儿呢,得问问她们,于是姜昆打电话给李静民,告诉她自己收养孩子的意向,李静民一听,立马反对,表示我们年纪都这么大了,再养一个孩子恐怕会力不从心,而且会让女儿多想的。
李静民说得句句在理,自觉理亏的姜昆并未放弃,他直接来个先斩后奏,瞒着家人去办理收养手续,并给谢潭改名叫姜河。
如此胆大之事,若是搁在别人那里,早就闹翻了,李静民虽嘴里说着不同意,但看到姜河活泼机灵,也懂礼貌,印象不错,时间一久,感情自然有了。
原本,夫妻俩想好好培养姜河,供他生活送他读书,但姜河性格顽皮,对学习没兴趣,倒是喜欢爬树上屋顶,在家里也是上蹿下跳,没一刻安静,可让姜昆头疼坏了。
后来,在好友的建议下,姜昆不再督促姜河读书,送他去学杂技,姜河自己也愿意。
杂技表面上看似厉害,但学起来有多苦,常人难以承受。姜河一开始饶有兴趣,认真跟着老师学习,可时间长了,他忍不了了。
为能离开学校,他甚至干出扒火车回家这等危险事。
姜昆虽心疼儿子,但又不想他就此放弃,在经过一番对话交谈后,姜河终于体会到父母的苦心,开始改变心态,接受刻苦训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之后,姜河终于学有所成,并登台演出,看到儿子精彩绝伦的表演,姜昆无比骄傲,逢人便说,看,这是我儿子,厉害吧。
再过几年,姜河考进杂技团,成为一名专业杂技演员,不枉夫妻俩一番付出。
姜河一天天长大,开始懂人事,他没忘记自己是收养的,产生了寻找亲生父母的意向。
当得知儿子想找亲生父母,李静民有点惋惜,姜昆却觉得很正常,毕竟不是亲生,当初也没指望他能报恩。
为满足儿子的愿望,夫妻俩被到处发寻人启事,各地联系人帮忙,后来虽有不少人来认亲,但可惜,均不是亲生父母。
一次次寻亲未果,姜河虽有遗憾,但心里满满感动,告诉姜昆:不管以后如何,您和妈妈永远是我最伟大的父母,永远爱你们。
据悉,姜河现在已经结婚生子,过上安稳的生活,姜昆的使命算是圆满完成。
三、弟弟:我这条命是大哥给的姜昆对收养的孩子如此情深,对兄弟同样关怀备至。
姜昆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其中最小的弟弟姜威,一直跟在姜昆后面工作。
2002年10月,兄弟俩一起去外地演出,期间姜威身体不适,姜昆看他脸色不好,便让他先去医院检查一下,自己可以联系到专家,可姜威怕影响工作,想再拖拖。
工作是小,身体健康是大,在姜昆的一再催促下,姜威终于肯去医院检查,结果查出了肾癌。
患癌的消息,是医生单独告诉姜昆的,他一听弟弟得癌,当场脑子一懵说不出话,癌症虽可怕,但并非无可救药,做手术还是有生存希望的。
为让弟弟配合治疗,他只说是肾上有结石,做个手术就好了。
姜威听后半信半疑,姜昆不断安慰,表示有大哥在,你什么都别怕。好在一切顺利,手术非常成功。
手术之后,姜昆推掉一切工作,专心在医院照顾弟弟,掉尿袋擦身体,喂饭喂水,晚上不敢睡太久,常常熬得双眼通红,姜威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哽咽的说:大哥,真是为难你了。
姜昆却不高兴,告诉他,别这么说,我是你大哥。
后来姜威身体逐渐康复,他想立马去帮哥哥工作,但姜昆才不同意,叫他在家安心养病,又经常送来生活费,保证弟弟吃喝不缺,生活不愁。
有如此贴心的哥哥,姜威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在采访中动情的说道:我已经顺利过了这个坎,这条命是大哥给的。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姜昆与姜威兄弟俩,便是最好的例子。
四、结语如今,姜昆已经七十岁,虽到古稀之年,但并未彻底放下演艺事业,时不时出来参加个节目,镜头前依旧精神抖擞,风采不减当年。
关于相声,有人不喜欢他的作品,甚至说他一无是处,有人总喜欢拿他与郭德纲比较,其实艺术作品,本就众口难调,每个艺人均有自己的风格,可以不喜欢,但不可以否认它。
对一个人评价,不能看一面,也许事业上姜昆有些争议,但生活上,不得不认可他的人品,对家人对朋友,他算是做到仁至义尽,其人品可见一斑。
人生在世,莫道是非,以从容心,善待生活,嘈杂之声不绝于耳,内心保持一片清净,便是最好的生活态度。